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论文]举... 正文 2019-12-09 07:27:21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论文]举证责任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论文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论文 引言 近几年,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响应最高人民法院的号召,掀起了一场审判方 式改革的热潮,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已被列入工作 日程,人民法院通过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使审判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上发 挥更大的效率和效益,对于提高办案质量,保证严肃执法起到了良好的积极的作 用. 举证,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享有的权利,也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所 应承担的义务。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 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 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该条第一款是规定当事人的举 证责任,第二款是规定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人民法院证明责任的连接点,第三款 是规定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本文将法院审核证据的责任称之为证明责任,因为 审核证据只是行为,证明事实才是目的,审核证据是现象,证明事实才是本质, 审核证据包含在证明责任之中).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虽然只简约地规定了三 款,但是其对正在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而且引起 了民诉法学界对选择民事诉讼模式的无限遐想,1笔者是基层司法工作者,学识 浅薄,无力下海弄潮,在本文随声附和地谈谈举证责任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两者 相互作用关系,算是在民事诉讼法学研讨中凑凑热闹。

    一 举证责任直接规制着民事诉讼的构造形态,是民事诉讼法的“实体法”,在 民事审判过程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举证责任,就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 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民事诉讼法教科书中关于举证责任的界说大 体上有行为责任说、双重含义说,义务说、危险负担说等。

    行为责任说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来证明 其主张是真实的责任,该学说在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的八十年代较为流行,原 因是:1、当时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属与当事人主义对立的职权主义,人民法院包 揽了全部的调查取证.2、人民法院对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现象采取否定态度, 追求绝对真实。“既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又要求人民法院全面客观地收集调查证据,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以便揭示案件的客观真实情 况,这是我们的基点。”2 双重含义说指举证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 3在诉讼进行中,要求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实施提供证据行为和证明行为,结果 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不实施举证行为或在其主张无法证实时承担不利 诉讼后果的责任。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结果责任,是因为:1、现行民事诉讼法 修改了举证责任制度。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将原来的“人民法院应 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进行了修改,突出了当事人 的举证责任。2、立法者认识到了案件事实确有真伪不明的现象,然而人民法院 对此种案件又不得拒绝审判,因此采取当事人举证责任,由当事人来承担举证不 能的败诉后果。

    义务说认为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属性属于诉讼义务,4因为在我国民 事诉讼制度中,举证责任不仅含有实体上的败诉危险属性(内在动力),更重要的 还渗透着诉讼上的事实义务属性(外在动力);
    诉讼上的真实义务较诸实体上的败 诉危险,处于更高的层次,更贴近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本质属性,因此,我国民 事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不容置疑地属于诉讼义务的范畴。

    以上三种举证责任界说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不同时期举证责任的不 同内涵,笔者认为,举证责任内涵的变化,同时体现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变化, 即从职权主义到弱化职权主义、强化当事人主义变化的整个过程,我国从过去的 单一计划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事审判方式也应当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提 高民事审判效率和效益,便有限的审判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配置。

    很少有人去注意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差别,在一般教科书中,往往 认为举证责任即证明责任,或者举证责任又名证明责任。5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 两个名称的差别,源于上移译过程中产生的讹。6但是正是这种讹,不仅帮助我 们认识到在民事诉讼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证明活动,而且也为这两类活动提供了 两个合适的名称。从实然法来看,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在诉讼中有对自己的主张提 供证据的责任;
    证明责任则是人民法院为作出裁判,有确认裁判所依据的一切事 实(证据)真实性,相关性、可采性(合法性)的责任。如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 条第一款,就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第三款和第六十三条第二款“以上证据必 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等等条款,都应当视为关于证明责任的 规定,由此观之,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差别在于:举证责任的承担者是诉讼各方当事人,而证明责任的承担者则是人民法院;
    举证责任没有直接的后果,当事 人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必须通过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才能发生,而证明责任的负 担则是一定有直接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完成证明责任,一定使一方当事人遭受 败诉或部分败诉的后果;
    举证责任可以放弃以及在当事人之间转移,而证明责任 既不能放弃也不能转移。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互相区别,是否还有联系呢回答是 肯定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表明了举证责任在特定的诉讼条 件下,可能向证明责任转移,这个特定条件就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 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此时,这种难以自行收集的证据就会离开举证责任 的范围,而成为证明责任的,人民法院对此种证据“应当调查收集”。民事诉讼法 在这里实际上为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提供了一个连接点,是有了这个连接点,举 证责任才有向证明责任转移的可能.但是,即使在人民法院通过承担证明责任来 调查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的情况下,当事人仍不能免 除对举证责任的负担。人民法院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延伸”, 是一个代行为,这个代行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证明责任内,一旦完成,它将返回 到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中去,因此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又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 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质证的证据当然包括人民法院代为收集的证据。

