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论文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论文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论文篇一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 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较为 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 《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 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 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习之余,孔子常 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 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 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 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 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 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 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 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 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 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 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 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 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 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 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 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 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 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 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 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 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 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 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 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 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 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 的学习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 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 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 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
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 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 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 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 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习,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 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习。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 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 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 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 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 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 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 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 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 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 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 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 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 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 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 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 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 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 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 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 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 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 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 曾参的智力水平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 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但孔子后仍收其为徒。五是 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 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
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 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 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 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 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 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 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 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 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 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 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习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 篑,进,吾往也。”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 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 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 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 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五、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 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 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 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 大意义。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论文篇二 《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在教育教学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见,主张把人格 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并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孔子主张在人格教育 过程中,要坚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渗透式教育和言传身教等原则,这样就能 达到培养出君子的目标。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
【关键词】人格教育 目的 目标 原则 孔子是第一个探讨人格问题的教育家。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要比他的 技能重要的多。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 仍有借鉴作用。我国长期存在着重技能培训轻人格教育的倾向,培养的学生大多 为具有某种专业技能而人格未必健全的劳动者,这种人才显然不能承担起建设和 谐社会的重任。我们应该重新重视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使教育回归实质,把造 就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孔子教育的目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①,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 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为社会做出贡献,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②因 此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培养人才,单纯的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之重,首 在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③ “务本”,首先就是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 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④马既如此, 人亦如是。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 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 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⑤他是将道德教育 放在首位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 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 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可以清晰得看出。孔子的弟子各有特长,但孔子最重视的是他们的“德行”而非技 能。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 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 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⑥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⑦这说明孔子评 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 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 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 伟大之处。
孔子人格教育的目标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 理论。
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 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⑧圣人的境 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 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 努力,反而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了。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 ――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⑨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 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⑩君子具 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四道为:“其行己也恭,其事上 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2}君子还须做到“博 学于文,约之以礼”{13},等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 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 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 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4}“君子笃 于亲,则民兴于仁。”{15}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 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小人主要是与君子进行衬托和对比以彰显君子的品格。君子与小人泾 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16}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7}“君 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8}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 长戚戚。”{1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20}等等。总之,小人是指为 仁人所摒弃的人格。这种人格是社会前进的阻力,必须进行转化和改变。
孔子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做到比较现实的君子的境 界就可以了。这一点对我国一贯拔得太高的人格教育很有启示意义。
孔子人格教育的原则 启发诱导。孔子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教育。在教学时先让 学生认真思考,若还是想不通,才可以去启发他;若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 尚不能用适当的言词表达之,才可以去开导他,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21}启发只是“成人”、“成德”教育的助力,“成人”、 “成德”的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如果只是靠一味的灌输教育而不是激发学生内在 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其教育效果是颇可值得怀疑的。
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资质各个不同,他的教育也是各有侧重。他往 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 不同的目标要求。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针对不同弟子提出的“什么是仁”这同一 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要求,这是孔子人格 教育的高超艺术。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生个性要有深刻了解。孔子在这一点上可谓典 范,他对每个弟子的特点了如指掌,主要用的是观察法和谈话法,即“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22}概括起来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23}通过仔细聆听和观察学生的言行,孔子对他们不同的个性有了准确而深刻的 把握,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然后对症下药,开出切中肯綮的 建议。
渗透式教育。孔子的人格教育不是孤立抽象的,而是渗透于教育内容 和教学环节之中。从教学内容来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24}“诗”、“书”主于 “文”,是立言的根本;“礼乐”主于“行”,是立身行事的根本。这些内容各有侧重, 但都围绕着“成人”、“成德”这一主题,贯穿着塑造人格这根主线。孔子就是在礼 仪的实践、诗书的学习,乃至射箭、宴饮、驾车的仪式、规范和技艺等知识和技 能教授的同时,使弟子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格境界。
孔子还非常注意营造学习氛围。他经常带着弟子们走入自然和社会去 学习与体验书本外的实践性知识。比如他常带着弟子到庙宇中学习,而且“入太 庙,每事问”{25},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他还常带着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体察、感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6}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进行即 兴提问和回答,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的提升。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 的教育方法将人格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达到了“生活即教育”的境地, 使人格提升变成自觉的情感和行为。
反观我国当今的人格教育,往往离开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缺乏良好的 学习氛围,人格教育成了干巴巴的教条式说教和生硬的灌输,导致学生对人格教 育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所以人格教育常常是事倍功半。在这一点 上,应该好好反思借鉴孔子的人格教育方法。
言传身教。孔子十分重视“身教”的作用。他说:“政者,正也。子帅 以正,孰敢不正”{27}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8} 为政如此,为师依然。教师的身体力行,往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 上比话语教育更有说服力。孔子具有高尚的师德,被誉为万世师表,高山仰止。
他对学生的教育,除了言传之外,更多的是身教,使学生敬仰之余,深受熏陶。
子贡曾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 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29}孔子的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弟子。
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人格教育方面的目的、目标、原则 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直到今天仍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陕西科技 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本文系2009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孔子思想对建 设和谐校园的借鉴意义”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H0902171)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5}{26}{27}{28}{2 9}孔子:《论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176、2、161、4、 116~117、58、64、73、160、46、184、63、132、78、37、15、131、77、147、 67、14、44、108、121、131~132、138、215页。
{24}司马迁:《史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