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相关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恐惧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恐惧发生率及程度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低患者恐惧情绪,使脑血管病介入诊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脑血管病 心理护理 诊疗
脑血管病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情恶化严重、患者身体内神经组织异常。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诊疗法治疗脑血管病,但患者神经功能容易受到损害,往往患者的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在进行治疗时很多患者会有心理问题产生,我们应当对这些心理异常反应加以重视,否则会导致病情经常反复,加重病情。所以,在脑血管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适当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想法,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在2009年~2010年期间,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60例,都经过CT和临床确诊。患者年龄均大于40岁,病程大于2周,60例患者中,没有明显的失认、失语等表现不能进行常规检查、精神上均无障碍,没有病情严重到不能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
1.2 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1.2.1 恐惧:患者由于对介入诊疗的过程了解不够,对相关知识了解不深,过多的担心实施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疼痛,从而带来了重重顾虑,担心并发症的产生,所以,患者往往食欲不振,精神高度紧张,睡眠不好,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1.2.2 焦虑:由于介入诊疗的特殊性,患者治疗中所选用的材料全都是依靠进口,费用较为昂贵,这就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另外,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缺乏信心,在治疗前,情绪不稳定,甚至怀疑医生的治疗水平,导致自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尿频,呼吸加快等一系列焦虑情绪的产生;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四肢不能活动,产生腰酸背痛等临床表现,更加促进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1.2.3 抑郁:一部分脑血管患者,疾病缠身,身体活动不便,产生了怀疑药效,甚至越发担心会产生突发性心脑梗死,所以,患者将疾病治愈完全寄托到手术治疗上,但治疗后的疗效往往并不能够使患者满意,使患者情绪极为低落,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1.3 心理护理
1.3.1 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关系融洽 通常来说,患者刚刚进入医院,对周围人与环境不是十分熟悉,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多多关系患者,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员,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孤独感,让他们感觉到医护人员的关系,使得他们完全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是医护人员的关系变得融洽。
1.3.2 增强患者认知 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病症的治疗方法、原理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为患者说明介入诊疗的优点,以影像的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述治疗过程,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积极治疗的目的。
1.3.3 行为干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用特殊的方法使患者放松,尽可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谈一些轻松的、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将患者注意力转移,可适当播放柔美音乐,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防止焦躁,紧张发生。
1.3.4 情绪干预 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危害性,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深入交谈,运用沟通技巧引导其说出内心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通过介绍手术成功病例进行现身说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毅力; 1.3.5 解除心理负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告知介入相关费用,主动说明介入诊疗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一次性介入治疗费用虽高,但患者康复后治疗费用支出将比术前减少,使患者和家属认识介入诊疗的重要性,并取得配合。对尿失禁、血压升高、心率呼吸改变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前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疗法,练习床上排便以减少术后尿潴留。并请介入治疗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结果
2.1 评定标准 在入院前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24小时,手术后再次进行心理护理30分钟,随后对患者进行恐惧方面的情绪评定:1级表现为没有恐惧心理或仅仅有较轻的心理不适感,患者有轻度恐惧,并不回避。2级表现为患者有恐惧心理并产生回避心理。3级表现为恐惧感异常强烈,需为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才能将患者情绪保持稳定。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3 结果入院 24h(心理护理干预前),有10人恐惧情绪为Ⅰ级,18人恐惧情绪为Ⅱ级。12人恐惧情绪为Ⅲ级。术前0.5h(心理护理干预后)有22人恐惧情绪为Ⅰ级,13人恐惧情绪为Ⅱ级。5人恐惧情绪为Ⅲ级。两组数据比较P<0.05。
3 体会
针对脑血管病采用介入治疗,通常患者容易产生头昏及心血管、如头痛、消化呼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尤为突出。此外,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患者的自理能力、患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自身担心日后的生活,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患者自身情绪的变化,这就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证明介入诊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性、并发症低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个体差异,并且与个人经历、对疾病的认识、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手术实施情况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全程心理护理,使患者顺利接受诊疗,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唐红宇,迟路湘.中国中西部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06)[2] 李翠华.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相关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07,(02)
[3] 李秋芳,路丽娜,薛淑好,杨霄鹏.脑血管病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相关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01)
[4] 逄锦波.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1,(03)
[5] 张保丽,张付芝.青年人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