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 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 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 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 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 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 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 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 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 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 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 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 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 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 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 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 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 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 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 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 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 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 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 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 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注:《周恩来选集》 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从20世纪50年 代末一直到70年代末,20年来,中国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干扰,尤其是“文化大 革命”的破坏,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现代化建设主题,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 失。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可喜成绩,但曲折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则 难以弥补。
(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 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需要现代 化的人才来掌握,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6―95页。)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 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 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 的革命。”并反复强调“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中 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含义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的范畴,也包括 精神的范畴,即包括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这些都需要大力发展 教育事业来解决。因此,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1986年9月28日,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 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兴衰成败的大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工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获 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多年中,中国在生命科学、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等基 础科学研究方面;
在面向产业的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化工药物、 医疗设备、资源环保、农业及通信技术等高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 就。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必然地具有中国的特色。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 化的进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在 一起。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 取向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是与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 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只有苏联一种模式可以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 国情,照抄照搬未必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必须下大功夫探索、寻找一条符合中国 实际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探索过程的前期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 就,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关于过渡时 期的理论,关于中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的构想,以及体现在中共 八大报告中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等,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 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1957年起,这种探索不 断受到“左”的错误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生产力在20年里没有 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 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继续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 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984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 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 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并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又 从9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理论性更强 的概括。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则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 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 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奋进。正是因为这种探索,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有自己 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才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 就。
(二)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
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最初认识来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有志之士们对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迅速求强的选择上,即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分立对抗的世界格 局中,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开始 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工业化的首要目标便是迅速求强,迅速建成以拥有强 大国防力量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目标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战略,即 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 国,这种战略与资本严重不足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国家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以高度集权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 地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实现超常规的资本积累。但这一发展战略,是无法实现经 济长期稳定发展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战略 的确定,富民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 活水平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富民方略。它意味着 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即由求强向富民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求强的目标,而是要为国家真正的强盛培植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人民的 富裕。这既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决定,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体现。富民目标的确立,决定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 从资源劣势启动转变为立足于资源优势的战略,由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片面突进 转变为结构均衡的整体经济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于是,长期被抑制的 民生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迅速成长。这种工 业结构的变革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地改善了 人民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随着现 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新格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掘出最有活力的源泉,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 来自民间、来自社会源源不竭的支持。富民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 整个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和完整。转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代化将是一句空 话。但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 素质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革。20世纪60年代,用“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体 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已更趋丰富了。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注意把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同 时并提。中共十二大把国家发展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 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了十 三大,则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由“四化”的侧重物质技术,到作出实现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补充,中国现代化 的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为现代化注入了精神文明的 内容,多次反复强调物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上世纪90年代以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把社 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就讲到,“要围绕经济建 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特别讲到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以上建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在确立“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方针”时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 位”。鉴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引发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造成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双重危机,中共十五大在经济发展同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层面上,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十五大报告更以鲜明的全面意识,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 构成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层面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 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纲领。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社会全面发展意识。中国共产党 已明确认识到,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 源的开发”(注:见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 出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后,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适应社 会主义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在纪念中 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人 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的 目标实现,必定要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人;
同时现代化的事业惟有造就一大 批高素质的新人,才能得到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本来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未来社会的目标。在中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 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被提到全党工作的重要议 事日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臻于完整。
(四)由封闭到全面开放――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不断拓宽。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在政治上孤 立、军事上包围的同时,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封锁禁运政策。中国在政 治外交采取“一边倒”方针,在经济上仅得到苏联的有限援助,于是采取的是自力 更生开展经济建设的方针。因而在建国后的较长时期里(尤其是在“左”倾思想泛 滥的年代里,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视若洪水猛兽),中国实际上是在一个较封 闭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的。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 转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共 产党正是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邓小平在 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 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 页、117页、373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 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在科学技术长足进步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形势下,生产的社会 化向生产的国际化发展使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民 族和国家在国际市场纽带下迈向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都需要与别国进行经济、 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交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大国来说, 更需要打破闭关自守的局面,把发展的视野从本国扩展到全世界。
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制约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一 个正本清源的问题,这便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符合 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即便是在资本主 义条件下产生的,也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因 此,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 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20余年来,中国通过以经济特区 为中心,依次带动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带、长江流域直至全国的全方位开放。
全面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发展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巨大的牵 引力;
外资的引进改善了中国资金不足的缺口,改善了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增加 了国家总收益;
先进科技的引进加速了中国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的调整;
中国还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全面开放使中国 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 也走向了中国。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统一了起来。2001年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更为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既为之拓展了前进的 道路,又使之融入了全球化的竞争之中。
三、由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出的几点结论 现代化进程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或社会形态 的再造。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不具备、也不可能造就这样的条 件。因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后才开始的。我们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出的结论是:
(一)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前一任务的完成,为后一任 务创造必要的前提,则后一任务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事实证明,在中国要实现 现代化,必须首先推翻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使人民当上自己国家的主人。
(二)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在中国,无 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小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为中国开辟一条现代化道路,更无 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惟有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 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开 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 力承担起领导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三)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前两个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建设成就与教训,为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则体现了对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的新的认识,设计了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富强、民主、文明 的目标三位一体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实践道路。在这个理论指 导下,20余年来,中国在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 到大幅度提高。这种持续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实践已证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和根本意义在于,它正确地解决了中国的现 代化道路问题。而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进程所经受的考验及取得的成就证明,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实现现 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所显示的生命力。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与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一致的;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并在新的时代要求中重振了社 会主义的生命力。如果我们沿着这条现代化道路走下去,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 全面进步,那么我们就能够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显示社会主义的 旗帜是不倒的,从而使当代世界人民看到其强劲的生命力。
(五)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 一个人的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强调人的现代化,这抓住了 问题的实质。因为现代化事业只能由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人去完成。所谓现代化意 识,就是要求人们的意识中具有开放性、进取性、创新性的特点。有了现代化意 识,才能导引出现代化思想,也才能在实践中作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贡献。注重 人的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也才能够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以物性吞没人性的弊端。
(六)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和差距,以冷静的头脑参与全球 化进程。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 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地看到中国存在的差距,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弱势。中国在总体上还未完成从农业社 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科技创新 能力还不强,地区发展还不平衡,市场经济体制亦不完善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 靠全党全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经济、政治体制,利用自 己已经具备的各种有利条件,化相对劣势为相对优势,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 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 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 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 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沿着 这条已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定能实现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