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报刊发行业变革轨迹与经验反思
报刊发行业变革轨迹与经验反思 回顾新中国60余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报 刊发行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实现了四轮创新,取得了四大突破。第一次是打破 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利益隔阂,实现了私有制发行向公有制发行的转变;第二次 是冲破了“邮发”的垄断局面,自办发行取得了合法地位;
第三次是冲破了观念和 体制上的束缚,引入营销理念,进行公司制改造,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行体系;
第四次是引入“整合营销”和“物流配送”理念,实现了“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 转变,报刊发行改革渐趋成熟。
一、报刊发行的第一次变革:由私营发行向公营发行的转型 旧中国报刊发行是多元化的格局,主要包括三大系列:一是邮政的官 办发行体系,二是报刊社自营的自办发行体系,三是民间报贩的个体发行体系。
实际上,旧中国邮政发行力量薄弱,所发行的报刊数量较小;
旧中国多数市场化 的报纸属于私营,报社的自办发行亦属于私营系列。因而,旧中国的报刊发行是 以私营为主的发行体系。解放初,为适应公有制改造的形势,全国报刊发行体系 掀起公有化浪潮。
新中国的邮发体制发端于中共早期的苏区革命运动。1932年,中央苏 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当时在中央苏区出版的《红色中华》及其他报 刊,均交邮政人员传发,由此开始了邮局发行报刊的雏形体制。1942年2月,山 东解放区将战邮总局、党委交通科与报刊社的发行部门合并,成立了邮、交、发 三位一体的战时邮政机构,邮政除收寄邮件外还收订和发送报刊,实行“邮发合 一”体制。随后,晋察冀等解放区也实行了邮发合一体制。1949年 12月,在北京 召开了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和全国邮政会议。两会都提出了继承山东等老解放区的 经验,实行“邮发合一”的建议。1950年,经政务院批准,确定了我国的报纸交邮 局发行的“邮发合一”方针。1950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社率先与邮政总局签订协 议,自当年3月1日起《人民日报》交邮局发行。1953年1月,中央又决定将新华 书店和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的定期出版的杂志全部交邮局发行。报刊发行由邮 局“包办”的局面由此形成。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建立全国统一的邮发模式是符合当时需要的。一 是在新旧社会制度转换的特殊时期,国有邮发模式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利益 隔阂,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全国资源,形成了统一、畅通的报刊发行渠道;
二是在 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境下,将全国报刊发行资源牢牢掌握在党和国家手中,便于对报刊发行行业的领导与监督,增强公有制的影响力;
三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 的条件下,全国报刊社共用邮发渠道,便于资源节约,提升效益。
二、报刊发行的第二次变革:自办发行的诞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统一的邮发模式严重制约了报刊的 发展。在邮发大一统时代,全国有1000多家报社,4000多家杂志社,但只有“邮 发”一个渠道,可谓“万人抢渡独木桥”,谁也不敢得罪“邮老大”。报刊社跟邮局 打交道有很多麻烦,集中到一起是“五难”:一是“入门难”,新创办的报纸要找邮 局办理各种繁琐的审批手续,确定邮发代号。二是“起步难”,报纸刚创办时发行 量肯定有限,可邮局曾规定:2万份以上才能交邮局发行,不足2万份,发行费按 2万份计算。三是“砍价难”,商品交换中本来可以讨价还价,可邮局单方面确定 的发行费率最低25%,最高45%,报社想砍价几乎是不可能的。四是“收款难”, 读者订阅报纸是先交钱再看报,但订报款到了邮局手中,报社却迟迟拿不到。五 是“保质难”,虽然邮局也向报社许诺及时、准确投递,但发行中的迟、漏、错等 现象层出不穷,发行服务不到位,而报社却无可奈何。
随着邮发垄断发行模式弊病的不断暴露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的需要,一些报刊社逐步冲破了邮局垄断报刊发行的格局,取得了自主发行权。
冲破邮发垄断有两种途径:一是以洛阳日报社为代表的完全利用自身力量实现自 办发行,二是以扬子晚报社为代表的依靠“二渠道”之类的外部力量实现自办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