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挫折的相关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挫折的相关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挫折的相关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现状之探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 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他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强国的重任,其思想 状况、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祖国新 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痛心地看到,这个本该朝气蓬勃、积 极向上的高素质群体却由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甚至自 杀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挫折心 理教育研究现状的探究,对磨难的追忆与反思、体验与感悟,使大学生的挫折心 理教育和磨难教育连同课堂知识融汇于大学的求知历程之中,培养其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心理 挫折教育 作者简介:蒙艳,内蒙古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1)11-233-02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甚至残酷,这对当代大学生的 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大潮 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多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当遇到挫折、困难时,随之而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即显现出来,严重影响其自身的 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甚至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挫折 心理教育研究现状的探究以增强其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充分 的重视,使大学生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进程中能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形成良 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人才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相 应的理论。综述这些理论,对我们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挫折心理教育大有裨益。主 要有:美国心理学家J.多拉德(John.Dollard)和N.E.米勒(Neal.Miller"s),提出 了颇有影响的:“挫折――攻击假说”,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他们认 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同时,挫折的存在也总是 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
英国著名的策动心理学派创始人,麦独孤(McDougall,William)提出 了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他指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 本能。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产生 的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行为,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以上学者的论著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挫折心理产 生原因的剖析,由于西方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这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但因为其针对的是西方青年,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不符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 特点。
在我国“挫折”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的“今偏城获 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亦作“锉折”,《元史盖苗传》:“虽 经锉折,无少回挠。”这是我国古代有关挫折教育的论述。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挫折教育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 来奉行的“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其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 重要的位置上,但目标却是片面、狭隘的,其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只强调 “成才”,而忽视“做人”,而挫折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传统教育方式的 弊端,矫治大学生心理、意志、情感脆弱的弊病。
近年来,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 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并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研究 成果。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以下视角和论点对笔者的启发最为直接,参考价值 最为明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李海州、边和平主编的《挫折教育论》一书 开创了挫折教育研究的先河,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 融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生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于一体,开拓了教育科学的 新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探讨了挫折教育研究的 意义、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挫折心理咨询与调节、深化改革的心理挫折及其调适等内容。是我国当代第一部独立、系统地探讨挫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专著。
由车文博、张旭东主编的《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书,作者 在综述古今中外有关挫折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后,结合对大学生有关挫折 方面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的研究,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依次从理论和实 证两个方面提出并回答了:大学生群体存在哪些挫折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 生这些挫折大学生是怎样应对这些挫折的他们应该如何调适受挫后的消极心理 状态等。
陶国富,王祥兴主编的《大学生挫折心理》一书内容涉及大学生挫折 心理概述、大学生的逆境与挫折、大学生挫折心理与环境、大学生性格与挫折、 大学生的学习挫折、大学生的交往挫折等,适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部关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研究专著。
