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拓展探析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拓展探析 摘要:上海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发源地之一,1993年上海朵云轩艺术品 拍卖公司首次成功举办新中国第一场艺术品拍卖会,被公认为开创了内地艺术品 拍卖的先河。此后一段时间内,上海曾经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半壁江山。然而, 近几年来,上海却不仅为北京所超越,并呈现每况愈下的窘境。本文从文化产业 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的回顾及现状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 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考虑上海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为上海艺术品拍 卖业的发展与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提供新的 启示。关键词:上海;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品拍卖业 15年前,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在上海敲响;
5年前,上海几大拍卖 公司经营红火;
如今,这个曾经孕育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城市已经远远地被北京 和香港抛在后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甚为瞩目,其 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从全国省市中脱颖而出,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是,作为 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的艺术品拍卖业却在最近5年中落伍了。上海不缺天时、 地利条件,更有着实力雄厚而专注的收藏家队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 现状?上海艺术品拍卖的振兴还有多少路要走? 一、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21世纪的国际艺术品拍卖格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变迁而改变,而全球化 的步伐也在加速着这一改变。上海,地处东部沿海,开阔的地理环境、开放的人 文理念和放射状的海陆空交通,奠定了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坚实基础,并在发 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和国际文化生存环境的基础。作为海 外贸易窗口,上海对国际艺术品拍卖格局的把握比中国别的城市要敏感得多。1 尽管目前艺术品拍卖业最火热的城市不是上海,但开艺术品拍卖之先河的中国城 市当首推上海,其艺术品拍卖业在全国而言是较早形成的。
(一)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海艺术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这个大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转型,民 营企业的增加,国外资本的输入,使得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起来。国内的生产总值(GDP)每年以8%左右的比率逐年递增。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特别是城市居 民的年收入大幅度提升,至目前依然保持着这种强劲的势头。根据世界艺术产业 形势发展报告: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时,才有 可能形成社会性的艺术品收藏;
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时,才有可能健全 艺术品收藏的社会机制。2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应该说上海的艺术品 消费在全国是最高的。从2002年的资料统计看,上海的人均GDP是4500美元左右, 按照国际标准,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但也并非完全如此,中国有特殊的国情,至 少在上海,就目前的经济指标,还是可以在局部形成社会性的艺术品消费,这种 自信主要源于中西艺术品的价格差异。
上海艺术市场的勃兴离不开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的支撑。上海一直把自己打 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并把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纳入其大上海的经济和文 化发展战略中,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腾飞确实为上海地区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 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仅如此,江浙沪一带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收藏书画的 传统,又为上海地区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氛围。
