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计算机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心理学论文2000字|大一心理健... 正文 2019-09-21 07:36:07

    心理学论文2000字|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

    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学论文2000字

    心理学论文2000字 心理学论文2000字篇一 《文学心理学初探》 摘 要:通过分析唐诗宋词、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作品中呈现的心理 折射,分析文学和心理学的内在相互联系,探索在文学创作作中通过心理学的分 析和努力,深化和升华作品的思想,控制人性刻画的方向和力度,打造优秀的作 品。

    关键词:心理折射;渗透;控制 通过文学作品窥探人性,领悟心理的奥妙是很多读者有过的体验;运 用心理学的道理和法则构造文学作品的思想,丰富文学作品的人物和情感,调整 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情节也是很多作者有过的体验。文学心理学也渐渐走进了学术 的视野,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分析心理,如果将文学和心理学两门学问合二为一, 如何将心理学和现代文学结合,打造优秀的震撼人心的作品呢笔者显出如下的浅 见。

    一、文学作品的心理折射 文学作品离不开描写人,也离不开描写心理。要探究文学心理学的奥 妙,首先就要从文学作品中捕捉心理的折射,下面选了唐诗宋词、一篇现代小说, 两篇外国小说进行说明。

    比较心理是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可以说是 人的一种本能。由它可以带来压力、紧张、沮丧、嫉妒、兴奋等一系列的心理表 现。崔颢曾在黄鹤楼作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 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这首诗时,写下了四句打油诗:“一 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写惯了 优美豪迈的诗歌的他竟然写下了这样四句平白的打油诗,个中的心理变化是很值 得推敲的。当时的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当看到崔颢这首浑然一体、意境高妙 的作品时,比较之下,他很想超越,但又无法一时超越,紧张之下,压力使其生 出“拳打脚踢”的字眼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游遍山水,经历世事的他的心胸还是比较开阔的,并没有出现后世越发普遍的“文人相轻”,所以他坦率承认“崔颢题 诗在上头”。他的赞美是极为含蓄的,“在上头”可以理解为在我之上,也可以理 解为普通地刻在黄鹤楼的上面;“道不得”可以理解为因为比不上而道不得,又可 以理解为因为我眼前有景,心中有诗,只是为了谦让和成全崔颢,所以就不道了。

    而李白又是好胜的,这种暂时的无法超越他一直记在心上。所以后来,他在游金 陵凤凰台时就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的结构,风格、形式都与《登黄鹤楼》很相 似,只是在具体的内容表达和意境刻画上,李白处处显示要与崔颢不同,甚至要 胜于他。当然哪一首更为优胜实在是难以判断的,因为很多诗歌的艺术价值实际 是后人的挖掘和添加。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时空和世界观是胜于李白的 “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历史感怀和人生观的;而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 使人愁”的意蕴又明显要比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蕴要 丰富、立体,情感也更为高远。或者李白正是要超越,正是要不同,而任何的诗 歌都是不完美的,于是他的用心只能造成前句的落败和后句的优胜。当然,这些 微妙的心理、具体的心理是不是与事实相符,那就无法去验证了。

    自信和自卑的心理贯穿于人的一生,自信的时候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 事做不到,自卑的时候仿佛世界上所有事都做不到。在唐诗宋词中,家国、身心 的变化、成功与失败等引发了无数词人诗人的自信和自卑,在字里行间,我们好 像都能看见他们的神采和愁容。岳飞的《满江红》,就集中体现了自信和自卑。

    词是这样写的: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 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的开头是自信的,“怒发冲冠,仰天长 啸,壮怀激烈”,也许正是八千里路的征战,也许正是三十而立的功名,让他有 了这份让人敬畏的自信;然而秦亏的陷害,金兵的强大,将士的伤亡都让他心力 交瘁,也许他已发现自己的白发了,虽然他用“莫等闲”来激励了自己和他人一番, 但“白了少年头”,“犹未雪”,“何时灭”,这些都透露出自卑;不过他确实是一个真 正的大英雄,于是就有了后来振聋发聩的自信――吃胡虏肉,喝匈奴血,收拾旧 山河。虽然他的理想并没有成为事实,但也足令后人学习他人性的光辉了。唐代 的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诗句中的自信可以话是绝领风骚,而自卑也可以话 是酸透人心的。我们可以在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感受诗仙的豪迈,也可以在诗句“不知明镜里,何 处得秋霜”、“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中感受他与普通人一样的伤感自卑。我们可以在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乡”诗句中感受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可以在他后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句中感受他的顾影自怜。实际上 他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透露着一丝改变社会的无奈,也可以说是 他对自己能做的事的一点自卑感吧。

