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新课程能力培养五下_在新课程... 正文 2019-11-03 07:37:51

    新课程能力培养五下_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论文摘要:计算是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数学方法。小学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计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十分重 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 的兴趣,关注计算意义的理解和培养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要注重培 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 计算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兴趣、理解、应用、品质、习惯 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 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 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 工具性。我国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十分重视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新课程计算教学的要求理解并不全面, 将其仅仅局限于机械地程序化地训练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忽视了学生对计算的理 解和应用,致使学生计算能力低下,计算时失误严重,令学生对计算产生恐惧, 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制造了巨大的障碍。新课程关于运算内容的设计和计算教学的 要求,关注计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计算,使计算真正 成为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技能。那么,在新课程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肯定的态度和 积极的情感,引起愉快、喜爱等积极内心体验,避免和克服各种消极的情感,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理解计算在生活中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到:计算教学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 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产生学习计算 的愿望和兴趣。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种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A、200分;
    B、200周;
    C、200时;
    D、200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 测。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体会计算的必要性,产生学 习计算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后,向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去菜场买一 回菜,与卖主比比谁算得准又快。如果算不过,就请教他们是怎么算的,更深刻 地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也使学生理解到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激发进一步 学习计算的兴趣。

    2、注重计算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创设与 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体会数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其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 对话、媒体、标志、广告等都可能呈现出信息;
    呈现的方式也许是文字的表格的, 图画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以多种形式(如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 直观形象地提供信息,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 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学当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 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可以创设与现实相近的学习 情境: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法》时,将例题“花布每米6.5元,买 5 米 要用多少元?”改编成“(国庆节快到了,老师要给在北京工作的表哥打电话)国 内长途电话每分1.2元,老师估计要打6分钟,一共要付多少元?”通过联系生活 实际有机地改编例题,使学生在富有生活味的题里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加上学 生非常 乐于帮 老师解决问题,也就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解决生活中问题的 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公正的评价,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标准》定义的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 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 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展,关注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观察的方式,从学习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教师还可以从学习 活动中了角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从平时作业中了解学生计算技能 的掌握情况,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也 可以和家长沟通,及时给予评价。只有在计算教学中给予学生的体验和公正及时 的评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计算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计算和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 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的计算内容,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 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 ,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 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 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例如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应注重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周长含义,并通过摸指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各种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楼梯形状图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各 种方式的探究求周长的策略,独立完成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周长。最后通过交流, 归纳优化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意义,通过操作探究得 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很好地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技能。

    (2)重视估算,善于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 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 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 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
    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 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 性的潮流。估算能力是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 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应用 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 3 千克 ,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24元”的;
    与其说学 生缺乏生活经验、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 不善于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又如,计算平均数时,如果学生运用估算,就能 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还能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就不会出现全班同学的 平均身高十几厘米,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只有7、8岁之类的笑话和错误了。学 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师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 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进行估算教学。

    同时,估算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估算需要对问题进行观 察、分析和思考,估算过程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 发展。加强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3)鼓励运算的多样化,加深对计算的理解。

    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 生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些不同的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成人 通用的计算方法。新课程的计算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 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 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 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能从听取、反馈别人的方法中受益。

    此外,学生使用的策略也教师显示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使得教师有机 会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 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 处理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如一箱汽水24瓶,18箱汽水多少瓶?先让学生估计 一下大约有多少瓶,然后再设法算出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一些算法:
    24×10+24×8=432,240×20-24×220×18+4×18=432,24×2×9=432 24×3×6=432,18×4×6 也可能有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的 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感受 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的学生可能会掌握 多种不同的方法,加深对计算的理解。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还要注意给学生充 分独立思考和探索计算方法的时间,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表达和倾听的过程 中进行反思,最终选择并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生有了算法多样化的自 主意识的基础上,提倡计算方法的最优化,进而强化算法最优化的自主意识。因 为算法的优化是一个逐步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认为最优的方 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 法。多种算法的优化,是算法多样化策略的延伸。算法多样化提倡的是一种探索, 一种思维的创新,而优化是将探索的结果进行提炼,实现第二次创新。我们的教 学既要使学生在算法多样化过程中得到展示和鼓励、体验成功,又能在优化过程 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获得更好的算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学生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与运算学生的自然组成部分,并要求避免将 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在计算教学中,包括数的认识、计算等内容的引入与展开, 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接触数学起,就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计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整数和乘除 法后,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27人乘车去春游,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 可乘坐8人,300元/天;
    另一种车可乘坐4人,200元/天。设计一种费用最少的 乘车方案。学生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也就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除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品质和计算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学 习计算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品质。

