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青春期叛逆心理论文
青春期叛逆心理论文 青春期叛逆心理论文篇一 《浅谈如何对待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叛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 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转化 工作就“正确对待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这个主题谈一些体会和做法。【关键词】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对待方法 笔者多年来从事高中教学,对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叛逆心理深有体会。
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转化工作就“正确对待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的 研究”这个主题谈一些笔者的体会和做法。
此年龄段的学生有相当部分是比较叛逆的,所谓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 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 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 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 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 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 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当它反应强 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
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 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 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 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充满爱意的班集体则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 一方沃土。笔者努力把班级体,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 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笔者倡导让学生做班级的主 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笔者在工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帮助,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 力使他们渡过了难关,战胜了青春期的消极情绪。他们就是高二(13)班的全体教 师和可爱的孩子们以及所有关爱高二(13)班的领导——尤其是德育处王荣春主 任、年级主任房玉进、杨建刚团委书记、王清军老师等和学生的家长。所以在对 待叛逆期的学生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家一起努力。笔者教高一学生时, 这些学生有很多的坏毛病。高一刚开学时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差,集中调皮孩 子多,有“十大金刚”的说法,德育处王荣春主任专门组织开会,会前让笔者好好 了解情况,会上建议各处室人员、包括他自己与这些孩子结对子。通过大家的帮 助及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一路走来,现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心态都非常好。学 生们先后获得过冬季长跑团体奖、运动会方队表扬、团体操比赛第二名、优秀班 集体称号、歌咏比赛最佳组织奖、课间操跑步三等奖、卫生示范班、卫生达标班、 张文哲获年级演讲比赛三等奖等殊荣,并获得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这一年来逼 着做得最多的就是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大朋友。
在这期间,笔者的做法是,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高一接班,笔者 就先想办法和他们搞好师生关系,与孩子们交朋友,用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 度想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到笔者的真诚,真正感到我笔者是为他们好。笔者平时 的教育是在乎他们、关心他们的表现,不听话当然有批评,但笔者更多的是充当 引路人。要求学生做事要讲求良心,尊重他人,要学会感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 活中自然地接受笔者的观点。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笔者不是一味的训斥和 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
即便笔者偶尔火气很大,也尽量压住自己,提醒自己耐心点,避免与过于叛逆的 学生发生摩擦,以免自己的绝招难以施展。所以接班至今,笔者可以很自豪地说 一句,他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记恨他。有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 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我们班,笔者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朋 友,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笔者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 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笔者的班级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男同学,他们学习 成绩很平常,比较调皮,但体育成绩比较好,特别喜欢打篮球。但若直接强行反 对他们去打篮球,学生一定会在心理上与教师抵触。所以笔者没有这样做,而是 找机会和他们谈心。笔者说:“你若体育好,高考要比其他同学有优势,如果你 今后考上大学,那你绝对是很吃香的,你知道吗,现在好多单位都喜欢艺体人才。
找工作会更容易些。”此外,笔者和其它教师还建立了“一帮一”互助对子。
工作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学生不理解笔者及教师的所作所为,但笔 者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仍然为学生的成长不断努力。笔者也与学生坦诚相待,他对学生坦诚地说,他在乎的不是那点班主任津贴,在乎的是学生是否有好的习惯, 在乎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乎的是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
紧抓学生心理特点,笔者在“和睦”“团结”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具体体 现如下:邱东建转学—笔者开了简单的欢送会,本班的学生全到,其他班的学生 也有同学来。学生们跟笔者的关系都特别好,学生有人称呼她李姐,班里男生大 多调皮习惯不大好,笔者有时也打趣说他们“像土匪”一样,他们也打趣叫笔者“司 令姐姐”,他们还将班级QQ群昵称就叫“盲盗”集团。不少的家长也告诉笔者孩子 们在家懂事多了。
笔者还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 女是真的很关心。家长会上,针对孩子的特殊心理发育时期,叛逆心理较严重, 不论孩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多么不尽人意,家长和教师都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 止事得其反。笔者劝慰每一个家长去找孩子的闪光点,回家之后表扬他们的进步、 优点。不足也不要打骂,抓住时机正确引导。所以次日孩子们返校脸上都洋溢着 幸福的笑容,那一刻笔者觉得自己也是幸福的,孩子们也不会出现开家长会不通 知家长的情况了。杨梅的家长专门来校说了一番话——“我原以为我已很会说话 了,没想到(13)班的老师更会说,尤其是班主任说的更好——”,刘炳晨的家长 ——孩子进步了二百多个名次、王平的家长——“孩子进步很大,感谢老师”—李 淦的家长——“孩子虽然在班级有点退步,但在年级却进不了不少,说明(13)班是 一个团结进步的班,感谢老师”等。还有一位家长在会后说“把孩子交到这些这么 负责任的教师手上,我们放心。还有很多感谢等等的话语,这些话让笔者心里很 感动,觉得自己在心理方面工作还是有收获的。
班主任工作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班主任需要的不仅仅是责任心和实干 精神,还需要极大的智慧。笔者会更加努力的在以后工作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索。