    以下的文字摘自郭敬明的《小时代3.0》:
    北京崭新的T3航站楼里,此刻有两个带着巨大到可以遮掉他们三分之 二脸的墨镜巨星,正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以他们两个完全目不斜视的气势来判 断,足以让所有人相信他们是两个时尚的瞎子,所有人纷纷一脸同情(并困惑)地 闪避开来,让他们两个端着星巴克的绿色咖啡纸杯冲向安检口。没错,他们两个 就是顾里和Neil两姐弟。他们用准确的对话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女瞎子说:“我难以理解为什么好好的一个飞机场,非要把自己搞得 像个灯笼!这种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的土红色简直就是一种光污染!难道北京人还 嫌自己平时被沙尘暴和汽车尾气吹得不够沧桑么!” 男瞎子说:“你可以让自己把这个颜色想象成卡地亚的盒子,也许会 让你好受一些。” 女瞎子又说:“而且他们那几条环线修得简直就是有毛病,整个北京 堵得跟什么一样,停车的时间比开车的时间多,我能够在车上化出一个完整的妆 来!所以我非常困惑,为什么还会有人在上班时间觉得没有精神,他们明明可以 在来的路上睡到自然醒!” 男瞎子又说:“……算了,你想想他们的地铁……” 女瞎子继续说:“他们还有甲流!” 男瞎子补充道:“之前不是还闹过‘非典’么” …… ――为什么他们两个没有在机场被北京人民当场打死至今也是一个 谜。

    上文中对墨镜明星、星巴克、所有人的同情(并困惑)的描写反映了作 者一种内心阴影和地域记忆的折射,也预示着作者企图以平民视觉讨好读者的目 的,更深层次也有一种大众叛逆心理和掩饰性的蔑视。两人的对话内容从谈论北京机场的环境、北京的天气和堵车到流行性 疾病,显示作者企图把握社会的最新脉络,讨好读者的目的,显示了他挑战权威 的信心,但他的成长似乎充满了善良的爱,所以对于人物内心的一种分裂式的渲 染有点不到位。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 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他早年也写过一本书 《枯枝败叶》,被认为是《百年孤独》式的早期作品。从这两本小说中可以窥探 一下作者的心理成长过程。

    以下是《枯枝败叶》的一段:我想到了瘦骨嶙峋、又干又瘪的雷薇卡 太太。从衣着到眼神,她活像一个幽灵。她坐在电风扇前,纱窗在她脸上投下晦 暗的阴影。火车在最后的弯道那里消失时,雷薇卡太太探着身子把脑袋伸向风扇。

    燠热的天气和胸中的积怨折磨着她。她心中的风车翼正如风扇的叶片一样飞快地 旋转着(然而转的方向恰好相反)。她一生都被生活琐事紧紧缠住,只听她嘟嘟囔 囔地说:“到处都有魔鬼捣乱。”说完,她不仅打了个冷战。

    用心中的风车翼的相反方向旋转、在炎热的天气打冷战,将不如意归 咎为魔鬼的捣乱来描写人物内心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作者的敏感、善良和善于观 察生活。

    以下是《百年孤独》的一段:雷贝卡又开始吃土,她第一次这么做多 半是出于好奇,以为讨厌的味道将是对付诱惑力的良药。实际上,她立刻就把泥 土吐了出来。但她烦恼不堪,就继续自己的尝试,逐渐恢复了对原生矿物的癖好。

    她把土装在衣兜里,一面教女伴们最难的针脚,一面跟她们议论各种各样的男人, 说是值不得为他们去大吃泥土和石灰,同时却怀着既愉快又痛苦的模糊感觉,悄 悄地把一撮撮泥土吃掉了。

    用吃泥土、谈论男人、教针脚、痛苦而愉快的感觉来形容人物内心的 本质、疯狂、混乱和悲哀,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精确体验、悲悯和智慧。

