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论文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论文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不 同,使具有自己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进 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大学生建议,使其明确自身责任成为新世纪有用的人才。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一、引言 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 的过程。消费心理本质上就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除了消费者自身以外, 外人无从知晓,因此又被称为消费者“黑箱( black tank)”(施应玲,1998)。消费行 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 活动。杨鑫辉(2005)认为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商品和劳务所进 行的心理反应,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商品和劳务所体现出来 的心理活动。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 校园环境和年龄的心理特征的差异,让其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但是全体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有着特 殊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且还会对未来社会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一定程度上 的影响。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都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这些研 究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 近年来我国有许多社会学家都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进行 了调查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的状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向理性,但也 有一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出现攀比消费、无计划消费、提前消费浪费消费等等不 良的盲目消费行为,所以导致月初富月末穷这一现象的频频出现。大学生除了基 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之外,“享乐”消费正逐渐占据高峰。例如:同学聚会、KTV、 旅游度假、上网等。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月生活费总体居高,发现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占74.3%,200 元左右的占11.2%,600元左右的占10.5%,100 元左右的占4%(王英民,1998)。大学生日常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其它来源 有贷款、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和其他。根据调查高达93.11%的同学生活消费支出来 源于父母,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现在没有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究其原因,他们 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另外,中国传统教育观念 并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和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所以生活费主要由父母支 付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谢枭鹏,张强国,2005)。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由以下几 个方面组成: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大学生 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早熟消费、畸形消费、豪华型消费、炫 耀消费、悬空消费、情绪化消费(张志祥,2000)。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的特点主要有消费的不平衡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主 导性(秦云,祝志杰,2001)。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导致家庭收入不 平衡和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 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这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 点;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满足自身生活消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 用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身的精神生活。
阳翼(2009)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呼啸而起的新生力量,已悄然登上中 国的历史舞台,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势不可当。目前在 消费领域,他们摆脱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他们是人们眼中的“QQ族”、“新新 人类”、“月光族”、“年清族”……他们正逐渐的迈入人生消费高峰期,这是一股 巨大的消费力量。可以预见,这群在家历受到父母溺爱的“特殊人群”将会影响整 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等。他们正在引发一场中国的消费革命, 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将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 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抓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指 导有助于解决他们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多 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大学校园是一个“亚社会”,校园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 众多家长、学子的神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变成了由大部分独生子女组成和带有诸多问题并备受争议的“90后”,他们不同于受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影响的“70后”和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 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80后”。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经不能再用 研究“70后”和“80后”的传统观念去进行研究,应当用“90后”的新观念去研究。由 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向理性,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 念出现攀比消费、无计划消费、提前消费浪费消费等不良的盲目消费行为。由此 看来,现在的大学生不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而是朝 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已经成为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经过调查分 析发现,讲究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从调查结果看, 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由于中国的大学生 与国外大学生的差别,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自己兼职挣钱的 不多,这就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 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
因为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购物时常常十分谨慎,力求“值得”,他们会尽量 搜寻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 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受城市生活氛围和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 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 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尽管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但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大多 数,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 他们的共同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 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80%。
另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 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大学生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 己的“情人知己”。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大学校园中也不乏追 “新”族。根据资料显示,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已经紧随价格、质量之后, 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大学生被问到“如果 经济许可,会是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由此充分体现了大 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三)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根据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一栏中调查显示,有15.2%的同学在消费400 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消费400-550元之间“勉 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消费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 消费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 感觉走”—无忧无虑。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正在增大,两极分化也 比较明显,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四)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 即为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基本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基本 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锦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为例,用学生在校 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计算,学生每月净饮食费就需300元左右。
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 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
而在被调查的200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他们被问是否研究过自己的 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 认可,但不是很在意。而根据调查他们被告知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时候,他们当中, 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四、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年轻人更多地生活在比较安逸的环境中,较少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花钱对于他们 来说,就像要喝水时只需打开水龙头一样容易。而当“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 至上”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入大学校园,“节俭是小气、吝啬的寒碜行为,奢侈 才是气派、潇洒的时尚行为”的观念便弥漫在一些大学生中。于是,大学生开始 出现追求奢侈,名牌服装在身、名牌手机在手,花钱很少会有计划的现象。