这里教师们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不计较个人得失,但他们却在乎那一份份充实, 及沉甸甸的情感。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和笔者一样,致力于教育事业,真正关 心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青春期叛逆心理论文篇二 《浅谈学生的叛逆心理》 【摘要】分析现代学生的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改善的措施。充分认识 到家庭、社会、学校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预防、改善青 少年的叛逆心理。
【关键词】学生的逆反心理根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9-5071(2012)02-0072-01 由于青少年个体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所以经常能听到家长、老师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太严重了。”的确 如此,所以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反叛心理,是青少年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 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原因,对 正确的事物和思维的一种排斥和反对态度。
近来,很多教师感受到有些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了,不但学习不用功, 还对社会、学校反感,对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排斥,不尊重也不听从。对自己的人 生观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 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能预防和消除这些问题,让他们像其他学生那样学习、生活 呢这是每个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反叛心理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 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学生态度的基础, 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 素,指学生在心理上对认知内容的一种情绪表现,。行为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 学习中的表现。影响青少年的这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 面来分析一下这种心理的形成因素和预防措施:
形成因素:
第一.个体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春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 连在一起的。青少年处于社会角色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这个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上有了很大发展,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有着不平衡 甚至是矛盾的。由于他们的辨证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够 全面,所以,对事物的批判也往往带有盲目性。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自 我意识很强,经常把老师的批评、帮助一律视为是对自己的损伤,所以他们对老 师的正常教育往往很反感,把老师的劝说、要求等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觉得老师和家长很不理解自己,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行 为。所以经常和老师、家长产生对立的态度。
第二.家庭、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人物,父母既是 他们的保护者,又是他们的教育者、引导者。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 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环境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 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反叛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不信 任、不沟通、不鼓励以及家庭破裂等都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 造成一种压力和阴影,这个时期的孩子又找不到好的方法排解,便在情感上和行为 上产生一系列的错误心理和行为。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复杂,也多种多样。
特别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都可能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误导他们的 心理和行为,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一种反叛心理。例如在学生中存在的 不良行为如打骂、抽烟、破坏公共设施、出风头、和家长、老师的教育唱反调等。
而且一些本来正常的学生在心理上也会被影响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成 熟性及盲目崇拜性很容易形成反叛心理。为此,社会的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逆反 心理有很大影响。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 的预防和改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重要性 在家庭教育中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要用命 令的口气和孩子交流,更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并在思维上进行正确的引导,让 孩子的青春期有个很好的过渡。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像朋友一样交谈,了解孩子 的世界及思想变化。在生活和学习上多鼓励,树立正确的认知能力和人生观。同 时家庭关系要和谐,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 成长环境。学会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等。因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预防学生的逆 反心理会起到很大作用。
2.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重要性 (1)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情感进行的,如果教师在感情上与学生多些包容、多些沟通,经常站到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缩短心灵上的距离,理解他们 并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注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在同学面前随便批评。如果学 生犯了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配合错误要进行正确引导教育,等待学生 自己认错,这样才能真正的改正。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些鼓励与支持,不要偏袒和 歧视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我相信这些青少年的逆反 心理就会避免或消除了。
(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育过程, 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转变传 统的教育观念,多与学生互动,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同时学习负担 不要过重,留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并能正确的鼓励学生, 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要预防和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变化 的规律,又要避免影响学生反叛心理的外因,正确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创造自己的 价值。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颗爱生之心,要正确的指导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其心理健康成长。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配合,多开展丰富学生校 园生活的活动,使他们活得充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