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_农... 正文 2019-11-07 07:38:16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_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随着由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三农”问题又一次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所以会频繁地发生涉农恶性事件,是因为近年来农 民收入持续减少,难以承受不断增加的各种负担。据测算,在农业成本不断攀升 的情况下,目前传统的种植业已经无利可图,加上我国加入WTO给农业带来的 不利影响,农民今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收入的锐减,另一方面是沉 重的负担,两方面的因素以夹攻之势,加剧了农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要有 效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农民和政府一同走出困境,根本的途经只有一条, 那就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现有的各种增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为了使农民增收,政府提出并实施了诸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 业化、大办乡镇企业、调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此外, 几十年如一日地兴修梯田、水利,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如提倡使用改良籽种和地 膜等等,都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彻底 解决增收问题呢?下面对此做一些粗略的分析。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即由传统的粮食生产,转向发展多种经营,什么 能卖钱就搞什么。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压粮扩经”,或者栽果树,或者种蔬 菜,从局部看,这样做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全国到处都这样 搞,长此以往,又会使农业产业结构趋同,出现新的失调。而且,产业结构应该 是由市场来调节的,靠行政命令人为地调整,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众所周知, 烤烟的返还税比较高,前几年,好多地方基层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打着调整 产业结构的旗号强迫农民种烤烟,对不种烟的农民进行处罚,一时烤烟种植面积 和产量都翻了几翻。但是烟草是国家专卖产品,烟叶不像蔬菜、水果那样直接进 入流通市场,而是只能卖给烟草公司,全国的烟厂就那么多,吞吐能力也就那么 大,过多的烟叶烟草公司根本收购不了,结果大量的烟叶积压下来,让农民吃了 很大的苦头。可见,即使产业结构调整了,增收仍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

    2、推动农业产业化。即通过创办各类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 一条龙的产业链,以此增加农业的边际效益。创办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但 是目前农业剩余几近于无,而农民又不具备足够的融资能力,因此龙头企业难以 大量涌现。计划经济时期靠政府出资建立起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 难以存活,如果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公司无利可图,就只有倒闭或者转产,脆弱的产业链也就会被无情地掐断。从全国产业化发展形势来看,走这一条道路是 十分艰难的,目前只有少数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产业化雏形,对于大多数边远 农村来说,实在还没有条件走这样的一条路,因而也就谈不上通过这条途径,来 大面积地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镇企业。无庸讳言,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确实吸纳了不少农 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批 管理薄弱、产品粗劣和缺乏资金、技术投入的企业被淘汰了,而另一批有竞争力 的企业经过改制、改组和改造,由劳动力密集型逐渐转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这样不仅不能大量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反而还不断地向外排斥着农民工。从 近年来乡镇企业放缓吸纳以至排斥农民工的现实来看,这一条增收渠道已日渐堵 塞。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由于农民工在整体素质上 的天然低下,能够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乡镇企业,不会再有产生和存活的土壤与气 候了。

    4、提高农产品价格。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通过调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和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 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加入WTO,农产品价格最终要由市场来调 节,而不能再由政府依靠行政命令来确定了。单从价格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 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因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这样我国的 传统农业便完全丧失了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期望通过粮食价格上升来增加农 民收入,在今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严峻的现实是,加入WTO之后,发达国 家的大宗农产品,会以低廉的价格冲击国内市场,造成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进一 步大量失业和破产,这对于农民增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所以朱镕基总理 说,入世后他最担心的是农业。

    5、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没有完全享受“国民待遇”。

    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和国家干部职工相比,一个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只是国家干 部职工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收入。国家干部职工月工资超过800元才征收个人所得 税,而农民却在很低的收入水平上就承担了各类税赋,两者的收入和负担相比之 下过于悬殊。而且,国家干部职工还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其他显性与隐 性的社会福利,而农民不但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还承担了国家干部职工不用承担 的好几种费用。例如,在城市里办学、修路由国家财政负担,在农村却要由农民 自己掏钱。近年来通过精简乡镇吃“皇粮”的人数和税费改革试点等措施,在一定 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这些措施充其量只是缓解一下尖锐的矛盾,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不解决,不缩小和城市居民尤其 是和国家干部职工之间人为造成的差别,农民就不会从经济上彻底翻身,减轻负 担也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增收途径不过都是权宜之计,在局部或者一 段时间内可以让农民增收,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目前所搞 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是农业系统内的一种微调,并不能使农业本身发生革 命性变迁,更不会改变一、二、三产业大格局。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 程度还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村都不具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而从事产业化的 这一部分农民,从数量上看也不会超过农村劳动力的10%,因而所有单纯就农业 抓农业的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增收的重要或主要渠道 仔细考察一下近年来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 实:政府一直致力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解决增收问题,但是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尤 其是现金收入,却来自于非农产业。这种结果实在是政府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

    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和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一个标志,便 是每年都在城乡之间汹涌彭湃的“民工潮”。

    之所以会出现“民工潮”,首先是因为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测 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4-5亿劳动力,而现有的耕地有一半人甚至仅有1亿人经 营就足够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为了摆脱隐形失业的困扰,只有到城市去打工, 估计每年出外打工的农民在8000万到1亿之间。据了解,在一些传统农业仍然占 主导地位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所有的精壮劳动力 都外出打工了,出外打工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是自然条件 严酷的地方,越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便越多,出外打 工的人数也就越多。

