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挪用公款罪研究论文|挪用公款... 正文 2019-12-14 07:26:41

    挪用公款罪研究论文|挪用公款罪判几年

    相关热词搜索:

    挪用公款罪研究论文

    挪用公款罪研究论文 一、挪用公款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要件为:
    一是犯罪客观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的 财经管理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二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用的行为。

    三是挪用公款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四是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用, 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上述挪用公款罪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是认定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标准,也 是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具体标准。

    二、挪用公款的具体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是否构成挪用公款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问 题:
    一是正确认识行为人是否具备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挪用公款罪是国家 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如果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就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在这一问题上,刑法修订前,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 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人员。刑法修订后,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 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不再是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如果是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符合刑法第272条规定的应以挪用本单 位资金罪定罪处罚。

    二是要正确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挪用公款罪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违反财经纪律而挪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 公款的使用权。过失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因工作疏忽大意,使公款被他人非法 使用的,不能以挪用公款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因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公款被他人用于非法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是要正确判断行为人挪用公款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如果行为 人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获得公款归个人使用,不能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 任;

    四是要注意区分挪用与借用公款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体现是:首先,挪用 公款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而借用公款是行为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 民事债权债务关系;
    其次,挪用公款罪一般是在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单 位不知道公款的去向和用途,借用是按照规定和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暂借的,具 有公开性;
    最后,挪用公款的行为多数没有手续和借据,而借用公款一般是经过 合法程序批准,有借款凭证,有的在帐面上有记载。

    例如,我们在侦查南票站魏某挪用公款一案,严格把握刑法384条的实质 要件,注意区别挪用与借用公款的关系的界限,经过初查去伪存真,用挪用公款 四个构成要件,逐条分析、研究、认定魏某挪用公款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三、认定挪用公款罪存在的误区 1、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与贪污罪的主体完全相同。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性犯罪,二者相比,通常认 为它们的主体是一致的。但研究刑法第93、272、382、384条的规定,便不难发 现二者的区别。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与贪污罪的主体不同在于贪污罪的主体范畴宽 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范畴。刑法第382条第2款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 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构成贪污罪的主 体。在这条规定中,第2款单列一款,与第一款是并列关系,即受委托管理、经 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是并列关系,并不包含在国家工作人员之列。

    而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并未包括此类人员。

    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做了具体规定,在这条规定中,国家工作人员 并不包括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从这3条规定中,可以看出,挪用公款罪主体 与贪污罪主体不同在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贪污 罪的主体却包括。2000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 国有财产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于受国家机关、国 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应当依照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这样进一步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与贪污罪主体 的不同。、认为股份制企业中的人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应以是否为国有 控股企业来认定。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随之而来企业性质也日趋复杂, 对这些企业中人员挪用钱款的行为如何定性,实践中有多种主张,最常见的是以 国有权是否占多数来划分,即国有控股的企业中人员有挪用行为的定挪用公款罪, 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人员有挪用行为的定挪用资金罪。这种划分似乎合理,但也 有偏颇之处。股份制企业一经设立,便具有完全的、独立的性质,该性质不同于 任何发起人或认股人,包括参股、认股、控股的国有公司、企业的性质。而公司 的法人财产属于独立的法人财产,其性质也不同于任何出资者的财产性质。目前 有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对此类犯罪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对这类行为,可参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来解决。此批 复中规定: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定职务侵 占罪。此批复虽未明确规定此类人员挪用钱款的行为如何定罪,但已明确规定此 类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派者除外),而挪用公款的主体却是国家工作人 员,所以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 便利将公司的钱款挪用给他人或自己使用时,不能以挪用公款罪来定罪。

    3、认为承包国有企业的人员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承包是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形式,承包的确给一些企 业带来了效益,但同时带来了很多法律问题。对于承包者挪用企业钱款的行为如 何定性,便成为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企业承包一般分为二种:即风险承包和经 营权型承包,风险承包是指无论是否有利润,承包人必须上交一定利润给发包方, 如有剩余利润则归承包人,这种承包因企业财产的归属已事先划定;
    不论企业是 否赢利,承包人都要上交一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承包人如将款借给他人应 属其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如属经营权承包,且发包人是国 有单位,则承包人是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因为承包既是一种委托关系, 对于原来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因为承包国有单位,在国有单位中从 事公务的,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前所述这类人员可以构成贪污罪的主 体,但不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故笔者认为承包国有企业人员有挪用公款行为的,无论是风险承包还是经营权承包,都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还有一 种特殊身份的承包国有企业人员,即承包人在承包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有 些人认为他们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忽略了挪用 公款罪构成要件中的必须利用职务便利的要件,挪用人除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外,在挪用公款时,必须利用了他从事公务的职务便利。因承包人进行了承包, 在承包期间的挪用行为与原来的职务没有关系,即承包人挪用公款是利用承包的 便利条件,而不是利用原来的国家工作人员从事公务的职务便利,所以也不能构 成挪用公款犯罪。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挪用公款罪研究论文|挪用公款罪判几年》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