90年代初,拍卖这一舶来的形式,在中国内地得以推广,相继在以文化为 中心的北京和以商业为中心的上海两地,形成了两大艺术品交易区域,在这两个 区域内,陆续成立了多家拍卖公司。每个拍卖公司又都有着自己的经营模式和运 作机制。随着拍卖业十年的发展,原来隐秘的价格公开化了,私下的交易变成了 公开的交易,艺术品的交易量不断放大,其交易的金额逐年刷新,艺术品拍卖十 几年的历程,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推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历程 在回首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15年的历史时,很多经营者和收藏家都会回忆 起最初的朵云轩――国内第一家拍卖公司(于1993年6月20日在上海静安希尔顿 酒店成功地举办了上海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155件晚清迄近、现代名家 书画精品,被专程前来竞拍的中国港澳台及内地买家竞拍,拍出117件,成交额 829万港元,超过所有拍卖品估价总额的60%),即便是这个行业资历最深的人, 也是翻着朵云轩的拍卖图录一路走来的,这个依托百年老字号的拍卖界老大哥保 持着中国书画拍卖的优势地位。3 而以文物商店为背景的上海敬华曾经是诸多钟情于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的 行家和买家经常提到的公司,至今,某件瓷器曾经上海敬华拍出,依然是判断其 价值的标准之一。曾经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多年,并参与上海敬华筹建的季崇建另立门户,他所创办的上海崇源拍卖曾以甲骨文、周宜壶等的拍卖让上海的艺术品 拍卖在全世界扬名。同时,工美、嘉泰等公司组成的艺术品拍卖梯队也以各自的 方式聚集着上海拍卖的人气。4 无需提及15年前的辉煌成绩,即便是在5年前,上海在艺术品拍卖方面都 可与北京争奇斗妍。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虽然有理想也有期待,敬华渐渐淡出收藏人的视野。
崇源也走出上海,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在澳门和香港的拍卖。2005年,中国近现代 书画进入全面低迷状态,这给主打海派书画的上海拍卖业带来沉重打击。在这个 过程中,北京保利横空出世,北京匡时成长迅速,北京诚轩稳扎稳打,杭州西泠 印社来势汹汹……在上海拍卖业痛苦挣扎的过程中,其他城市在发展。就拍卖交 易中心而言,上海再也难与北京、香港相提并论,甚至一度有媒体报道,朵云轩 的“江南第一”也已经转移到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上海的拍卖这几年我们很 少去了,除了个别熟悉的公司,其他的都不去。”曾斥巨资买下陆俨少百开册页 的杨休这样告诉本报记者。外地大买家的冷落之外,上海本地的收藏群体也只是 在北京和香港的拍卖中频频举牌。5 甚至有人说,现在上海所有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大拍,可能还不敌北京一 家公司的成交额。好的艺术品在上海卖不出到好的价钱,提供者也就不愿意把藏 品拿到上海拍卖,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2002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当香港和北京的主要拍卖行以两三千 万的总成交额雄踞市场的时候,上海地区拍卖行年成交额却无一超过1000万元。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以9场拍卖909.4239万元的总成交额位居第六,上海崇源艺 术拍卖以8场拍卖795.5282万元的总成交额位居第八,上海朵云轩拍卖以9场拍卖 683.3941万元的总成交额位居第九。6 2003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香港地区拍卖行依然保持着领先局面。
上海地区的拍卖行只有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和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以超过 1000万的拍卖总成交额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八位,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以6场拍卖555.0526万元总成交额位于第十位。6 2004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上海地区以朵云轩拍卖和崇源艺术品 拍卖分别以12场拍卖3554.7793万元总成交额和23场拍卖3009.5054万元总成交额 位于第七和第八位。其他的上海地区拍卖行总成交额都没有达到1000万元。62005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上海朵云轩拍卖以14场拍卖 4228.1844万元总成交额位居第八,上海嘉泰拍卖以16场拍卖3318.2139万元总成 交额位居第十,上海崇源拍卖以14场拍卖2543.1461总成交额位居第十四位。6 2006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上海地区拍卖行的总成交额无一进入 全国前十强,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以16场拍卖2346.7741万元总成交额位居第十 六位,上海朵云轩拍卖以10场排名2258.5096万元总成交额位居第十八位,上海 嘉泰拍卖以12场拍卖1650.4681万元总成交额位居第二十三位,上海泓盛拍卖以3 场拍卖1300.7775万元总成交额位居第三十一位,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以13场拍 卖1022.1640万元总成交额位于第三十九位。6 2007年中国拍卖公司总成交额排名,上海地区拍卖行无一进入全国前十强, 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上海工美拍卖、上海朵云轩拍卖分别以19场拍卖3647.3475 万元总成交额、15场拍卖3327.8万元总成交额、16场拍卖3310.5156万元总成交额 分别位于第十三、十四、十五位。6 从2002年到2007年的上海拍卖行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朵云轩、崇源、工 美等拍卖行的总成交额在这几年中虽然有所上升,总体排名却处于一个不断下降 的趋势。最近两年的上海拍卖行总成交额无一位于全国十强。从市场占有率来说, 上海拍卖行在2002年到2007年亦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上海拍卖 行的发展状况是:总体状况低迷,个别有所增长,但依然没有达到全国同行业发 展速度,实力低的拍卖行不断被淘汰出市场。
