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信息技... 正文 2019-10-18 07:34:09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 设计思路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能有效地设计好课,应该首先对学科本体进行分析, 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对于教什么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有教师说:“天天在教 学还不知道教什么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教师通常所指的教什么其实是指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科教学必须完成的,但仅仅完成这些还不够,难以 形成智慧,这不是学习的全部。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学科的三大要素,为了 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智慧,还要加强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基本经 验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明确了教什么后,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利用信息 技术创新的教学模式,然后构建理想的教学过程,分析每个教学步骤中的整合点, 最后分析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可能的支撑方式,设计支撑整合点的资源和软件(如 图1)。[1] 学科本体分析(教什么) 人类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培养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多少知识,以往的学 科内容主要考虑知识划分而忽略了在学科知识基础上应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新课 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智慧。因此应该倒过来想,学科到底 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按照这样的想法,我们 将学习的内容分为概念本体、方法本体和应用本体。[2]1.概念本体是对客观 世界的认识,指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内容,是一个非闭合的有向图, 由若干原子概念构成若干复合概念。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完成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基本上就是概念本体的层面。2.方法本体是认识、适应、改造世界的方法, 指本学科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等,如下页图2所示。方法本体一定 会用到一些基本概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方法本体的内容缺乏了 解,这与教材的编排有关,原因是现行的教材更多是知识点的罗列,里面蕴含的 思想方法并没有明确给出,要靠教师自己归纳、提升,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绝招”。

    为了有效加强方法本体的教学,在设计时要特别加强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的形成。

    学科思想是指由学科专家提出的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具有影响力的那些观念、 思想和见解,更多强调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内在规律和特点,总 结和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即用什么样的方 法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 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分为哲学思想方法、一般思想方法和具体思想方法三个 层次。哲学层次的思想方法比较通用,如辩证思想、系统与联系思想、量变与质 变思想、一般与特殊思想;
    一般意义的学科思想方法,如抽象和具体、分析与综 合、归纳与演绎、假设与验证等;
    具体学科的学科思想方法,如化学的统摄思想 方法、控制变量法,数学学科中的化归法、列举筛选法,物理学科中的守恒法、 等效法等。[3]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学科知识是学科思想方法的 载体。3.应用本体是规划、选择、决策的方法,指学科中若干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对若干方法进行组合才能有效,这种选择和组合是一种策 略,因此应用本体是由若干方法构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组合。为了有效加 强方法本体的教学,在设计时要特别加强学科经验和学科态度的形成。

    学习规律的研究 数字化资源和软件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 和效率。要想有效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要研究人类学习的基本步骤,然后 研究每个基本步骤在常规教学条件下有什么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找到利用信息技 术的解决方法,即资源和软件。人类学习基本都要经历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效 果测试三个阶段(如图3)。在知识获得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两 种方式,而教师的讲授又可分为直接讲授和探究式讲授,对应的学生学习也可分 为直接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软件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多种知识获得方式。在知 识获得阶段,提供的软件要能使学生便于理解、实践、建立体系,随时获得资料;

    在学习过程支撑上提供的软件要能随时得到引导、指导、评价、交流、研讨。在 知识转化阶段主要有技能式和创新式两种。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要对方程 的解法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这主要是练习解法形成技能,不存在创新;
    而通过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列方程,这就是创新式,它要求学生不仅会解方 程,更主要的是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建模,抽象出方程。因此,我们既要 开发技能式的学习资源,更要开发创新式的学习资源。在知识转化阶段应提供的 资源和软件应为学生课上、课下,实践、实验类知识的转化提供操作环境。在效 果测试阶段,要提供系统训练形成能力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诊断功能帮 助学生快速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效率。所开发的资源和软件应为学生 提供巩固、提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如理化生实验的复习、巩固和进一步 探索;
    提供知识延伸所需要的资料,如几何知识在航天中的应用等;
    提供针对性 强、高效的训练与提高环境,如中考、高考系统复习等。

    整合点诊断及其解决方法1.整合点诊断 同一节课,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有区别, 因此,整合点是有区别的。即便教学过程相同,整合点也可能不同。在完成理想 状态下的教学设计之后,就可以进行整合点的诊断工作了。整合点的诊断过程是, 首先要分析每一个理想教学步骤,是否能够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下完成,完成的 效率和质量如何;
    然后分析信息技术手段对每一步的支撑情况如何,是否比常规 教学手段质量或效率高,如果确实高的话,该步骤就可以诊断为整合点。(1) 分类诊断策略每类知识的学习方式及相应能力形成的方法有很大区别,对信息技 术的需要也各有差异,根据不同类型学习内容的教学特点,挖掘整合点。内容性 整合点:①主要在文科教学中知识的快速获取、个性学习指导、学习情境、知识 延伸所需要的资料等方面。②主要在理科教学中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将知识转化 成能力的环境、课上与课下、实践及实验类知识的转化等方面。过程性整合点:
    针对师生互动的支撑、交流评价环境、学习过程管理的环境等。(2)聚焦诊断 策略与教学质量和效率关联度大的步骤。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在与教学质量和效率关联度大的步骤中 寻找整合点。权重大的步骤。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权重大的步骤包含主要的教学内 容,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也是诊断整合点的关键步骤。常规教学 手段支撑明显不如信息技术支撑好的步骤。在诊断整合点时要在常规教学手段支 撑困难而又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地方,这样的整合点主要有抽象知识的理解、 再现知识存在的情境等环节。

    2.解决方法 (1)对于内容性整合点还原与形象化。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 的高度抽象,因此如果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在客观世界中还原,对于学生理解所学 的知识非常有益。例如,对于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变化规律 的认识;
    对于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相互作用关系等的认识等。操作与 应用模拟。应注重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的方法并形成能力,因此应营 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环境,让学习者可参与过程,特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 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个性化检索与推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 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应用将学习资源建序,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例中。训练与诊断。学生在 自主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实践中的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特别在训练与诊 断步骤中。情境虚拟。在文科教学中特别需要情感激励,应运用信息技术提供虚拟情境来帮助学生进入角色,如各种利用英语进行会话的场景,语文说明文教学 中的内容情境等。(2)对于过程性整合点互动支撑。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师生经 常要进行交流、研讨和相互评价,特别是在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 中。作品发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要把自己的作品在网上发布,教师 和其他学生可以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异地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把课堂延伸到家庭 和社会,学生可以利用专题资源学习网站随时随地进行专题学习。信息监测。教 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学习过程管理。包括研究性、探究性、接受性等学习过程的支撑模式。总之,要 想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从智慧教育的目标要求出 发重新审视教什么,然后按照学习规律,从理想教学设计出发去找整合点,找信 息技术的支撑方法。

    作者:陈佳辉 唐烨伟 钟永江 工作单位:长春八中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 息技术研究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