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和平与发展”主题 基本内涵 动态把握
论文摘要:面对2O世纪90年代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重温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思想具有深远意义。认为应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的基本内涵来辩证理解和动态把握,并分析了这种辩证理解的现实根据。
“和平与发展”用来概括时代主题,国内外思想界到政治家都对它有普遍认同。但究竟在何种确定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它,有这样几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和平与发展为主导的潮流,这可叫做“主流论”;一种认为世界出现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这叫“大势论”;一种甚至认为冷战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和平和发展的新时代,这可称为“时代论”;一种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两大课题,这叫“课题论”;一种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两大主题,叫“主题论”;一种认为和平与发展只不过是人们的浪漫理想和善良愿望,这叫“愿望”论。透过上述各种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深层实质性问题上,问题聚焦于:究竟在何种基本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平与发展问题,当代世界是否真正出现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问题本身表明:人们对这一重大问题仍在继续关注和深人探讨。
一、邓小平.‘和平与发展”主题思想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作出正确分析,做出科学判断,从而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只要我们冷静地面对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爆发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就十分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和平与发展主题思想,并继续跟踪研究以便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它。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先后有四次较为集中的论述。1,1984年5月29日:“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I102,1984年10月31日:“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l2]3,1988年12月21日:“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是有希望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人们都在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4 ,1992年2月:“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从上引邓小平前后相隔8年4次对和平与发展问题所讲的观点看出,邓小平的基本倾向是把和平与发展看作是世界面临的两大突出的主要的问题来论述的,思想一贯,观点明确。他讲和平问题总是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联系在一起,讲发展问题总是与南北矛盾、贫富差距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从十三大以来充分地肯定邓小平“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分析判断,并把“和平与发展主题”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主要内容。根据邓小平理论关于“和平与发展主题”的一贯论述,综观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复杂深刻的变化,我认为应把“和平与发展主题”明确定义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的基本内涵。
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证实了邓小平的深邃预见
进人20世纪80年代,人们原以为人类终于从大战、冷战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却不料90年代以来又是很不太平的时期。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头,中经海湾战争、波黑战争、车臣战争、索马里内战,巴以长期冲突,印巴边界冲突,到科索沃战争,世界如此度过了20世纪的最后岁月;2001年是新世纪伊始的一年,拉登发动的9.11袭击美国的恐怖主义事件和由此引发美国对阿富汗塔里班的战争,紧接着,美国在年末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引起世人的严重关注和强烈反应。2002年印巴边界冲突升级,巴以局势紧张。2003年美英联军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推翻后也没有找到任何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核武器及其计划的证据、,以及由此引起伊拉克及海湾和中东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安南秘书长于2001)年就说,武装冲突从欧洲到非洲,拉美,再到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出现了全球化趋势。世界正增加着新的领土争夺和动荡不安的严重因素,这个世界仍很不安宁。
特别是中美关系上,由于我们曾一度对国际形势的缓和估计过于乐观,于90年代中期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所谓“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后不到两年,在科索沃战争期间,1999年5月8日,美国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发射了5枚导弹,造成了中国馆毁人亡的惨剧,2001年4月,美国又在中国东南沿海领空邻界对中国制造了机毁人亡的事件,而两个重大事件的发生,是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鉴于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发生一连串重大事件,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事实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完全摆脱冷战局面和冷战思维,世界唯一超级巨霸美国的霸权
三、动态地把握主题内涵的深远意义
首先,这样动态的把握“和平与发展主题”,能客观而辩证地观察当前国际形势及其长远走势。
把对客观的分析和主观的估量较好地统一起来,使对这一主题的认识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形势变化的挑战。一方面,世界经历了20世纪热战的浩劫和冷战的磨难,世界开始转向朝着和平与发展趋势的新变化,表明世界进程的客观趋势,也反映出目前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美好追求,也是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的现实写照;另一方面,和平与发展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困难的、甚至严重斗争,曲折前进的过程,它是需要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艰苦的不懈奋斗才能逐步实现的,而不是某种自然出现的结果或一成不变的状态。像以往在一个时期内一些人们所肤浅地理解的那样:“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流”,甚至断言已经“进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唱太平歌,侈谈和平调,于我们的事业并没有什么好处。冷战后,苏联解体,两极不存,多极远未形成。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昔日美苏对峙维持平衡的结构消解后,大国关系失去平衡。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如果没有几个大国相对接近的力量对比构成平衡,国际局势的常态就有可能被打破;由一个超级巨霸主宰世界,它就有可能横行天下。这样,世界是不可能出现持久和平稳定的,更谈不上共同发展。