(二)家庭因素分析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就孩子视为重点照顾对象, 对待自己的孩子都会尽量满足其要求,再苦也不会苦了孩子。特别是孩子进入高 校后,家庭富裕的会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普通家庭也会尽量 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利于大学生今 后的发展。
(三)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时代正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会 对大学生的未来引起深刻的影响。面对各种诱惑,现今的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消 费的盲目性,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消费的从众性,消费的攀比行为等 错误的消费方式。这些行为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消费 观。
五、关于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学校一直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因而在该方面,就需要校方针对 大学生中存在的过度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 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优化校园的消费环境,创造健康消费的条件。此外, 校方还需要落实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领导大学 生培养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同时,学校还可 以开展许多勤工俭学的项目,加强大学生的独立生活意识。
(二)社会和政府方面 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可 以多多通过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方式,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为大 学生提倡和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政府应该大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那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的消费 领域和场所加以控制。
(三)家庭方面 虽然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完结,相 反,家庭的教育的重要性却更显突出。家长应该在为子女提供资金的同时,真正了解其消费情况,适时纠正其存在的不良消费行为,否则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和未来发展。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要确认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 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财知识,培养正确的、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树立自己合理的 消费观念,最大程度地理性对待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尽可能避免不合理 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基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容易受社 会各方面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市场将成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将面临的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就需 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去引导和养成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当代大学生真正明确其自身的责任成为新世纪有用的人 才。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论文篇二 《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摘要] 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高职生表现出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 行为,因此,应加强对高职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从而帮助高职生树立 科学的消费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是媒体报道和社会讨论的热点。作为特殊的大学 生群体,高职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未来社会消费中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 此,我们应加强对高职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以有利于指导高职生科学 消费,满足高职生合理消费的愿望,提高高职生的消费道德素养,促进和谐社会 的建设。
一、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也即消费的决策过程,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消费心理实质上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除消费者本人之外,旁人无从知晓, 故又常被称为消费者“黑箱”(black tank)。[1]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条件下, 对商品和劳务的心理反应,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商品和劳务 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它们并不 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交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 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 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或场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 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虽然消费者的消费心 理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显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因素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而且也反映出对个体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兴趣爱好、文化修养、 心理素质等。高职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 会上一个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产生了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 心理,并外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高职生消费行为基本状况 1.消费经济来源逐渐多样化。高职生消费具有一般消费群体的特征, 但他们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这主要表现在高职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 基本没有经济来源。高飞等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来自家庭的占89.6%,翟 春艳在调查中问及“生活费来源”时,有70.7%的同学选的是“家庭供给(包括家庭负 债供给)”。以上调查数据说明目前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收 入越高,对学生的供给越多。虽然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仍以家庭供给为主,但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努力寻找机会靠自己劳动所得取得 经济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劳动所得是大学生消费的第二大来源,劳动形 式包括公司兼职、学校勤工助学、家教等。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 逐渐完善,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数额较大,受益面较广,因此各 种奖助学金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第三大来源。
2.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由于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由家庭供给,而不 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家庭经济背景不尽相同,我 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大学生的消费离散趋 势明显,个体消费差异大,有很困难的学生――11.9%的学生月总支出不到200元,也有比较“阔绰”的学生――月总支出500元以上者占50%"。[5]很多贫困生消 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证。
3.消费结构多元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消 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除用于基本的生活费和购买学习用品之外,高职生的消 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证消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证热”在各大学校园悄 然兴起。(2)人情消费。高职生人情往来消费呈上升态势,并且在消费支出中占 很大的比例。主要用于同学生日请客送礼、老乡聚会、中学同学聚会等。这一现 象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渴求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 往能力。(3)恋爱消费。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在恋人面前 表现自己的风度,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经常难以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经 济上经常入不敷出。据调查,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4)网络 消费。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购 买了电脑,而买电脑和上网费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5)手机消费。手机 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虽然手机资费在不断的下调,但高额的电话费和短信费对于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一 笔很大的开支。
三、高职生消费心理特点 追求个性。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 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他们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追求个性 彰显,追求与众不同以显示自我的成熟。这就都导致了大学生更加个性鲜明的消 费行为,在消费过程中更推崇标新立异,力图营造与众不同的效果。于是个性化 成为他们消费的必然选择,成为他们体现自身的独特方式。
追求时尚和新颖。高职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以追求 商品、服务的时尚、新颖、奇特为主,选择产品时特别注重商品的款式、色泽、 流行性、独特性和新颖性。因此,前卫、时尚、新颖是当前高职生消费心理的突 出特点。攀比和从众心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存在相互比较、相互影响、 相互攀比的心理特点。看到别人购买某种高档或时尚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 也要追随去购买,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日常消费中,常不顾自己家庭条件, 为满足虚荣心,使用时尚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购买高档名牌商品,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走入消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