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邓小平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理论指导/历史贡献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520(2001)04-0022-04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个人的问题, 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 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 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成为我们历史研究和理论学习中永远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 问题。在这方面,邓小平有关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妥 善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树立了科学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一 众所周知,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既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 功勋,同时也在晚年犯过严重的错误。“文革”结束后,我们党内在如何看待毛泽 东一生的是非功过问题上,曾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不愿正视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并企图在实践中继续坚持这种错误;
另一种则借口毛泽东晚 年犯了错误,而企图否定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地位。显然,这两种错误倾向都违背 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都不可能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做出客 观、公正的评价。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对毛泽东 的评价,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因为“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者,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对毛泽东同 样也不能例外。“因为他的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因为 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同样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一生 中,为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 误是第二位的。”“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决不能加以怀疑和否定。”这一论断 从整体上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一生是功大于过,从而坚决维护了毛泽东在我党、 我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在整体肯定毛泽东一生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前提下,该如 何具体看待毛泽东一生的是非功过呢?对此,邓小平指出,“总起来说,1957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 这样,邓小平基本上以1957年划线,对毛泽东一生的功绩和错误分别做出了实事 求是、恰如其分的具体评判。
关于毛泽东的功绩,邓小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首先,邓小平高 度评价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他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 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 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 法。”“回想在1927年革命失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 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 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 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其次,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为我们党和军队建 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 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等等。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是我们的党规党法。”在军队建设 方面,“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 的作风。”比如“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
“军队内部很团结, 联系群众也很好”等等。这些都是我军在毛泽东领导下所形成的好传统。此外,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了毛泽东在晚年曾为我国国际环境的改善做出过重大贡献。他 指出,“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晚年还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且亲 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从而为世界反霸斗争和世界政治前途创 造了新的发展条件。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 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总之,邓小平认为:“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 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中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 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关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邓小平也给予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批评。首 先,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度”。他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 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 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在他的伟大的一生中的这些错误,怎么能够 同他对人民的不朽贡献相比拟呢?”因此,“对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的批评不能过 分,不能出格,因为否定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意味着否定我们国家的一段 重要历史。”“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其次,邓小平严格区分了毛泽东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的罪行。
他强调:“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 的。”“毛主席犯的是政治错误,这个错误不算小。另一方面,错误被林彪、‘四 人帮’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了。他们的目的就是阴谋夺权。所以要区别毛主席 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罪行。”第三,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毛泽东所犯错误的历 史背景。他指出,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我们当然要承认(毛泽东)个人的责 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如果“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 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 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 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 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 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这一精辟论述深刻 指出了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政治制度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严 重弊端,这为我们进一步从深层次分析和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指明了方向,树 立了榜样。第四,邓小平批评纠正了某些人对毛泽东个人品质的诋毁。他指出, “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 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现 在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品质上。实际上,不少问题用 个人品质是解释不了的。即使是品质很好的人,在有些情况下,也不能避免错误。” 事实上,“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也不是想把所有老干部都整倒”。“虽然谁 不听他的话,他就想整一下,但是整到什么程度,他还是有考虑的。至于后来愈 整愈厉害,不能说他没有责任,不过也不能由他一个人负责。有些是林彪、‘四 人帮’已经造成既成事实,有些是背着他干的。”因此,“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决 不能归结为个人品质问题。从而坚决维护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此外,邓小平还明确指出了毛泽东的一个重大缺点。他认为毛泽东“有一个重大 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 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这一 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坚 决纠正毛泽东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缺点,牢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最 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教导,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内在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也曾出现 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态度。一种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 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另一种则对 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 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 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两种错误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 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 要的。针对这种情况,为帮助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义不 容辞地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理论任务。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 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我们“应当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区别开 来”。“我们坚持的和要当做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 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 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 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在今后长期的斗争中,仍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对 于党的这样一个重大原则表示任何怀疑和动摇,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同中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 邓小平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后进一步提出,“我们 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在这 里,邓小平所讲“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 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 我们各项工作”。对此,邓小平身体力行,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多层次多方面 完整地准确地阐释了毛泽东思想。首先,邓小平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毛泽东思想 做了明确的科学概括。他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 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在个 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论断为我们从宏观上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邓小平理论联系实 际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 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四个字。”毛泽东从来反对离开 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他“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 直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 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新时期,“我们总结了我们革命和建 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 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并 将继续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 论也才能顺利发展。”第三,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全面地学习、宣传和贯彻毛泽东 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着 各个领域的实践,紧密联系着各个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我们一定要全 面地学习、宣传和实行,不能听到风就是雨。”过去,“林彪否定毛泽东思想,说 ‘老三篇’就代表了毛泽东思想。林彪还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
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歪曲。”实际上,“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 克思主义。”我们“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 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 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为此,邓小平希望“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花相 当多的功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 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最后,邓小平还明确提出我们要永远高举毛泽东 思想的旗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他指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 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中国的革命,不是由别的思想 引导到胜利的,而是由毛泽东思想引导到胜利的。革命胜利以后,也正是在毛泽 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获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并且继续胜利 地前进着。”因此,“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 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 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 能丢啊!”不但如此,他还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创立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了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从多层次多方面对 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深刻阐释,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 泽东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
又理论联系实际对有关毛泽东思想的种种错误认识进行了批评和纠正,恢复和维护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本来面目和 历史地位。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 想,我们对其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认识与评价,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其自身的意 义与范畴。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 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 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损害毛泽东同志在 整个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形象,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要有 这个觉悟,要有这个认识。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所在,中华民族的利益所 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所在。”正是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邓小 平的亲自主持下,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了专门论述。《决议》 充分体现和反映了邓小平上述有关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论述精神,把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区别了开来,既反对了 那种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 作用的右的错误倾向,又反对了那种不愿实事求是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还 企图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这种错误的“左”的错误倾向,从而实现了全党和全国 人民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大团结,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开创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邓小平为我们党 和国家所做出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收稿日期:20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