有西方舆论认为现在大国关系失衡,力量对比差距太大,所以世界形成一个超级大国主导下的和平,这显然是美国霸权主义逻辑的反映。国内也有人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固定思维出发,认为美国的扩充军备,膨胀霸权,“是服从于它要领导世界的这个野心,而并不是在准备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也不是组成一个新的战争同盟”,这里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美国在消除了苏联这个对手后,为什么还要那样不遗余力变本加厉地扩充军备?因为它要达到称霸世界一统天下的终极目标。又因为它已经意识到,它的霸权扩张行径的加剧,必然会招致被压迫力量的反抗,最终的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为了应付由于自己霸权的扩张而出现的变故及不利于它的事态,所以,它不满足于已有的霸权和优势,而要极力发展和扩大自己的霸权。9.11事件发生前,何伟业博士就指出:“假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不断对中东伊斯兰国家施加制裁和轰炸,那么类似拉登的极端反西方立场和恐怖主义将会持续下去。”U在新世纪伊始,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的发生和局部冲突,给人类进人新世纪降下不祥之兆。至于说“美国不是组成一个新的战争同盟”,就不太符合实际。美国主导的“北约新战略”的出台,美日安保条约,TMD(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的部署,增扩对台军售,这些至少说明美国一天也没有停止着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军事同盟的行动。
其次,这样动态地把握“和平与发展主题”,有利于增强对国际形势的客观反映,又继续地保留了这一命题的主体价值倾向。
这样的辩证思维能够避免,当着整个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基本格局没有根本变化的时候,而轻率乐观地断言世界已经进人了和平和发展的新时代。这里还应指出的是“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与“和平与发展新时代”不是相应的和同一的,所以,不能把“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作为衡量“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尺度和标志,更何况我们还没有绝对可靠的根据证明“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现在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就既包含着世界在朝着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又更指出了和平与发展并不等于就是现实。它更多的是唤起世界人民高度地认识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通过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去争取和平,促进发展;同时,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采取行动的一种价值取向。按照这种辩证动态而审慎的思维来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有利于人们居安思危,见微知著,能够防止低估维护人类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艰巨性和曲折性,避免因忽视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致使人们产生对和平与发展的盲目乐观情绪,最终使自己陷人被动;又能防止产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前景的过于悲观情绪由此判定准备打世界大战那样的错误政策和策略,而远离我们争取和平促进发展的目标。
再次,这样动态地把握“和平与发展主题”,能够促使世界各国深化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内涵。
过去,人们对“和平与发展”大多停留在政治局面和经济局面,国际社会过多地关注地区冲突、民族动乱,领土纠纷、宗教矛盾、恐怖暴力、国际犯罪、毒品走私等社会政治矛盾给和平与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极少与人类面对的全球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疾病问题、粮食问题和生态问题相联系起来。深化对“和平与发展主题”的认识,我们要把这两者结合统一起来,构建更为深刻全面而丰富的和平与发展观。发展与人口、发展与资源、发展与健康、发展与生态、发展与环境、发展与粮食的矛后和危机,同样给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构成深重的威胁和挑战。因此,我们讲主题问题,就必须从人类生存与永续发展命运的高度,采取通观大局,合作对话,协调行动的思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综合治理”。只有世界各国平心静气地达成共识,才能携手合作,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难题。撇开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撇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仍旧如过去那样一味拼命地追求地缘政治经济的孤立发展和局部利益,其结果,只会离“和平与发展”目标更远。因为那样,只会使旧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造成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人和社会的矛盾愈益突出。当着这些矛盾日益加剧到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的境地,那还谈得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吗?可见,和平与发展只有同解决生态环境资源等“全球性危机”,问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得到解决。主义,恶性膨胀,时有新的表现。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国的军事干涉达40多起,可以说,当今世界发生的很多冲突都有美国背景。世界范围里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族纠纷,恐怖主义等事端时有发生;局部热战的频率要高于冷战时期,全球武装冲突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冷战后500万人死于局部战争,死亡人数并不亚于冷战时期。冷战后,虽然曾出现过一段世界各国都裁减军费的时期,但从1999年开始,世界各国的军费又出现争相增长的情势。因此,有人称为后冷战时期。
经济全球化也是当代人类和平与发展问题所反映的一个时代焦点,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特别是那些处于经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和人民,“全球化”带来的则是挑战大于机遇,困难多于希望。
总之,从冷战后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看,现在国际局势中随时可能发生变故的不确定因素的可能性增大了,国际形势并未见得比冷战时期出现更持久缓和稳定的变化,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这些充分证实着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所做的分析判断,具有长久的政治预见性。同时,也严重表明,我们对“和平与发展主题”继续跟踪研究,动态把握,具有迫切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