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构建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构建思考 1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流变 特殊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特殊教育的思想,但是课程没有 分类,谈不上有体育课程,更谈不上有体育课程标准,而这种思想正是体育课程 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萌芽。在我国古代尧舜禹时期,《尚书禹典》就记载了残疾人 开始参与部落文化教育活动的现象。在周代,残疾人的教育已不是一种盲目的实 践,而是开始形成了最初的特殊教育思想萌芽,进而影响到儒家“鳏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近代以来,外国传教士威廉穆恩(WilliamMoon)于1874 年在北京创立的瞽叟通文馆在中国特殊教育史上堪称是划时代的事件,自此,具 有近代范式的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得以出现。由于种种原因旧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极其缓慢,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经济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残疾人的教育与劳 动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人民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和规范了我国特殊教育的 兴办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都有专门 的关于特殊教育的立法条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1994年,国务 院发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行政法规,它 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年,原国家教委出版了包 括体育课程在内全日制智力落后学校七门课程的课程大纲(征求意见稿);2007-02-02我国颁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该方案具 体分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启 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3类学校都设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
此外,也有康复类课程,低年级(1~2年级)开设综合康复,中年级(3~4年级) 开设《定向行走》,高年级(5~6年级)开设社会适应。时至今日,随着体育课 程标准的出台实施,原有体育课程大纲已经退出,但这些方案依然是特殊教育学 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课程标 准的变迁反映了我们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
2建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意义 2.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依据和标 杆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和标准,需要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目标、 内容标准和评价等方面为课程的实施给出清晰界定和明确指示;
特殊教育学校的 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体育课程更多承担的是康复、治疗功效,该课程性质到底该如何界定?课程标准的制订该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贯彻什么样的基本理 念?同时,特殊儿童又分为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每一类特殊儿童在 体育课程中该如何指导?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体育课程该如何实 施?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用普通学校的课程标准来代替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体 育课程标准可以为该类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可以针对特殊儿童 身心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从而为特殊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纲 领性指导。
2.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公平、民主化的标志 教育公平、民主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育公平、 民主一方面是指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过程要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儿童有接受适宜 体育教育的权利,目前用普通的体育课程标准来指导他们的体育教育,虽然他们 享受到了体育教育,但却是与他们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的,因此也是不民主 的体现。唯有构建出与他们身心特点、技能以及体能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标准,他 们的体育教育过程才能是公平的、民主的。
2.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管理、评估的 标尺 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是有目标、有要求的,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我们 需要有合适的标尺来衡量。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本质是满足特殊需要学生身体的 矫治、康复和发展的体育。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课程 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这些状态是用量化指标来展开的,是设计课程、 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些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就 有了目标,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考核、管理、评估时,就有了可操作的标 尺,能够有据可依。
3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构建设想 3.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备的特点 3.1.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针对性 特殊儿童在身体、心智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他们的身心发展 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在设计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时:首先要紧扣特殊儿童的普遍特征和规律,针对他们肌体的发育情况和体 质的强弱情况来制定课标有关内容;
其次,特殊教育群体涉及残疾儿童、问题儿 童和超常儿童3大类,每一类特殊儿童在身体形态、身心特征、运动基础方面又 有别于其他类别的特殊儿童,对应类别的体育课程在发展目标、教育内容、教育 手段、评估方法方面必须完全贴合该类学生特点和需求。所以,针对性强应该是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3.1.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整体性 和普通学校相比较而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服务教育对象分类繁多、 特征各异。首先,特殊儿童包括了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3大类,其次, 每一类特殊儿童又分为更细致的类别。例如:残疾学生包括了肢体障碍、智力障 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类型学生;
问题学生则包括了情绪问题学生、行为问题 学生和自闭症学生;