    笔者不惜笔墨阐明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折射出两种 责任的承担者――当事人和人民法院(或行使审判权的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不 同角色.我国过去实行职权主义民事诉讼,现行民事诉讼法颁布后,我们的法官 还有相当多数沉浸在职权主义模式中,包揽全部调查取证活动;
    也有少数法官误 解当事人举证责任,凡证据均是当事人负责收集递交,不管当事人能否客观上收 集到,法官在所不问.笔者认为上述两种不良倾向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都 可能发生,这实际上是法官在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角色错位。当事人各方 按照举证责任的分配各自承担举证责任是原则,在特定的诉讼条件下,当事人的 举证责任可以向法官的证明责任延伸是例外,这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模式的内在 要求,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7 首先,使诉权和审判权在诉讼证据制度上的混淆得到了解决。根据民事诉 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举证责任,民事审判方式实行当事人举证,法官听证,当 事人行使诉权,法官行使审判权,当事人依照诉权要求举证,法官按审判权要求 对当事人举出的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可采性进行审查,运用理性思维,综合 当事人的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在民事审判的法庭辩论阶段,当事人各方也 运用各自的证据进行证明,那么当事人的证明与法官的证明活动有何区别笔者认 为,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1,当事人的证明活动由当事人的辩论权派生,是诉讼权利,可以行使亦可放弃,而法官的证明活动是审判权的必然要求,不得放弃;

    2、在可能的情况下,当事人举的证据至他自己能充分证明他的主张止;
    法官的 证明活动是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不圃于任何当事人的证明活动,以最大限度 再现真实为己任。3.当事人的证明属举证责任范畴,法官的证明活动属裁判范 畴,然而法官是不得承担举证责任的.任何人均不得为自己的法官,这是一项公 认的诉讼活动原则,人民法院不承担举证责任正是此项原则在民事诉讼的证据制 度方面的良好体现.如果人民法院承担举证责任,那么这不仅仅意味着违背了任 何人均不得为自己的法官,更意味着人民法院可能会背离“以事实为依据”的基本 诉讼原则。4、当事人的证明在特定诉讼条件下,可以向法官的证明活动转移, 而且这种转移是单向可逆的,即当事人的证明可以向法宫的证明转移,当事人的 证明通过法官的证明―旦完成之后,就立即返回到当事人的证明活动中,法官的 证明却不能向当事人的证明转移。法官的证明总是有结果的,这种结果就是由当 事人承担的胜诉或败诉后果。所以说,区分了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也就解决了 法官“包揽取证”的,解决了当事人的诉权与法官审判权相混淆的问题. 其次,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包括审判效果、庭审质量。诉权行使和结果 公正在内的审判质量,通过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得到了提高.因为当事人对案件最 了解,对所需何种证据以及到何处去收集最清楚,对为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而举 证最积极,不仅保证了当事人举证权利的充分行使,加快了审判速度,提高审判 效率,而且双方当事人彼此之间所举之证、反驳之证,从不同角度去认定和否定 主张的事实,为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法官客观听证和采信证据、处理“公 正”奠定了基础. 第三,保障律师代理作用的正确发挥.在过去传统的民审判方式中,由于 不区分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律师的诉讼代理活动,主要是靠查阅法院“包揽取 证”的卷宗,往往出现律师与法官讼争的现象,了律师诉讼代理作用的正确发挥。

    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我们必须厘清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官的证明责任之间的 关系,实行当事人举证,把律师诉讼代理行为的主要基点引导和规范到积极为被 代理人举证查证上,变过去同法官“对峙”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相互举证、质证及 讼争,发挥了律师诉讼代理人的正确作用。

