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师德及绩效结合形势下师德档案体制建设探索
师德及绩效结合形势下师德档案体制建设探索 当前实施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要求将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师德档案制度 的建设必然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一、首位考核依据: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给师德档案制度建设带来契机 师德档案制度的建立,对于扩大对教师的监督范围,加强对师德师风的效能 监察以及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但从实行情况看,不少地 区和学校对师德档案建设都存在着认识不足,流于形式,甚至尚未完成,进度缓慢, 档案资料收集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对于一般教师,并未能切身感受到师德档案对 自己的实际意义,所以平时对它多表现为不以为然,甚至有的老师表现出一种不屑 与反感的态度。
教师绩效考核是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 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采取的一种对教师考核制度。教 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绩 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要求将师德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的首位, 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意味着教师的待 遇乃至前途直接与师德,或者可以把它理解为直接与每个教师自身的师德档案有 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师德档案建设问题必然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而也为其 加快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二、“无用论”: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使师德档案制度建设陷入困境 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使师德档案制度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也使 它面临不少挑战,尽管也许有些问题原本一直存在,但由于当前师德档案与教师自 身利益的密切相关性,从而使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其中关于师德档案制度建设“无 用论”的观念就首当其冲。
所谓“无用论”,即认为师德档案制度没有实际意义,师德档案实质形同虚设。
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也就意味着师德档案中记录的内容必须要有利于绩效考核, 这就要求内容必须由抽象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跨越,其中师德档案收集记录师德定 量化的资料毋庸质疑是利于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润物细无声 的师德可以“以量计算”吗这个问题本身就一直受到质疑,现在却将师德量化进而 和报酬挂钩,不可避免地带有为了满足绩效考核需要窄化、歪解师德之嫌。师德本身是不可量化,当逆而为之时,“是道德的悲哀,是标准意识的泛滥”[1],那么师德 档案制度也就沦为这种“悲哀”与“泛滥”的帮凶,既然如此师德档案制度建设还有 什么真正意义。
“无用论”观点的产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当前教师工作环境 与生存状况因素的影响。尽管教育部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 但教育管理中对升学率、学生分数狂热追捧的强大惯性至少在当前是无法撼动。
不少地方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明里暗里用升学指标评估学校,这样势必导致 学校用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并最终与学校升学率挂起钩来。
在激烈的考试竞争面前,即使学校不拿升学率作为教师考核指标,学生及家长也会 要求每一个教师努力提高考试升学率。因此尽管表面上绩效指标中可以不体现升 学率标准,但是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各项成绩指标无不与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方面当前部分地区教师的收入很低,而且还不能保证完全到位,再加上工作压 力太大,在现实状况没能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师德究竟能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真正发 挥多大的作用,就值得考量了,而师德档案制度的实际操作意义也必然受到了质疑。
三、加强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建议 在当前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背景下,决定了师德档案制度建设要把握契 机,突破困境,采取相应的措施。
⒈加强师德档案制度意义的宣传力度。师德档案是教育人事档案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反映教师师德状况的重要载体。教师师德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扩大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范围,提高对师德师风的效能监察,有助于广大教 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师德档案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常 规档案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来抓,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全过程。
2.进一步完善师德档案制度。首先,正确把握建立师德档案的目的与功能。
强调建立师德档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与评价师德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 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不断发展。
这就要求师德档案制度不能采取居高临下规范、监察的姿态,而以“发展功 能”为核心,“既横向找差距,更要纵向看发展”为操作原则的符合师德发展及教师 发展规律的评价与管理体系。师德档案应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过程,为每个 教师保留这个过程的重要信息,帮助教师留下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师德 发展足迹,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意识自我认识与反思,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立足点,并且应能让教师从建立师德档案袋中享受到成功、快乐与幸福。在这个意义上可 以说,建设师德档案就是为教师建立认识自我、自主发展、健康成长的德育家园。
其次,进一步完善师德档案的内容与评价机制。师德档案的内容既要体现师德崇 高性又要照顾到时代发展的师德需求,着力于崇高师德和底线师德的有机结合。
另外,还必须正视师德物化的现实困境,必须设计一套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公平 的量化方法,使评出来的结果最大程度符合事实。再次,健全师德档案管理制度。
要真正发挥师德档案在教师队伍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让制度便于操作,而不流于形 式,以确保师德档案材料齐全、归档及时和管理规范。
3.改革与完善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
一种制度的健康发展,除了自身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就是需要的一个良好的相配套的外部环境。当前关于师德档案制度建设“无用论” 以及德档案制度建设过程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很大程度来源于师德档案制度建设 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的约束给定了教师一个真实的生存空间,教师生存空间 中的最直接约束是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约束,在这种生存环境中,身为教师的人, 其本质必须是“经济人”,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利和理性的 人。他就要遵循现实社会的各种规则(既有师德规范,各类制度、条文等正式规则, 也有各种形式的“潜规则”)。[2]在当前的情况下,仅凭教师的个人修为来达到改善 师德的目的是非常难的。因而,加强师德建设应与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实事求是地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去影响或引导师德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保 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改 革完善教师考核管理体制,营造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加强对不良的社会因素的打 击力度等,为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