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失真 浅谈 治理 原因 会计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
摘要:现今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会计行业在工作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成了衡量会计工作对经济管理服务质量的标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是广大信息人员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和根本,是可以有效确保市场有序规范运行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人员用失真的手段来获取利益的过程,在会计上的集中反应 。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必须要深入的改革,提供和使用新的机制,增强从事会计信息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努力强化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监督机制,调整监督管理的重点,确确实实的从根本上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作为一个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规范社会的经济秩序、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确保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就是我们永恒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危害与防治
会计信息的质量,实际上指的就是会计信息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全面的、是不是能及时的、快速的反映出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和财务收支的实际情况,而会计信息本真的属性就是必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也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质量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使用信息者的经营决策后果。其实,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事物本身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提供真实可靠、公正的会计信息是现代社会从事会计行业的基本目标,而现在,目前国内外社会上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及舆论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的失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和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了能把当今社会建设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化的企业会计行为。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讨十分必要。
其实,什么问题的出现,都会有其主要的几个方面。其中,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非法、违法强行干预会计工作;第二,听从他人意见、指使、强行篡改真实的会计数据,任由凭证失真,对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第三,在一个本身的账目之外再设立一个账目;第四,非法转移、偷盗国家原有资产,偷逃税收,粉刷或造假业绩;第五,会计从业人员执法的环境差,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严重弱化,各单位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力度薄弱;第六,使用越来越高深的违法违纪手段隐
藏,做假技术随着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发展;第七,在会计工作中,不是遵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企业经管人员用来谋取私利。在现阶段,我国内部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考核仍然是针对企业经济绩效等指标来进行衡量的。因此,企业经管人员为了追求业绩或者是政绩,即使是在难以完成的主管部门下达的考核硬性指标或者是在经营困难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会有意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谎报业绩或者政绩,以此来炫耀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达到谋取政治与经济利益的资本,减少信息的披露成本。批判、揭露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人力、时间、精力和金钱,更重要的是它所涉及到的商业上的秘密信息披露,极有可能会给所在公司带来致命地打击。因此,单位负责人从更好的减少信息披露成本的方面考虑,在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上一般情况下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1.1会计工作人员自身存在基础工作环节十分薄弱。还有部分人员素质低下
所有的单位会计信息都是必须要经过会计工作人员在经过审计和核算之后才能对外界进行纰漏和发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避免会受到一些客观的经济活动等不稳定的因素来进行评估、判断,还有,在工作中的整个环节上,因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自身能力低下的人员虽然是真正的遵循了与其工作相关的会计规范,但是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也很难避免最终核算和计量出来的最终数据与实际不符,差距过大。最终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另外,还有一部分单位在对会计管理工作方面没有给予工作及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对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审计和把关不够严格慎重,长时间持续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势必会造成会计工作科目非常的混乱、不会按照计划中会计规范处理工作、人员更新的十分频繁,最终造成在客观因素下给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提供了方便之门和可乘之机。还有的工作人员为了能达到个人的某种利益,例如:为了能尽可能快速有效的职务升迁、获得某种福利,都有可能会做出违背国家亏阿基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按照其自身意愿来做出虚假的信息,以私自侵吞国有资产,以至于触犯法律法规问题,严重形成会计失真现象。
1.2单位出现内部审计工作局限性,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我们一般都知道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他的主要工作职能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监督和监管会计工作的,但是有一大多数的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基本上都是受制于这个企业的最高层领导的,因此,就会导致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严重的缺乏独立性,最终只会造成审计部门,成为只是审计下属单位或是职工有没有损害企业利益方面的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充
分的发挥到监管会计工作的职能,自然就不可能谈得上来监管会计信息是否失真了。
1.3监督的重点没有适应市场深化改革而转移。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我们的国家或地方政府作为当代市场机制运行的监管者,肩负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等等及其相关的责任,于此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本身也严重影响到政府部门的收
入和支出。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政府理应对其信息提供的相关各方部门、人员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区别、辨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而且成本相对很高的工作,政府监管应当坚持监管成本和监管质量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做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又要尽可能地降低监管成本。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已经根据市场化的要求渐渐的转移给了社会上的某些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当我们在面对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但是又缺乏有效而快速的解决方法时,往往注重于采用行政手段的方法,期待通过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管制度和手段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相关制度,这样就必然会出现政府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付出了巨大的监督管理成本,但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没有提高的现象。
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我们不管怎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概括,利益本身就是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最终追求目标的永恒动力。现在,我们来论述一下它的危害,让我们能正视会计失真现象。
2.1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导致失误。会计信息的失真,掩盖了市场的真实状况,隐藏很多经济问题,国家政府不能及时解决,一旦爆发,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2.2 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虚报成本,多列费用,截取扣留收入是一般企业惯用的偷税漏税的手段,因为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国家损失很大一笔的税收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调节手段的宏观调控、收入分配,阻碍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2.3 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资源浪费,导致信用危机。
虚报利润,粉饰业绩,把投资列入问题企业,导致银行、广大投资者和股民的巨大损失,也直接或间接的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了信用危机。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资源额浪费,使 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延缓了企业的发展。
3、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办法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不是单方面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的治理办法也是需要全方面的对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疗。
3.1 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各级工作单位要把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等工作要求提到议程上来,要学法、讲法、用法、懂法。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我们首先要追究单位领导人的法律责任,领导者只有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才能更好地
处理、应对经济业务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会计事项。
3.2 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工作必不可少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单位内部资产和外部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对经济活动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单位内部的控制力度达到逐步完善。要强化企业管理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必须要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力度。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身上,应该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层面上来认识,标本兼治,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
3.3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治理。
1. 制定对《会计法》实施细则,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进一步进行细化量化,增强他的可操作性。
2.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损失的民事索赔制度,并且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法律的震慑力度。3. 努力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制观念,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规的培训机制,促使他们自觉学法、知法、守法,从自身真正履行单位会计行为负责人的职责,支持、鼓励会计人员依法进行核算,杜绝造假现象。4. 建立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用的考核机制,将单位会计信用等级的高低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政绩与业绩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