    学生计算品质的良莠不齐,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准确率的主观因素。(1)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自觉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当看到步骤繁多或计算较难的计算式子时,会产生 畏惧心理,心情紧张、缺乏信心,使计算错误率增高,甚至放弃计算。小学计算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自觉学习的动力。意志是为了达到某种 目的而产生的。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越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就越高,意志行动就越 坚强。教学中常和学生讲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如祖冲 之刻苦研究,计算圆周率的故事。通过讲名人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 心。我也结合数学的学习内容,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坚 强的学习意志。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可以举例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物品 价格多数是小数)、计数,工农业生产中到处都要用上小数乘法,只有学会计算 小数乘法,才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遇到困难就有 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另外,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出来的,是在实践中 形成的。没有任何困难的行动是无意志可言的,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学中还要不断设置一定难度的计算让学生去努力解决,并通过解决难题, 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锻炼顽强的意志。

    2、培养学生谦逊谨慎的计算态度。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因书写潦草、抄错数字造成计算错误;
    做加减法时, 常忘记借去的数或进上的数;
    做小数乘除法时,学生常忘记点积和商的小数点。

    以上等等计算错误都是学生不良学习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

    首先,要消除注意分配的影响。有些学生喜欢边计算边讲话、看电视或做 其他事情,注意力没有完全专注于计算,所以会造成计算错误。教师要不断要求 学生计算时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一心多用。

    其次,还要消除学生轻视的心理。有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或遇到比较容易的 计算题时,学生会存在轻视的心理,对计算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简 单不需要进行思考,疏忽了对题目的分析、验算,造成计算错误。

    因此,培养学生谦逊谨慎的计算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叶圣陶 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这说明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书写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做题前先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想好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可以使用简便计算,要求学生想好了再计算。还要让学 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管是作业还是草稿,都要要求学生书写必须认真、工 整,尤其要把数字及运算符号抄正确、写清晰,还要注意计算格式必须规范。

    例如,很多同学会抄错数字或符号:
    他们会把9.7÷0.01+0.07抄成9.7÷0.07+0.01或把18÷0.25-17.49抄成18+0.25 -17.9。

    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了认真审题,认真书写的习惯,提高计算的准 确率。

    (2)培养学生按步骤计算的思维习惯。

    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学生如果能按完整的步骤进行思考和计算,计算准确 率就能大大提高,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按步骤计算的思维习惯。例如教学小学数学 第九册解方程时,我要求学生每次解方程时都必须按步骤进行。先想好求什么数, 用什么方法求,然后计算、解方程,最后还要检验(如果题目没有要求检验应口 头检验或在草稿上检验)。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并明白“急则有失,乱 则有误”的道理。

    (3)培养化繁为简、讲求效率的良好计算习惯。

    小学各年级的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学习数学就是要 使学生学会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化繁为简。例如,沟通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体的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为“底面积×高”这样一个统一的公式, 就可以简化数学内容。另外,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注意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对 于不同思路和不同解法的题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培养学生讲求计算效率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例如,计算(4.91+4.91+4.91+4.91)×0.25时第一步 不能简算,但直接算较繁杂,容易算错。如果引导学生每做一步要仔细观察,化 繁为简,将第一步写成:4.91×4×0.25就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了。这样结合数学内 容长期地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养成化繁为简,讲求计算效率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没有看清楚题目,抄错题或计算时粗心大意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检验是计 算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一步一步地检查,看有没有抄错 数字和符号,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最后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抓好起始训练,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坚持鼓励,长期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总之,在新时期的小学计算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新课程理 念,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并要重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 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新课程能力培养五下_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