《超越挫折心理学》静涛著,他指出:我们需要坦然面对挫折,生气 是跟自己过不去;不要为了一粒沙而放弃快乐的人生旅程;不生气就是战胜了自 己;不要因为一件小事给自己树敌;并提出如何用对方法,从挫折上站起来:正确 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努力完善自我,也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于选择,更要 敢于放弃;如果不能决定结果,一定要多关注过程等。
廖怀高,王培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一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做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调适,大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大学生人格心理,大学生情绪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挫折心理与应对, 大学生人际交往等,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商:通向成功的挫折教育》陈泰中著,这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 是关于走出逆境、赢得成功的书。本书以保罗史托兹教授的权威理论为基础详细 地介绍了逆商概念、定义和发现高逆商的人才、建立高逆商的团队等逆商科学的 最新研究成果,以近年来商界成功人士经验为主体,综合了国外知名人士的逆境 经历,具体全面地阐述逆商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实际有效的逆商测试方法、逆商 提高技巧,以及针对管理者的发现高逆商人才、建立高逆商团队的实用课程。对 于鼓励当代大学生直面失败,迎难而上,最终成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学习,开阔了本人的理论视野,为当代大学生 挫折心理教育现状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其研究的问题主要为:第一,对于挫折心理产生原因的认识。其代表性的著作有:黄庭希著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陶国富、王祥兴著《大学生挫折心理》,冯江 平著《挫折心理学》。一般归纳为两种。一是客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是自然环 境因素,如自然灾害、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第二是社会环 境因素;第三是学校环境的影响;最后是家庭影响等。二是主观原因,包括生理因 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身材、容貌、生理缺陷及健康情况 等所带来的限制;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 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对于挫折心理教育必要性的研究。如:陈选华著《挫折教育引 论》,高帆著《挫折论》,李海洲著《挫折教育论》,赵青山著《创造教育与挫 折教育》。综合各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点(1)社会变化的需要。(2)加强挫折心 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3)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培 养模式的弊端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呼唤挫折心理教育。虽然我国在大 力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素质教育的进行依然举步维艰。
第三,对于怎样进行挫折心理教育的探讨。如:柏淘著《战胜挫折― 能力提升训练》,李平收著《青年战胜挫折能力训练教程》,胡启先著《当代大 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张旭东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张雅 凤著《挫折心理及调适》。另外,与此课题相关的优秀硕士论文5篇,《当代大 学生挫折教育研究》(2007,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2008, 王丽),《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2009,卢飞),《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探析》(2009,刘一运),《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2009,陈炎)。据 不完全统计,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40余篇。如:陈爱民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探讨”, 尹秀云的“当代大学生挫折成因分析与抗挫折教育”等。针对以上论著的研究概括 起来主要有:一是增强对挫折承受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 认知挫折;三是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刻意锻炼、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四是针对不 同类型的挫折和不同年龄群体利用榜样、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消除或缓解挫折反 映。也有学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方面来探讨:首先家庭教育很 关键;其次学校教育是重点;再次,社会教育不可缺。只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 身共同努力,挫折心理教育才能进行的更好,才能使我们的当代大学生有更好的 心理素质。
综合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学者们多从心理学理论角度讨论挫折及挫 折的影响因素、挫折反应等问题,而针对当代大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教育研究还很薄弱,有针对性的进行逆商教育和感恩挫折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如何实施抗挫 折心理教育,如何使挫折心理教育卓有成效,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有更健康的心理 素质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共 同努力。
注释:
①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 ②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③王丽.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山东师范大学.2008. ④卢飞.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9. ⑤刘一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西南财经大学.2009. ⑥陈炎.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华东师范大学.2009. ⑦陈爱民.大学生挫折教育探讨.科技广场.2007(10). ⑧尹秀云.当代大学生挫折成因分析与抗挫折教育.文教资 料.2007(2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挫折的相关论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挫折感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摘要:本论文在介绍挫折的理论基础上,从环境、家庭、社会、个体 四个方面剖析我国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情况,分析大学生挫折后行 为表现,提出大学生挫折自我调试的几种方法,以及帮助大学生战胜挫折的主要 途径和方法,调节大学的心理健康,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挫折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促进、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解决大学生的挫折与心理健康的问题, 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 心理健康一、挫折的含义原因 外部原因。这是因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个体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