超常学生又有资赋优异学生和专长学生等。在公平、民主的 教育理念下,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应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体育课 程标准在设计时就要尽可能考虑、包容、关注到每一类特殊儿童,照顾到所有特 殊儿童,使所有特殊儿童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1.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时限性 与健全学生身心发展相比较,特殊教育学校抓紧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具 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他们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能 力的潜在可能已经受到了限制,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并抓住特殊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促进特殊儿童获得可期待的发展,无疑会对特殊儿童未来的 生活和社会适应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基于体育 课程实施的基础之上以促进特殊儿童处于敏感期中潜在的能力获得尽可能的发 展,把握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紧抓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时效性,提升特 殊儿童发展的最佳效果。例如:脑部神经系统损伤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在2.5~4 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体育课程康复智力发展的效果越来越差,超过17 岁则智力康复的可能性会随之大大下降。在设计制定体育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考 虑每一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每一个学习领域(维度)的最佳发 展时期,根据最佳发展时期来制定适宜的水平发展目标和具体教育内容。
3.1.4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具有系统性 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的系统性有两重解读。第一,从课程理论角度来讲,课程包含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规范、完整的课程标准应涉及 课程的每一个要素,应包含课程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 价等基本维度。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首先要清晰、全面、准确的界定出课程性 质和对象;
然后要针对各类特殊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是制定课 程标准的前提;
其次,课程内容是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经验体系,是课程目标的 具体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过程,即具体的教学行为;
课程评价是特殊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后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本身是课程对 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因素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具 有系统性的特点,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会导致课程标准不完整,无法发挥预期 的作用和功效。第二,从课程的运作过程来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该 是一个由体育课程方案设计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活动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与编 写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课程质量管理标准、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构成的课程标 准体系。
3.2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建构的建议 3.2.1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要以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程度为前 提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尚不均衡,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的学生以残 疾儿童为主,包括视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 病弱和发育迟缓儿童、自闭症儿童等,针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 经验和理论,师资、内容和方法较为完善;
而针对于问题学生和超常学生的教育 经验和理论还比较少,教育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教育 事业发展的这种不均衡性,要根据特殊教育发展的程度、切合实际的制定、设计 特殊教育体育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发展类型不同程度的儿童,要有不同的体育课 程标准来引导,为制定个别化体育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3.2.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应设立适应、矫正和发展3个维度的标准 适应性体育标准是在对传统体育活动修改的基础上,能够使残疾人有机会 成功、自信地参与体育程度的指标描述。对于特殊儿童而言,首先是非限制性, 多样性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了各类游戏、 运动和律动,其目的在于使特殊儿童通过运动参与,改善其与环境、与人的融合 度,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实施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而是要通过 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完成。矫正体育标准也称之为治疗性体育教育标准,主要涉及身体姿态功能性缺陷和身体机能缺陷的康复的指标描述。在身体残疾的学生 中,为了弥补身体的功能性缺陷,诸如扁平足、X型腿、O形腿需要采取的专门 方式和基于矫正需要的锻炼标准,对于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的问题学生,则需制 定出疏导情绪和引导行为的体育标准。发展性体育标准是通过动力性体育训练计 划提高特殊儿童能力的体育,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或是接近正常学生的水平标准。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安排,因材施教。它在整体教育价值观取向下,关注 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文化的平衡,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和 需要,结合了医学、康复、运动、健康和体育的理念、目的在于培养特殊儿童健 康的生活方式。
3.2.3建议分阶段、阶梯式的制定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从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修订来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的制定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调研、论证、制定、实施、 修订等多个阶段,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资源和发展现状来看,每一个阶段都会 很艰辛。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采用分阶段、阶梯式的思路来制定特殊教育学校体育 课程标准,先从一类残疾学生体育领域入手,逐渐向问题学生和超常学生延伸;
先制定发展性体育课程标准,然后逐渐扩展到矫正性体育标准和适应性体育标准。
每一类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要经过规范、严格的程序和阶段,从而保证课程 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4结语 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完成以后所要 达到的发展状态和表达指标,是评价课程设计的依据,它影响着特殊教育学校体 育课程的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也决定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坚持不懈地探讨我国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是未 来学校体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轶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