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探索社区教育内容嬗变
探索社区教育内容嬗变 社区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蓬勃发展,虽然社区教育在 20世纪初才被正式提出,但无意识形态的社区教育却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纵观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无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社 区教育的核心―――社区教育内容,也在历史的轨迹中演进,社区教育内容的不断 完善,引起了人们深入的思索,赋予社区教育更丰富的内涵。一、中国古代―――以生存为本的时期 社区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蓬勃发展,是一种教育与社 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众所周知,我国社区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 开放产生的,但作为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 古代社会就出现了。在我国上古时期,已有划地分耕,共营生活,守望相助的美德。
到周代,已划分地区,五家为比;五比为问;四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施行教化。我国古代的“乡校”、“乡约”、“社学”等都具有社区教育的色彩。古代 虽然出现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但从社区教育的 萌芽伊始,就表现出具有较高的生活化气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乡规和民约等 自然形式,习得简单的生产技能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受封建教化思想的影响,他们 封闭在自己天然形成的区域内,在生产生活中习得社会伦理、民族风情,养成行为 习惯,代代相传,也使得我国传统的乡土文化保留下来,形成现代社区教育内容的 区域特色。可见,以地域为纽带,又具有血缘性社会关系的社区,具有保守性、封闭 性,极强的凝聚力,人们接受教育,是以生存为本,淳朴的民情文化和道德约束成为 社区教育重要内容。
二、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以振兴中华民族为本的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伴相生,以振兴 中华民族为本,社区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众教育展开。
1.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社区教育的内容―――通俗教育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各种政治势力交相更迭,而建立国家的政体和发展文化需要以中华民族的国情为 基础,国民素质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关键。因此,孙中山开始倡导社会教育, 认为教育不仅培养学校人才,还应当在校外设书库、夜校、公共讲堂推广通俗教 育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就形成了社区教育的雏形。自1912 年开始,教育部颁布了各种通俗教育法令章程,如:《读音统一会章程》、《通俗教育演讲所章程》、《通俗图书馆章程》等,创办通俗教育研究会及开展通俗教育 活动。1915-1919年各地通俗教育研究会,在民众中推广通俗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小 说、戏曲、演讲,范围涉及国民国事、法律、生产生活知识、体育卫生知识和劝 诫等。
2.五四运动以后的社区教育内容―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五四运动”以后, 有关我国早期社区教育的活动主要是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社区教育内容宽泛具 有时代性,包括识字、公德、生计、科学、卫生保健、爱国、体育、生产生活教 育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改良社会具有积极作用。20世纪20、30 年代,我国面临内忧外患,一批爱国主义有识之士,开始通过教育,达到改造国民,振 兴中华民族的目的,以乡村教育运动为开端的社区教育应运而生,内容以平民识字 教育和传统的精神陶冶为主。1927年,陶行知创立了晓庄师范学校,在南京市郊进 行了三年多的试验,认为教育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为民众生活服务,内容包括识 字、生计、卫生、公民道德、体育教育等。1929年,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 初,在定县开始实验研究,他针对农村生活最基本的“愚、贫、弱、私”问题,提出了 乡村建设的教育内容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其 中,文艺教育包括通用和基本字表及词表内容的读写,民间文艺的欣赏,《千字课》 教材、《农民高级文艺课本》等的撰写,农村戏剧、电视广播和音乐欣赏等。生 计教育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农村经济和家庭工艺等。卫生教育包括创建农村医 药卫生保健制度、组织消灭天花流行病、普及治疗沙眼和皮肤病的方法、找到经 济而可靠的生命统计方法等。公民教育是为了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以 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体生活,平教会进行了民族精神、农村自治、公民教育材料、 公民活动指导和家庭式的教育研究工作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黄炎培于1929 年提出了“富教合一”的思想,对农民进行职业、生计和生活教育,开辟了以区域为 中心,教育与该区的经济、卫生、交通、治安等相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崭新途 径。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展开“乡村建设”实验,他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因 此,他借助教育为手段来建设乡村,教育内容分一般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两 部分。“五四运动”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早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内容 是本着开明智、改良社会、为社会革命服务和补充学校教育不足而展开的,还没 有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的生存价值。
3.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扫盲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逐步建设了完 整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此阶段社区教育内容主要以扫盲教育、职工业余教育和 工农业余教育为主。建国以后,我国的文盲占总人口的80%,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从1949年到1979年全国 开展扫盲教育运动,初期以教育部统一编撰的《农民扫盲识字课本》和《农民速 成识字课本》为主要内容,到了后期又增加了政治思想教育、生活卫生教育和实 用技术知识、数学知识和记账方法等基础知识教育内容。针对成人教育对象的特 点,扫盲教育内容扩大至妇女、少数民族和地区乡土特色扫盲教育等。1953年以 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速度的加快,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 教育重点逐渐由扫盲教育转向职工业余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技术的学习和 各种职工业余教育活动。1958年工农业余教育达到高潮,其教育内容包括扫除文 盲提高文化水平、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进行科学技术培训等。由此 可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教育,还处于教育的“封闭”状态,重点是扫 除文盲,解决最基本的识字问题,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人的发展为取向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人的价值日益凸显。20世 纪80年代到1993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才强国战略成为社会建设的 基础,中小学基础教育是人才的培养关键,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 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张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实践过程中,社区教育以其特 有的方式优化了校外教育环境,拓宽了学校教育范围,此时的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 主要是中小学,1988年中共中央在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 育工作的通知》后,社区教育内容重点转向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 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并且是一种单向性教育,以建立中小学生大德育体系为主 要目的。从1993年开始,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及十四届 三中全会做出相关的决定。社会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由此带来了大幅度的社会转型,必然对我国几千年来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 念、思维方式、社会劳动能力、生活习惯等提出全面而严峻的挑战。1993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社区教育的新要求,终身 教育理念的深入和社区教育实践的展开,使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即以“全员、全程、全方位”为发展取向和特点的新型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社区 教育的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全面需求为取向,包括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 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该阶段主要开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随 着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 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提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教育内容随之发生了变化,以中小学德育教育和三全教育向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转化。教育内容涵盖极广,人文内涵色彩加重,不 仅重视人们的智力因素还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的发展,包括青少 年社会实践教育、科学普及教育、特长教育、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成年人职业技 能教育、各类知识补偿教育、老年人休闲教育、全体居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家庭 美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对象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内容发展来看,社区教育内容不仅是重视人民的 物质需求,在精神价值取向方面更加体现了人性化,发展趋势上更加国际化、信息 化、创新化、知识化,以社会的和谐为主题,为了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可持续发 展和人文环境建设扩充教育内容,使其在丰富多彩的基础上向人性的更深层次发 展。社区教育内容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取向,必将推动人类文明的提升,彰 显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