    二 我们在对举证责任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立足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实, 来审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依据,目标及举证责任在审判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我国民事诉讼学界对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属性、转换及选择之,可谓百花齐放,研讨氛围异常浓厚.但是上的众说纷纭和混乱不清业已导致审判业务中无所适从, 具体到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来看就是缺乏理论指导,8审判方式改革只得按照法 院领导和上级法院的要求,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错了重来. 笔者认为,在没有统一的权威理论指导之前,我们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只 能从民事诉讼活动自身构成要素出发,摸索改革的方向。众所周知,当事人及其 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构成民事诉讼的两大组成都分。

    证据是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从这个视角来考察,我们可以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 理人的诉讼行为视为举证行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可以视为证明行为,那么民 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主线也就可以视为如何正确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人民法 院的证明责任。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依据是什么对此,司法界和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有人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改不利于主义民主法制之误,是革不利于社 会主义市场运行之弊,因此不必拘泥于民事诉讼法的个别规定,该执行的须执行, 该突破的要突破,9笔者作为司法工作者,对此不敢苟同。如果我们的审判方式 改革将民事诉讼法典都改了,那么民事诉讼法典的权威何在全国人大的权威何在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只能是改掉那些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旧习惯,旧做法,中 心环节就是改掉过去人民法院包揽取证的旧做法,正确界定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 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真正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生命力 所在,没有证据就没有诉讼。然而离开规定去给当事人分配举证责任,不但有悖 程序正义,而且也是违法的,因此民审判方式改革只能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对 人民法院来说,审判式改革,不如说改良或改。

    民事审判式改革的目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作出不同的归纳。从人民法 院工作实际来看,我们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实现当事人充 分行使诉讼权利,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树立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和司法审判的 权威性。过去我们一些法官由于包揽取证,在庭前就掌握了案情,庭审中不由自 主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指挥法庭调查、辩论活动。当事人被动受审,而遭受法官取 证“突袭”的当事人则对人民法院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改革审判方式的目的,就 是要纠正法官“主动管理”的错误心态,分清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法官的证明责任, 让当事人在公正的程序中举证,质证,法官综合各方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

    由于当事人各方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经受了公正,平等、民主的待遇,因此不管实 体结果如何,出于诉讼程序正义的无可挑剔,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和司法审判的 权威会在其心目中塑造起来.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只能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进行,同时我国现阶段民 事诉讼模式也只能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高度兼容的混合式诉讼模式10(即职 权主义),这种诉讼模式在民事审判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法官的证明责任的联 系中也得到了印证。前面谈到,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特定的诉讼条件下可以暂时 向法官的证明责任转移,即法官为完成证明责任得依职权代为当事人举证。这就 充分说明,我们的民事诉讼模式中还带有职权主义色彩,法官在诉讼中,对诉讼 的中心环节――举证还有着较强的干预。

    在明确了我国现阶段民事诉讼模式属混合式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民 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如何处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人民法院 包揽取证显然是与审判方式改革背道而驰的,但是将收集证据的责任一概推给当 事人,也不是符合规定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举不出证据,不是必然要承担 败诉后果,而要看举不出证据的原因。11最高人民法院于98年7月6日公布了《关 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规定》,《规定》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向人民法院的 证明责任转移的连接点进行了例举:“l、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 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
    2、应当由人民法院勘验或 者委托鉴定的;
    3、当事人双方提出的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材料相互矛盾, 经过庭审质证无法认定其效力的;
    4、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自行调查收集的其他证 据。上述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 举证不能的后果。”可以看出,《规定》对连接点的例举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3条的例举相比较有了一些 变化,但仍保留了“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自行调查收集”这一弹性条款,更进一步说 明了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必须保留职权主义,不能照搬当事人主义,而应兼 采两者之长。《规定》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条对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的规则进行 了详细地规范,使人民法院的证明活动高效有序运作. 从法理上看,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民事诉讼的目的。然而, 现代民事诉讼目的论具有多重性,那么我国应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目的呢首先,民 事案件事实审理应当追求客观真实仍是最高理念;
    其次,基于当事人的程序保障、 诉讼的促进、诉讼经济等因素的考虑,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必须兼顾当事人的实 体利益和程序利益,同时赋予当事人自由、平等地追求此二利益的机会。12在我 国民事诉讼目的论中,发现和保护真实是我们的传统做法,但是对当事人的程序 利益的保护却很不足。笔者认为,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保护当事人的在诉讼 中的程序利益,重要的切口在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划清其与人民法院的证明 责任的界限,充分调动并保护当事人的举证积极性。而且在民事诉讼中;
    举证责任有它独立存在的自由与公正的内在价值。