    从两段都是描写人物内心冲突的文字所反映的作者心理变化,就是越 发地成熟、越发的聪慧和慈悲。作者越来越能把握和捕捉复杂内心变化的细节,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作者会取得伟大的成功。

    二、文学与心理的联系瑞典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理学作为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以被 用来研究文学,因为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我们一方面可 望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另一方面可望以此揭示使人具有艺术创造 力的各种因素。因此,心理学家就面临着两种独特的、彼此有区别的任务,并且 必须以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考察它们。

    按照笔者的理解,一切文学的创作者都是怀着简单或复杂,稳定或变 化的心理在创作文学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创作者的心理,阅 读者的心理和普遍的人类心理(人性)。所以,文学与心理学其实是互相渗透,互 相贯穿,互相作用,互相支持的学科关系,具体到文学作品上,就更为明显和深 刻地反映了这种学科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哲宏教授对文学心理学有很深的造 诣,更开创性地在其博士方向增加了文学心理学的研究,也写了一系列心理学小 说。

    有趣的是,荣格作为心理学家,他认为作品中个人的东西越多,也就 越不成其为艺术。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 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个人色彩在艺术中是一种局限甚至是―种罪孽。艺术创作 和艺术效用的奥秘,只有回归到“神秘共享”的状态中才能发现,即回归到经验的 这样一种高度,在这一高度上,人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整体生活着,个人的祸 福无关紧要,只有整个人类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一部伟大 的艺术作品都是客观的和非个人性质的,但同时又丝毫不影响它深深地感染我们 每一个人。

    而按笔者的理解,在文学创作中脱离创作者的心理并不是这么容易做 到的,从上文的文学作品分析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或者它需要时间、阅历和智慧 才能做到。普遍的人性需要有一种分裂式的强有力心理控制。如果文学作品中过 多地呈现了创作者的心理,确实会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扰。好像读先锋派的一些 诗人的诗歌,一些明显针对阅读心理的热门小说都会有这种疑惑。文学和心理学 的关系或者也是像金字塔型的,两者稳定在大众文化层,形成多面台体;两者拔 尖在精英文化层,形成多棱椎体。对于文学和心理学互相影响的作品,我们需要 的是平视视界的理解和宽容,仰视视界的欣赏和共鸣。

    三、现代文学如何与心理学结合 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必须注意目的和使命的平衡,注意心理和技巧的平衡。如果说写作是很单纯的,也许会为很多人向往。但实际上,水看上去很单 纯,但其实也有很多杂质。所以,笔者并不鼓励过分地单一强调目的或者使命, 单一地追求心理本质或者写作技巧。

    心理学和现代文学的结合必须有一个控制的持久力,写作经常会绕过 自己的灵魂,如果在写作一部作品时,能不时停下来审视一下,看看其中明显或 不明显的心理折射,会对下一步的写作有一个较好的领悟基础。但创作者的心理 如果是比较敏感的,那又会很容易否定自己的写作和改变下一步的写作方向、内 容和方式,这样的结果是写作会戛然而止或是一事无成。所以,控制力至关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上文中,李白审视过自己的诗歌,那会不会觉得羞愧而 不再写诗呢,马尔克斯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高了很多而止步于艰苦的写作 呢。现代文学创作中,笔者都遇到过刚提到的这种心理假设状况,所以笔者的写 作也一直是兜兜转转的,面向大众而快速改变,遭遇挫折而朝秦暮楚,有所领悟 而空虚无为,这些都是写作的双面刃。文学是一项事业,一步一台价地上,伴随 着心理的变化、融化和造化,一定能够在聪慧的创作者的努力下,取得无比辉煌 的成就。

    心理学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刑法心理学》 摘 要:在刑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刑法的科学性受关注的程度是 不同的。早期的刑法完全居于一种盲目的刑罚崇拜,主张严刑峻法,同时由于相 关科学知识发展的滞后,也阻碍了人们对刑法自身的规律的认识。只有到了近代, 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发展,人们对犯罪、刑法等知识才有了相对科 学的认识,刑法规范本身才呈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实际上,刑法要自身更成熟, 产生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借鉴、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中尤其是心理学。