外部原因可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原因。自然因素是指个体无法克服和避免 的自然条件所引起的挫折,如地震、火灾、噪音、恶劣的气候等。社会因素产生 的挫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因素 的制约而造成的挫折,如管理体制的弊端、人际关系不协调、旧的习惯势力的影 响等。
内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个体主观上的原因,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两 方面的原因。个体生理原因的挫折,是指个体本身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 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活动的失败或无法实现目标。大学生作为 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心理上比较脆弱,有些大学生就是因为自己长的不漂亮 或者不够强壮,而产生挫折感影响了自己心理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个体 心理原因引起的挫折,是指个体因智力、能力、需要、动机、气质、性格等心理 因素的不足或冲突,导致活动失败或目标无法实现。在心理原因中,有俩点和挫 折密切相关。一是动机间的冲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就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状 态;如果犹豫不决,就可能贻误时机,造成挫折。另一点和挫折密切相关的心理 原因是能力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期望过高,能力不及,自不量力,容易造成挫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内涵:个人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人的社会适应、心理特征有关、它说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是不可分割的。许多人的健康观是一个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即只考虑没有疾 病、身体状态良好;而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社会广泛接受,影响健 康的不只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都影响健康,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健 康不仅要考虑身体状态,还要考虑心理功能及社会适应性;要促进人们的健康, 也要从改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入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人类心理反映的一般特性,因此通常衡量人类 心理健康的标准也适用于大学生;但大学生群体又有自身的特性。具体有以下六 条标准:(1)积极的自我态度。能够认识自我的生物、心理、社会特性现实的评 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有适度的自尊和自我接纳。(2)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能 准确知觉他人,并能觉察到自身的动机和情绪对社会知觉的影响。能与社会上的正常和不正常现象共存,坚持道德原则,并能准确判断自身改变不正常现象的能 力。
(3)自我调控。应付压力的能力。具有发展的自主性,区分有害于有 益的行为;自觉树立目标,追求发展,并维持合理的动机水平;能对自己的行为做 出独立的判断;能够忍受压力和应付焦虑,并尽可能维持心理功能正常发挥。(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能够根据自我选择发展满意的人及关系;具备爱的能 力,能够建立亲密关系。(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自我、情感、行为之间协 调一致,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起作用,并且具有稳定性。(6)生活热情与 工作效率。行为上能够满足环境的要求,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生活充满 期待,并能享受生活的乐趣;热爱学习和工作;与社会有整合感。
三、应该何如面对挫折和解决挫折中产生的问题 (一)确定适合自已的理想水平。
理想水平高,是学习、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对自己的学识 能力、所处环境判断失误,不切实际地确定理想水平就容易产生挫折。理想水平 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学家勒温及其弟子通过实验证明,理想水平是由于活动中的 成功或失败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实,就理想水平的形成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并不 是客观的成功与失败,而是主体对于他所获得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如果一个人 由于成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或许导致这个人理想水平的 降低。相反,有的人失败了,毫不气馁,更加激起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决心, 失败反而提高了其理想水平。一个人的理想水平可能高于他的实际而不能实现, 也可能低于他的实际,即使获得成功并不能使其满足。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产 生强烈的挫折情感体验。为了减少挫折感,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分析自 己的主观条件和外在客观条件,确定适合自己情况抱负水平。一方面要高标准、 严要求,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所确定的目标既有足够的成功把握, 又是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二)正确认识和积极对待受到的挫折 大学生对挫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要惧怕挫折,敢于正视挫折,并 且敢于向挫折挑战,使挫折成为成功的起点。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可 以通过生活事件、典型个案来引导自己全面地认识挫折,把握挫折所具有的两重 性:一方面挫折会给人以很大的情感冲击,并带来困惑和痛苦;另一方面它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果挫折已经发生,就应该面对 它,不能一遭挫折就怨天尤人,看不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而应该思考挫折产生 的原因,分析主观的能力、智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方 法是否妥当,从而寻找摆脱或战胜挫折的方法。所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帮 助大学生应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前提。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人的意志大多是在实践 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和战胜它,而且不能退缩和畏惧。
这个过程也是发展意志,战胜挫折的过程。
(四)合理的进行宣泄。
大学生在受挫以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情绪状态之中,情绪极 端化后,心理就会失常、变态、行为上容易走极端。如得不到化解,就可以表现 出种种消极的行为反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因此,积极进行宣泄, 是恢复心理常态,战胜挫折的好办法,可以进行倾诉找老师、同学、亲友,把心 中的烦恼讲出来。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篮球赛,社会实践等。采取可 控、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宣泄受挫后的紧张心理,恢复心理平衡,对于大学生来 说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