相关热词搜索:出钱 职称论文 花钱买论文评职称 买职称论文一般多少钱
【正刊论文网】提供各个学科的代写论文,毕业论文,免费论文,代写代发职称论文,收费论文和发表论文等服务,并为优秀论文作者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本站的部分免费论文资料源于网络,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及时联系指出,【正刊论文网】将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一、服务范围
1、商务类:可行性报告、投资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投资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等;
2、企业类:企业发展史、老板传记、纪实报道、企业内刊编辑、专题报道、新闻稿件、人物专访、事件报道、典型事迹、汇报材料、企业文化、企业案例专著出版、企业总体战略方案、产业发展方案、市场营销方案、资本运营方案、管理文件等;
3、文艺类:相声(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小品(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小品)、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本、话剧剧本等)、晚会串词、小戏、三句半、音乐剧、快板、歌词、解说词、主持串联词;
4、工作类: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简报、企划文案、调查报告、会议提案、开闭幕词、典型事迹、议案、公报、通告、守则、办法等;
5、演讲类:比赛演讲、竞赛演讲、主持词、专题演讲、发言稿、事迹演讲、商业演讲、庆典演讲、专题演讲等;
6、法律类:土地、拆迁、医疗、人事信访报告;减刑、假释、赔偿、抗诉、取保、再审、拘禁申请书;上诉状、控告状、申诉状、遗嘱、民事诉状、刑事诉状;财产公证、离婚、分居、收养文书等;
7、宣传类:新闻稿,产品解说词、软文,广告脚文等;
8、文秘代理:为相关单位提供长年文案兼职、撰稿、顾问等。
9、其他文稿论文
科技论文发表出去与买进来--职称发表
我在博文《答中国科技期刊调查问卷中》,提到科技文章发表出去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减少行政干预。比如在对科技人员的评估时,对投到外刊的文章给予过多的权重,而这样的权重又牵涉太多的利益。研究者应该自己决定文章的投向。适合在国外刊物发,就在外面发,反之亦然。那么我现在说一下科技文章买进来的问题。这是因为见到科学时报张明伟9月2日的文章:《33家图书馆联合对国际出版商大幅涨价说不》,以及张建武先生的《“两头在外”的基础研究之痛》。对于仪器问题,我在《尖端仪器在什么地方?》说了些看法,就不多说了。
在《中国科技期刊 》调查问卷中有一个栏目:优质稿件外流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这个栏目下,有这样一个问题:“国家科研投入不仅要支付我国自主的科研成果在国外出版的发表费,而且要购买期刊或数据库,从而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无关紧要四个选择中,我选填了“一般”,也就是我认为这不是一个严重问题。稿件外流会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影响,但对中国的科研不会有大的影响。
我是这样解释的:“优质稿件外流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更多的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这需要在一个国际的环境中来看问题,它所反映的国家科技进步以及所获得的国际认可,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这里唯一的“额外”费用,是出版费。通常在国外出文章,很多是免费的。如果是收费的,可能会比国内要贵,但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对于购买期刊或数据库,这是个伪命题,因为目前所购买的所有刊物和数据库,不仅是中国的研究结果,而是全世界的。即使所有中国的研究都发表在国内刊物,国家还是要花同样的钱,去买那些外国期刊或数据库。”这个道理很简单:中国科技界在贡献于世界的同时,也需要受惠于国际科学界的结果,这样才能进行自己的研究,不能、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折腾。
一个科技大国,要有自己的高水平科技期刊,比如英国、美国。但有好的科学期刊,并不能把一个国家变成科技大国。比如,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类国际出版商,是荷兰的爱思唯尔(Elsvier)。尽管爱思唯尔旗下有2000多种期刊,但它并不能让荷兰成为一个科技的超级大国。但它的确可以挣钱。
科技期刊的涨价,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涨价,没有谁能受得了。大家可以发现这次的抵制,来自33家图书馆,显然是经费上出现了压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纽约。我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就知道各家研究机构、大学也在捉摸怎么跟出版商砍价。所以,33家联合起来行动,是一个有力度的做事方法。我相信一定会出现妥协的结果,让大家都能暂时接受。
期刊的涨价,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印刷期刊一般要求的纸张是要能永久存放的。但随着森林的砍伐,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已经让纸张价格飞涨。另外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包括各种报纸、杂志的订阅量逐年减少。订阅量减少以及网络的竞争,又让刊物失去了大量的广告收入。更不要说,像NIH这样的机构,要求其资助的项目,研究结果能免费获取,这也会让出版商失去很多过去能赚钱的商品。这一切损失,都被出版商转嫁到读者身上。
现代知识的传播,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的纸质出版到电子出版的转换期,有很多人们难于预测的不定因素。比如,如果都用电子出版,那20年后的电脑,能保证读出现在出版的文章吗?由于这个转换,传统的图书馆也在转型的阵痛中。到底现在该去定纸质印刷刊物还是电子刊物,或者两者都定?图书馆除了大量裁员外,对图书管理员的要求也在疑惑当中,是要传统图书馆管理的人,还是去雇几个学电脑的大学生?图书馆还需要有巨大的库存、阅读空间吗?是不是买一台超级电脑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搞定,然后大家都在家坐在被窝里上图书馆?谷歌等网络公司,正计划把一些大型图书馆的藏书电子化,可以网上收索下载。几年以后,全世界的图书馆还有必要存在吗?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科研结果传播、资讯流通的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想把中国的东西“保护”起来的做法,不可能有出路。唯一的办法,就是融入这个世界潮流中,并在其中发挥作用。中国的电话通讯,就是在新技术的变革过程中,抓住机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跳过普及座机电话的时代,直接进入无线通讯时代。我曾经在自己的博文《走出戈壁滩》中提到,如果不是先进和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网,我们那次事故,不死也要脱层皮。这种局面,和几家公司的竞争,大力铺设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立有关。现在中国的电话通讯体系,应该比美国要强,也因此有了自己制定游戏规则的本钱。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全世界的出版物,都面临了一个转型阶段。科技研究成果的发表,问题的思考,不应该是如何“收回”,而应该是怎么“开放”。在这个由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转变的时代,有什么跨越式的办法,可以让自己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