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1.地方教材中本土音乐的缺失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2013版苏少音乐教材中涉及的江苏本土音乐只有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芬芳》、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丝竹江南》以及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曲坛音韵》三个单元,其中江苏本土音乐9首,占总量176首的5.11%,学生很难通过9首歌曲的学习来把握江苏音乐的特征。而且新版苏少初中音乐教材中关于本土音乐还有其他问题值得讨论,例如以变化音的形式表现本土音乐中复杂的音乐技能;歌曲选材只限于苏南未涉及到苏北等。根据何佳琦《江苏省苏少版初中音乐实验教材调查分析》一文中的数据,超过76%的教师和学生认为需要调整教材内容; 65.3%的教师认为需要增加教材中中国传统戏曲和曲艺音乐的数量,由此可见苏少版音乐教材在使用过版程中仍有较大的可补充空间。
2.本土音乐校本课程中教材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基于地方教材中缺失本土音乐的情况,学校要想建设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就必须从零开始,对本土的音乐素材进行搜集整理。但是限于现实原因,许多学校都无法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和优质的音乐素材,这样不仅限制了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展开,而且无法保障本土音乐进课堂的质量。如前文所述,许多情况下本土音乐进课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立的。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兴趣,就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撑,能让学生简明扼要地把握本土音乐的特征,需要最优质的本土音乐素材,能让学生听一次就爱上本土音乐。这样才有利于通过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本土音乐目标的实现。
二、本土音乐进课堂过程中问题的思考
针对以上本土音乐进课堂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前人讨论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本土音乐进课堂的教育质量。
(一)统筹规划,充分开发本土音乐资源
目前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重复研究、无法充分开发本土音乐资源等缺点。想保护传承本土音乐,提高本土音乐进课堂的教育质量必然要加强地方文教部门、学校、艺术团体和地方艺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要保证本土音乐进课堂的质量不仅要吸收地方学校本土音乐进课堂的优秀成果,将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本土音乐素材纳入音乐课堂当中,还需要聘请课程专家指导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程内容的编排,将本土音乐以最适合学生吸收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规范教学材料的使用,弥补义务教材循环利用的弊端2008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科技等学科教材纳入循环使用教材的行列。但该举措在音乐课堂实施过程中却事与愿违,出现了一些阻碍学校音乐教育活动展开的弊端。例如,某些学校为了减少书本损旧,课堂教学以多媒体为主,只有在有人听课的时候学生才有机会拿到音乐课本。甚至有些地方打算以出音乐练习册的方式弥补因循环使用义务教材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结合前文所述,地方教材中本土音乐的缺失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中教材的质量问题限制本土音乐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在规范义务教材使用的基础上,以交流共享的心态将地方学校本土音乐进课堂的优秀成果进行整理研究。在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供教学使用。另一方面,面对本土音乐资源匮乏的现状,应建立本土音乐数据库对搜集到得本土音乐资料加以保存,并在教材中附上链接,让对本土音乐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提高教师传承意识与技能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的缺失是当下不可否认的现状,因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准音乐教师缺乏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如果音乐教师本身缺乏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必然会限制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开展。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让新教师认识到本土音乐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在教师招聘选拔过程中增加与本土音乐相关的知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2014年下半年江苏教师资格考试开始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笔试内容在以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核。现行音乐教师招聘笔试内容同样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项,与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有大部分的重叠。而如果能在音乐教师招聘考核中有意识地加入一定量的、与本土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核,就可以在应试者心中种下本土音乐的种子,增强年轻教师对本土音乐了解,提高其传承意识。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本土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学习兴趣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不妨多通过图片、动画或是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本土音乐。这样不仅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音乐体验,而且有利于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说出对本土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多寻求与地方文化部门以及艺术团体的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参加身边的本土音乐活动或是组织学生观看本土音乐演出,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本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喜爱之情。
三、结语
本土音乐进课堂,既要保护本土音乐的本土特色又要在进课堂的过程中保证课堂的教育性,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本土音乐进课堂喜欢、传承本土音乐,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使命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的共性问题之外,因为地域、经济、文化等原因,本土音乐进课堂过程中还有更多的个性问题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和解决,从而使学校音乐教育能在本土音乐传承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
[2]何佳琦.江苏省苏少版初中音乐实验教材调查分析[D].扬州:扬州大学,2009(05):1.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