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初探――以《福州晚报》为例3100字
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初探――以《福州晚报》为例3100字 1.2内容浅,模式化严重 目前不少地方性报纸的文化报道只关注动态新闻,并未深入挖掘内涵,只让 读者了解面上浅显的内容,缺乏策划和整合。文化报道本应活泼、生动、形象, 然而目前报纸文化报道模式化较为严重,无法对读者形成持续吸引力。1.3部分新闻可信度不高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部分文化报道为当事人故意炒作,以此赢得读者 关注。这些报道新闻价值不大,积极意义不大,甚至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然 而部分文化新闻记者采访不深入,未对内容进行核实,捕风捉影,造成失实,甚 至引起官司,造成的影响很不好。比如近期的“范冰冰和王学圻私奔”,有媒体 刊登了《范冰冰、王学圻想婚了爸妈不同意,可能要私奔》的报道,见报后,当 事人范冰冰认为该报道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将对方告上法庭。据采写报道的记 者自称,该事件他有事先调查,但刊发前没向范冰冰或王学圻求证。
1.4地方文化特色不突出 缺乏有效策划 目前地方报纸中,常见的文化版面有,名人名家故事、书籍电影推荐、刊登 读者来稿等,这些过于常规的组合方式,使得地方特色文化不够突出。另外文化 新闻报道缺乏独家策划,例如对于当地地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梳理。特定时 期所遗留的历史文化风貌、建筑特色、生活习惯等。
2如何“突围” 地方性报纸依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还是能够 赢得读者的青睐和信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2.1要有创新意识,多做独家新闻 独家、独特是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抢夺读者的“利器”。《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地方性报纸的文化报道目前依然对读者有很强的 吸引力,主要原因是独家新闻多、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地方性报纸的文化 采编人员,需要对文化现象有最敏感的把握,让新闻最有新鲜度。采编人员要抓好大大小小报道的机遇,打好主动战,遇到可遇不可求的新闻线索,要及时研究 做好策划,让新闻以最快速度见报。
2.2突出地方性 文娱新闻在报道时要兼顾地方性,因为地方报纸面对的读者群是本土群众, 要搞活文化报道,必须凸显地方特色。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是要把触角伸向最 基层,及时了解文化活动的最新动向。此外,地方性报纸的文化报道要体现地方 的文化韵味,报道的内容要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相符合,要为读者所关注;
报 道的方式也要符合所在地区读者的阅读习惯。虽然报纸所在地区的基层文化人并 不具有非常出色的文化成就,但是他们有着内涵丰富的奉献,有许多看似平凡却 内涵丰富的爱憎,因为他们就在读者身边,所以更容易被读者认同、接受,报道 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笔者所在的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闽剧等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丰富,有 许许多多值得发掘、报道的文化新闻。笔者供职的《福州晚报》也以报道这些文 化为己任,经常做出系列本土文化报道,在读者中赢得不错的口碑。
2.3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仅仅报道一场音乐会、一个明星拍了一部电影,已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
作为采编人员,要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文化需求,贴近千千万万的 读者。读者有千差万别的需求,要了解不同读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多报道 高品质、对读者有帮助的文化新闻,根据读者需要变革版面、更新内容。文化报 道涉及、、图书、出版、考古、文物、收藏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内容。
文娱报道要在拓展新空间上下功夫,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明 星的报道,要扩大报道范围。
地方性报纸也应该积极参与国内重大文化的报道,提供独家稿件。以本人供 职的《福州晚报》为例,每年的上海电影节等大型活动,本报均派出文化记者到 现场报道,为读者提供独家报道,特别是电影节体现福州特色的新闻报道,满足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报纸的文化报道一直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 要方式之一,而地方性报纸则更肩负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是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以其独特的编排和对新闻的处理,依然赢得读者的喜爱。
但目前文化报道式微,娱乐化倾向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着重探讨地方报纸文化 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摘 要:
地方性报纸;
文化报道;
发展趋势 1当下报纸文化报道存在的问题 1.1文化报道娱乐化、同质化 现在,同一篇报道出现在全国多家媒体是常见的事情。当下不少地方性报纸, 尤其是都市报,为了吸引读者关注,把文化报道等同于娱乐报道,热衷追逐明星 婚恋隐私故事、绯闻的报道占据了文化版面的显要位置,刊登的图片暴露、低俗。
与此同时,对真正取得成就的文化明星报道却偏少。且不少娱乐报道内容“抄袭” 自网络,导致新闻同质化严重。网络上就有的新闻,读者第一时间上网就可获取, 何必等到第二天看报纸。此外,一阵风地追击热点。各报文化采编人员之间互相 抄袭,美名其曰“资源共享”,结果是见报的内容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
读者多层次需求。由于文化报道大多反映文化现象,如果太浅显,只提供 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资讯,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读者读报,期待看到深度报 道,因为深度报道能够提高他们思辨性思考的能力。读者需要的是能对文化现象 进行理性分析、对前沿问题进行思考的深度报道。优秀的深度文化报道,可以在 理性基础上,前瞻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因此,文化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拓展报道的深度,在深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 础上,认真专研,探究文化现象背后的背景和前景,写出有分量,引人深思的深 度报道。换个角度说,文化新闻的采编人员也应该是专家,这种“专”体现在要 有电影、电视等等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 能写出有深度的报道。当然,深度报道也要有新意,角度要抓准,要能“见人所 未见”。
总的来说,尽管报纸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本人认为报纸具有自己 的独特优势,只有努力提高报纸质量,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1] 李希光. 转型中的新闻学.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4). [2] 张志安. 报道如何深入.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9). [3] 高钢. 新闻写作精要.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