    关键词:刑法;心理学;精神分析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需要主要缘于两种本能,即自我保护的本能(生 本能)和毁灭、破坏的本能(死本能)。犯罪是一种对外的破坏与毁灭,从根源上看, 它是人的死本能的一种体现。而要阻止犯罪对外界的破坏,则必须有一种抑制力 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相互压抑。死的 本能供给自我能量,使其在道德化的超我的命令下压抑欲望;生的本能则提供了压抑死的本能的能量,使其不至于冲动地满足致命的欲望。”刑法是对犯罪的抑 制。从这个角度看,刑法缘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它是人的生本能对死本能的抛 弃与抑制。也正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才促使了刑法的产生与存在。

    1心理学对刑法的影响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强调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 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换句话说,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 结构对人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式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决定着人们是否确定某 一目标或者是否以某种手段作为实现目标的途径。在“大义灭亲”的案件中,人们 缺乏的是关于目标的知识,即无论如何,杀人都是违法的:而一个缺乏关于买卖 黄金管制知识的人,更可能实施贩卖黄金这一非法经营行为。相反,具有相关刑 法知识的人则会更多地避免实施相关行为。可见,刑法规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 决策,从而发挥其规制功能。同样,对于进行行为裁决的法宫而言,对刑法规范 的认知更是其正确评估犯罪行为人行为性质的基础与关键。只有裁判者理解了刑 法规范的真正含义,裁判者才能运用刑法规范进行裁判,才有了裁决的依据。

    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来说,刑法规范并不简单地参与人们的行为决策 过程,它甚至会渗透到人的人格结构中,从而影响整个人格结构。精神分析的创 始人弗洛伊德1923年在其《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伊底(即本我)、自我和 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论。其中超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级,是由良心、自我理想 等构社会利益有六类:一是要求公共安全的社会利益;二是追求社会制度之安全 的社会利益;三是追求公共道德的社会利益;四是追求社会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
    五是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利益;六是追求个体生活的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工业文明对“普适真理”的强调助长了现代病、文化霸权、技术统治的加强、人的 片面发展,因此受到了不少批判。后现代学者把工业文明的启蒙故事指斥为“大 叙事”,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的做法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并极力倡导“异教 主义政治学”;宣扬多元化,主张“种族主义”;将真理与权力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 提出“真理政治学”;消解主体。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在刑法领域,刑法 文化的多样性也初露端倪。刑法的实质内涵被重新受到关注。同时,由于心理学 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刑罚对不同罪犯的心理作用的差异。这反映在刑法上就是 对刑法的实际心理效果的关注,具体体现是监狱等行刑机构对罪犯改造效果的关 注。

    对刑法实际效果的关注着重表现为对刑罚改造罪犯效果(特殊预防效 果)的关注,即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能否有效地促进罪犯的改造,使其更好地重返社会。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刑罚对罪犯的行为矫治功能。但是对罪 犯行为的矫治,很多社会机构都能进行,不过只有监狱是最“彻底而严厉”的。福 柯认为,监狱必须对每个人的所有方面――身体训练、劳动能力、日常行为、道 德态度、精神状况――负起全面责任。学校、工厂和军队都只涉及某些方面的专 业化,而监狱远远超过它们,是一种“全面规训”的机构。因此,刑罚对罪犯行为 的矫治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利用心理学的手段。

    2刑法的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人的需 要分为若干层次,基于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它是人的一切需要的基础。只 有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人才可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 要主要有四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基本 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最后的法律手段,刑法保护的 就是人的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从现今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刑法 保护的无外乎六个方面,即公共安全、社会制度安全、公共道德、社会资源保护、 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保护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刑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基本需要早有认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 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 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 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产生与存在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基本心理规律是刑法规范的作 用缘于人们对刑法规范的认知。刑法是由刑法规范组成的,刑法条文只是刑法规 范的载体。在理论上,刑法规范包含有裁判(或审判)规范和行为规范。但是,无 论是作为裁判规范还是作为行为规范,刑法规范要发挥其作为规范的规制作用, 必须要让人们认知规范本身。

    实际上,在刑法理论上,近代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 派,就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全面关注。当时,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加罗法洛运 用情感分析的方式分析犯罪、犯罪人、犯罪遏制等,首开运用心理学分析刑法相 关问题的先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今,德日等国人格刑法学的兴起,在一定程 度上复归了这一学派的部分观念。也正是居于行刑效果的考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监狱改革,大力倡导非监禁刑,实行行刑社会化。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心理学论文2000字|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