    其次是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谋生的一条重要以至主要渠道。目前,农村 土地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作物产量的增长也接近了极限,过多的劳动力 聚集在土里刨食吃,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日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解决花钱的问 题,这种情况促使农民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挣到钱。据了解,许多地方的农民从打 工途径取得的收入,已经占了人均纯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农民收入中的现金基本 上都是由打工得来的。三是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农民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作为弱质产业的传统 农业,投资大、回报低,市场需求又不旺,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因而 单纯靠农业并不能使大多数农民迅速富起来。目前,农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民, 一般都是靠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他们或到城市里从事建筑业,或者凭一技之长 做生意,或者利用交通之便搞运输,总之,手中的钱大多数都是从农业之外得来 的。综观中国大地上相对富裕的村,或者位于城郊、交通要道,占据着有利的地 缘优势;
    或者靠近煤田、矿山,占据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或者地处风景名胜区, 占据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总之,这些地方都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良好条件。由于 这些地方除从事农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出路,加上这些地方的农民一般都要比别 的地方的农民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具有从事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 他们便比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先一步富起来了,甚至有一部分农民还住上了洋楼、 坐起了轿车。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吃的 农民,是连想也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综上所述,由于农业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目前农民从农业本身 已经不能得到丰厚的收入,而在农业之外却广泛地开辟了增收的渠道。

    三、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非农化 既然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而且农民目前的收 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 化。

    的确,2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实践已经表明,只有大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与非农项 目大量占用土地,我国耕地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目前,我国农村户均承 包耕地仅7亩多一点,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低于1亩,更有6个省区人均耕地面 积低于0.5亩,可以说我国土地的承载力远远超过了极限,其生产资料功能已经 严重退化。与耕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却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 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据测算,目前农村有5亿左右的劳动力,而从事农业生 产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劳动力,这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有2-3亿,这么多的人 如果都留在农村而找不到出路,不但不能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 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不仅使我国农业缺乏可持续 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拖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后腿。因此,只有把大量的剩余 劳动力转移出农村,只有让更多的农民脱离传统农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与地这种深刻的矛盾,才能为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农民开拓相对广阔的生活空间。

    不仅如此,农民只有大量地从事非农产业,才能加快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步 伐。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都 在7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相当低,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要实现城市化, 必须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大幅度降低,第三产 业就业比例相对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应该超过一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之和。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都达到60-70%;
    不少发展 中国家,三产就业比重也在40%甚至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是城市新迁入人口的最 佳流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就在于从事第三产业。只有大量的农民进 城从事了第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十分突出的农业就业矛盾,加速实现 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综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 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舍此没有第二条路 可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在目前农业出路十分狭窄 的情况下,单纯地在农业内部调整产业结构,只有局部的效应,不会从根本上促 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放在大产业格局中进行,也就 是不断地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千方百计地发展第三产业,使一、二、三产业的 结构趋于合理。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许多城市已经陆续拆除面向农村人高筑的壁垒, 许多不合理的收费和限制被相继取消,农民在城市里就业和创业的环境比以前宽 松多了。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还没有得到当地政府应有的关注,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这一部分农民还没有进入农村基层政 府日常管理的范围,属于被忽视或遗忘了的一部分人。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及其 负责人看来,农民一但外出打工就脱离了管辖的范围,他们的喜悦忧愁、成功失 败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对他们在外面的生活和生产不闻不问,甚至当外出打工 人员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四处求助时,也不能给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应有的 关心。事实上,外出打工人员相对于城市人来说,仍然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 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因而打工时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心理压力,至于 被工头欺骗,被老板克扣工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的事也时有发生。

    鉴于以上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予外出打工人员 以足够的关注,把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纳入日常工作的范围。首先要从精神上给 外出打工人员以热情的关怀,积极鼓励他们到外面的世界去开拓生存和生活的空间。农民放弃经营土地外出打工实出无奈,并非不务正业或不热爱家乡而从农村 “逃亡”了。因而当地基层组织不能在政治上歧视他们,也不应该在管理上遗漏他 们,而是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引导他们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鼓励农民 不再当传统型的农民。其次要通过建立一些中介组织,为外出打工的农民提供信 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外出打工人员 由于信息不灵而常常对行情缺乏了解,或者一窝蜂地涌向某几个大城市,或者一 起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总之,外出的盲目性比较大,这样便造成一些不必要 的损失。农村基层组织应该针对农民外出打工信息不灵的问题,利用政府部门拥 有的媒体、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一些能够进行劳动力市场行情分析、预测的中 介组织,及时地给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信息咨询,让他们在外出打工时减少盲目性。

    再次要通过政策、法律和各类专业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打工人员外出谋生挣钱 的能力和素质。应该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外出打工人员普遍返乡的时机,把他们 组织起来进行多方位的培训,要把以往主要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扩大到对 包括打工人员在内的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培训。针对外出打工人员常常遇到劳动合 同纠纷、人身权利遭到侵犯等实际,对他们进行有关法律常识、政策的培训和教 育,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的工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他们在打工过 程中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针对一部分外出打工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 力,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实用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由主要依赖体力获得报酬逐 渐向依赖智力转变。要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转移和减少 了农民,才能最终富裕农民,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_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