2008年开春,上海艺术品拍卖行的状况依然不乐观,从单场成交率来看, 上海单场拍卖的成交率无一高于90%,市场占有率较低,总体排名较去年度依然 有所下滑。
二、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发源地之一,对于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艺术 品拍卖公司来说,上海是他们内地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便是设在北京的大 型艺术品拍卖,也会把上海视为“必争之地”,原因无外乎上海丰富的收藏人群和 雄厚的购买能力。“近代以来,上海就是出收藏大家的地方。就现在而言,很多 买艺术品很‘凶’的人也都来自上海。”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公司总经理曹向东如是 说。而另一方面,浙江和江苏有着中国艺术品消费的巨大群体,也可以看作上海更为广阔的“腹地”。7 坐拥金融中心的便捷和独揽悠久深厚的海派收藏文化,对于上海的拍卖不 景气似乎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上海与北京的艺术品拍卖业在近几年里的发展 变化更是耐人寻味。上海的拍卖机构在数量上尽管有所增加,但很有限,不像北 京那样急剧增加;
上海拍卖会的拍卖成交额也每年递增,但不像北京那样出现井 喷;
北京的火热,让上海的艺术市场显得冷清。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品拍卖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 迄今为止,关于艺术品市场管理和执法的依据,专门的法规只有文化部 2004年颁布的《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但是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壮大,出现 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规定的适用范围、法规、政策已 经难以适应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亟需出台新的与艺术品拍卖相关的管理条例对市 场进行整顿和监管。8 (二)艺术品拍卖业鱼龙混杂,龙头企业力量不强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拍假”、“假拍”的现象不说比比皆是,也可谓大行其道。
所谓“拍假”,就是“诚信缺失,赝品猖獗”。相当部分的拍卖公司片面抓住《拍卖 法》中关于“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品质的,不 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条文,有意无意地让赝品大肆泛滥。9所谓“假拍”,就是“假 戏真做,糊弄客户”。有的拍卖会表面看来非常热闹,成交踊跃,但实际上是拍 卖人和委托人的恶意串通,“托儿”假扮着主角。拍卖公司搞“假拍”,真正的目的 并非追求虚假的成交额,而是忽悠客户。有些刚入行的竞买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地 被“托儿”牵着鼻子走,丧失理智,高位吃套。
对诚信和行业自律关注不够,是上海艺术品拍卖业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
这不仅是上海艺术品拍卖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面临的问题。
此外,除了敬华、朵云轩、崇源几家专业做艺术品拍卖,其他几家有规模 的上海拍卖行、东方、国拍都是综合性的。他们以房产物资流通为主,在营业额 中占绝对比例,对艺术品重视不够。
(三)艺术品拍卖行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从拍卖行来看,作为沟通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的桥梁,艺术品拍卖行所需 要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金力量,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与严格的行业运作 规范。上海从事艺术品的拍卖行有40多家,数量上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就行 业品质来说,目前只有朵云轩和崇源等可以进入全国拍卖行的第一阵营。上海艺 术品拍卖业曾经的辉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活跃在上海的一大批专业素养高、 经济实力雄厚、有着丰富市场运作经验的鉴赏家,而当今的上海拍卖行从业者或 是缺乏高超的鉴赏力,或是缺少现代的艺术品管理知识,或是缺乏市场运作的干 劲与魄力,高素质的专业拍卖人才非常匮乏。艺术品拍卖行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 是造成上海艺术品拍卖外强中干,难以进入主流市场的最直接原因。
(四)艺术品拍卖中精品不足 从艺术品来看,在商品流通链中属于被消费的物品,它的生产者是古今中 外的艺术创作者。上海拍卖行拍卖的艺术品数量较多,但是成交率普遍较低,其 主要原因是精品不足。就2007年的拍卖数据来看,瓷器成交价格前100名以中国 香港和北京地区的拍卖行为主,由上海地区拍卖行拍出的只有四件,且排名比较 靠后;
书画的成交价格前100名依然以香港和北京地区的拍卖行为主,由上海拍 出的有8件,排名依然比较靠后;
油画的成交价格前100名无一为上海拍卖行拍 出;
玉器的成交价格前100名仅有3件为上海拍出,且排名都在二十位之后;
邮币 前100名无一为上海拍卖行拍出;
古籍善本前100名有12件由上海拍卖行拍出。9 从数据可以看出,上海的艺术品拍卖精品不足,油画、邮币、玉器市场占有率不 高,总体艺术拍卖品结构不平衡。