    举证责任是包含有风险负担的诉讼义务,同时也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 它的自由价值体现在:l、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不受人民法院的压抑,当事人 的举证权利小而言之是诉讼权利,大而言之可上升至受司法保障的宪法权利,对 当事人的举证,人民法院不得拒绝审判。2、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进 行证明时不受诉讼外干扰。人民法院的证明活动属审判权范畴,不应受行政权等 外界压力干扰,举证责任的公正价值体现在:l、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是平等 地参加,人民法院保持超脱中立位置,除非当事人找到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连 接点并申请时,人民法院不代为取证。2、当事人的举证是在庭审公开的情况下 进行,人民法院不搞暗箱操作,事前禁止单方接触。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正确处理举证责任与证明责 任,有利于降低审判成本,也许有人提出审判成本降低了,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增加了,因此整个诉讼成本总量还是没有变。这种说法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 如果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界限不清,那么当事人为了把本应由自己负担的举证责 任向人民法院转移,并在诉讼外进行大量非公开的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是个不可 估测的变量,也许是吞噬金钱的黑洞.如果将当事人这些投入算进来,那么贯彻 实行举证责任制度的诉讼成本总量会大大下降,况且,在诉讼中正确处理举证责 任与证明责任,有利于人民法院利用有限的审判资源,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解 决更多的民事争议,这就是举证责任在审判过程中效益价值。

    结束语 有人会提出,本文所称的“证明责任”实际上就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 “审查核实证据”。本文认为,之所以弃“审查核实”而取“证明责任”,是因为在民 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中,人民法院承担的不仅仅是“审查核实证据”,而是更多,一 定程度上讲,审判权的最终实现,要取决于证明责任的圆满完成,有证据,方有 “审查核实”的对象,所以人民法院必须收集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特定条件下, 人民法院还代为当事人提供因客观原因不能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的代为举证将 通过质证程序回到当事人那里去(风险后果由当事人负担),最终再回复到证明责 任中来,等等,民事诉讼法的“审查核实”却不足以描述这些,“证明责任”恰好可 以较为圆满地说明它们,更何况“证明责任”包容了“审查核实”。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立法的缺陷,现行民事诉讼法缺乏庭前证据开示制度、举证时限和当事人举 证责任分配的规定,这使得人民法院的某些证明活动陷入非理操作,如要求当事 人庭前交换证据,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须知》,限时要求当事人举证等,我们期待着民事诉讼法修改时能够完善这些。

    (于1998年秋) 注释:
    (1)何文燕教授主张在确定我国民诉模式改革目标时,应以现行的职权主 义民诉模式为基础,兼采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两种模式之长建立一种高度兼容 的民诉模式,即职权主义模式。谢安山、王伯山、宋纯新等同志主张建立以当事 人主义为基础吸收职权主义的优点,实现兼收并蓄的新型审判方式;
    张卫平教授 主张我国应选择大陆型的当事人主义模式。转引自《法学》98年第3期,李浩:
    《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2)参见周道鸾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P124,出版社。

    (8)参见梁书文等主编:《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P195,人民 法院出版社。

    (4)参见汤维建:《论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载《法学研究》92年 第3期。

    (6)参见巫宇d主编:《证据学》P92,群众出版社。

    (6)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均从burdenofproof翻译而来,由于译名的差别产生 了两个名称。参见刘海东等《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载《法学》93年第3期, (7)参见王柏山,宋纯新主编:《辩论式审判方式操作实务》P105,人民 法院出版社。

    (8)张卫平教授认为,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一直比较冷清,平静,在学术界 还没有留神的情况下,人们便大胆地实施和推进了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但是学 术界不甘心这种被动局面,迅速地投入了民事审判改革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民 诉的热点研究。参见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载《现 代法学》96年第6期。

    (9)参见田平安:《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探略》,载《现代法学》96年第4期。

    (10)见注释(1).(11)参见戴建志:《来自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的思考》载《人民司法》94 年第9期。

    (12)江伟:《市场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载《现代法学》96年第3期。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论文]举证责任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