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代艺术中某些作品一味迎合西方的审美情趣,描 述的中国人或麻木傻笑或玩世不恭,画丑的、血腥的、堕落的、甚至变态的,大 量存在程式化、符号化、雷同、复制、虚无、怪异,缺少价值内涵。10损毁了当 代中国人形象,缺乏具有时代深度和强烈艺术震撼力、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 经典艺术品。
(五)公众盲目收藏,缺少真正收藏家 中国的收藏几年的时间发展经过媒体的渲染感觉像进入到了全民皆藏的 时代,比如很多的报刊杂志电视网络都开设了与艺术品有关的栏目,收藏成了一 个全民性的话题。但是时下更多的收藏者是盲目收藏,收藏品质不高。因为艺术 品的特性,决定了投资者必须具有高智力、高学识和敏锐的眼力,而有限的时间和阅历决定了时下的很多收藏是盲目的。11 世界级艺术收藏家斯蒂芬韦恩在回答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关于收藏家和 投资人有何不同的提问时,给出的标准是“收藏家对作品的欲望要高于他对金钱 的欲望”。国内藏家关注更多的是它的经济价值而非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 多的人收藏艺术品是为了投资甚至投机,而真正的艺术品收藏家微乎其微。
三、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建议 上海借助自身的经济、文化资源优势,其高起点、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定位, 实行现代管理理念的文化产业模式从全国省市中脱颖而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 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12上海的艺术品拍卖业也应该联系这种文化产业模式, 重新振兴。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对艺术品拍卖业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健全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 目前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对行业的监管困难比较多,给很多的 违法经营钻了空子;
法律制度缺位,使得应该为出现赝品负责的机构或个人得以 轻松地摆脱责任;
而当代艺术品动辄几百万,违法经营将会给购藏者带来巨大的 损失,增加收藏成本。今年的7月1日,著名的艺术家吴冠中在上海艺术投资者苏 敏罗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购买的《池塘》签上了“此画非我作,系伪作”,随后买 家把北京翰海告上法庭,这在收藏界引发巨大反响,大家讨论的就是拍卖公司应 不应该承担拍假的责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61条规定:“拍卖 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 任。”吴冠中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国外大的画廊和拍卖行如果遇到假 画,一个月内可以退画,政府执法部门对假画来源会法律介入,如果发现画廊和 拍卖行造假,除了坐牢等法律责任,还会把它罚得倾家荡产。为什么我们打假画 这么难呢?”13 由于艺术品市场没有专门的法规进行管理,在实际的文化行政管理中只能 参考《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根据《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美术品经营单位只 是在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在平时的文化管理工作中由于办法适用范围窄和规定比 较简略,缺乏更具可操作性的条例支持,并不能对整个艺术品市场进行有效管理。
为了实现对艺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为市场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基础,应该 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通过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促进艺术品市场尽快规范化。(二)建立诚信体系,打造艺术品拍卖的品牌强势企业 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要确立诚信的观点。不要说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 苏富比,就是北京的几大文物艺术品公司在诚信方面都可以成为上海同行的楷模, 它们的良好信誉正是业绩迭创新高的重要原因。它们不但具有诚信的理念,而且 拥有专业鉴定的专家,在接受委托时严格把关,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杜绝鹰品 流人拍卖场。上海的朵云轩等大公司在诚信方面也颇有口碑,但有不少小公司或 者是缺乏鉴定人才,难以把关,或者是有意放纵赝品。各个公司当然有各自的经 营定位,但即便是面对低端客户,也决不能置诚信于不顾。在搞好行业自律方面, 行业协会应该是大有可为的,要认真实施并不断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并敢于撕破 脸皮,与有关执法部门一起对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动真格,让其淘汰出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 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 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14因此相关部门要在日常 工作中优化管理,“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政策扶持,打造艺术品拍卖的品 牌强势企业,培育艺术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提高从业者整体素质,打造文化优势 上海拍卖业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有强化人才的观点。拍卖业之间 的竞争同样是人才的竞争,就上海而言,现在主要缺少高级管理人才和权威鉴定人 才。这样的人才当然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大公司往往是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同 时,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并认真付诸实施。
从北京艺术品拍卖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吸引投资者,打 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法宝,而这一点正是上海所匮乏的。上海虽然曾经出现过 艺术市场的繁荣局面,但是文化氛围的匮乏使这一辉煌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要打 造良好并持久的艺术品投资环境,必须增强上海的文化积淀,学术研究与市场运 作并重,以学术研究带动艺术拍卖,以艺术拍卖滋养学术研究,将学术探讨图书 出版杂志发行作为营造文化氛围的利器,在学术与拍卖之间建立良好的共振共荣 关系,打造繁荣的文化发展态势,形成良好的投资土壤。6 (四)以市场为导向,走艺术品精品化路线 艺术品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必须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来确定商品范围。同时,艺术品作为奢侈品的一种,其消费群体不是普通大众,而是有较高鉴赏力与 经济实力的小范围消费群体。因此,上海艺术品拍卖业要吸引投资者,必然要走 精品化路线,以一些有品质保证与市场前景的精品来吸引投资者参与上海本地的 拍卖会。既要立足于本地优势,发展“海派”资源。海派书画的指数从2000年到2008 年总体上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其市场前景趋向乐观。上海应该在发展“海派” 书画市场的同时,推动古代书画、瓷杂、油画、当代艺术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油 画、邮币、玉器市场要走精品化路线,提高单件拍品的成交价格,使上海拍卖业 的艺术品走向市场化、全面化和精品化。
(五)倡导理性消费,扶持真正收藏家 近几年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济衰退,全世界受其影响,2008年上半年国 内当代艺术家天价作品屡遭流拍,风光不再,艺术品天价的神话难以为继,给市 场发出了警告信号。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由于经济发展,频繁现身国际艺术品市场, 创造了一系列的天价纪录,日本的一家公司曾经花了1个亿美元买下了梵高的《向 日葵》。但是现在去日本国内就会发现日本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越来越少,很多的 日本画廊只能去欧洲发展,展销当代艺术。15以日本为前车之鉴,我们的艺术品 收藏热有必要降温了。相对于西方艺术品市场而言,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仍然处于 起步与培育阶段,还不完善和成熟,整体上还不够繁荣,尤其是当代艺术品其中 存在国际资本的介入,涉嫌炒作。因此需要倡导理性消费,防止市场泡沫,这样 对于培育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当代艺术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
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是不成熟的,同样我们的收藏家也是不成熟的,更多的 藏家是在艺术品市场领域投资甚至投机,而真正热爱艺术品,肩负艺术品流传后 世传承文明责任的真正收藏家并不多。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对私人 艺术品博物馆等收藏机构的收藏、展览活动采取相应优惠和扶持,保护当代艺术 品,培育收藏家;
对艺术品上拍间隔时间做出硬性规定,同时对于短时间内频繁 上拍的艺术品征收艺术品增值税,避免市场上资金频繁流转,防止投机泛滥。
(六)借助城市资源,建立完善的艺术品拍卖网 上海是一个有着强大金融力量的外埠城市,是沟通中国内地与各国的桥梁, 在艺术品展览、宣传与投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改善上海本地的拍卖行 素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北京、中国香港等地的拍卖运作模式来提高拍卖业的水 准,更应该利用本地的城市资源,发展适合上海的艺术品拍卖网。当代艺术双年 展与艺博会的召开为上海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国外与国内的艺术精品,兴盛的画廊为上海的艺术品销售打开了一扇扇窗户……。上海艺术品拍卖要走向繁荣,必然 要借助与艺术展览与画廊业这两大资源,在拍卖行、展览会、画廊之间建立良好 的市场运作网络,只有借助于本地的优秀资源,才可以建立有地区发展优势的艺 术品拍卖业。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渐与国际全面接轨,仅仅发展了十多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业 及每一个从业者都将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而适应国际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艺术品经 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还缺乏具有时代深度和强烈艺术震 撼力、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经典艺术品,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专业化的团队、高素养的人员、国际化的管理、高品质的服务必将成为上海艺术 品拍卖业,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