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浅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 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 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摘 要:文章从近代学制演变的视角梳理我国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并 分析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对我国当前高教 改革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学制;高等教育;民国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的建立,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 形态,民主革命派期望通过教育来巩固政权。通过一系列学制的颁布以及政策法 令的实施,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大放异彩,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并在人才培养 以及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近代学制演变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关系 (一)清末壬寅癸卯学制――高等教育形式的初现 1902年8月颁布的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法定学校系统文 件。虽然壬寅学制未能得以实施,但明确提出高等学堂以及与之平行的仕学馆、 高等实业学堂和师范馆。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由张之洞等人制定的模仿日 本学制的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得到施行的学制系统,它的实施标志 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癸卯学制明确规定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高等学堂,并 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根据分科需要,大学堂预备阶段所学内容可分为3类:第1 类主要包括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第2类主要包括格致、工科、农科;
第3类主要是医科。大学堂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基本宗旨,以预备阶段所学 内容为主体设立8大学科类别。大学堂还对各科学习年限做了规定,除政法科及 医科之医学门4年外,其余均为3年。大学堂还设有通儒院,学习年限为5年。由 此可见,清末学制的颁布与实施,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形式与年限,为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民国初年教育部成立后,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直接组 织制定新学制。他凭借自身的留学经历以及对西方国家教育制度的深入窥探,提 出了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即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 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1]。1912―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作为民国时期 颁布的第一个学校制度系统,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分为预科和本科两层,共计6年 或7年。随后又颁布一系列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策法令,如《大学令》、《大学 规程》等,初步确立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法令框架,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走 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壬子癸丑学制以及《大学令》、《大学规程》等制度的确立,完善了清末 学制中的高等教育制度。主要表现在:(1)大学与专科学校的制度分类更加清晰, 明确大学与传授实用知识的专门学校之间的区别。(2)高等学校办学体系的多样 化。在由国家和地方共同举办高等学校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私人或私法人亦得设 立大学,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私立高等学校的合法性[2]。公私立大学齐头并 进,共同发展。(3)高等学校办学经费充足,公立大学由政府出资建立,私立大 学由私人出资建立,并且办得好的私立大学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补助。(4)确立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三)1922年壬戌学制――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壬子癸丑学制承袭日本学制,虽然在制度层面完善了高等教育的法令框架, 但实行多年来,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学业年龄段分布不合理、高等教育年限过 长等。又因当时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留美学生的归来,美国学制思想的优越性逐渐传入中国,让陷入困境的学制改革 看到新的道路。因此,教育潮流,颇有倾向美国制度之趋势[3]。
正是在这样多重作用的影响下,1922年11月1日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效仿 美国学制的壬戌学制颁布并予以实施。新学制规定高等教育年限为4―5年,取消 大学预科;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往的中学教育,更多是倾向于专业教育和科 学研究;大学所实行的分科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专业培养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民国时期造就的大批 知识青年,为中国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繁荣带来了希望。纵观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特征,既是社会变革的产物,也是国人爱国主义情 怀升华的结果。
(一)起步晚,起点高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虽然较欧美晚了100多年,但它从一开始便与世界 高等教育接轨。无论是早期模仿的日本学制,还是之后的德国学制,或是美国学 制,无不体现世界高等教育的最新态势。加之留学归来的有识之士纷纷投入到教 育改革的实践中,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在学制上,在 思想和制度层面上也具有较高的起点。也正因为这一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很 快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4]。
(二)私立高等教育成为高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欧美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会在我国创办大学的影响,私 立高等教育在法律上获得认可。1912年,教育部颁布《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 1913年又颁布《私立大学规程》,明令私人或者私法人亦得设立大学。在教育经 费方面,政府也规定办得好的私立高等学校可获得由中央和省给予的部分补助, 以支持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成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宽松的办学环境 民国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造就了高等教育宽松的办学环境。高等教育办 学政策宽松,国立、私立以及教会大学纷纷出现,造就了一批当时办学水平堪称 世界一流的大学,如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开放的办学环境影响着大学的学术 氛围,大学强调学术自由,学生求学孜孜不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完成了一 批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例如,1924年,余毅公的《兴学救国》出版,这可能是中 国近代最早的高教研究专著[5]。1927年,舒新城的《中国近代留学史》出版,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研究的一部经典论著。
(四)不拘一格录用人才 自主招生是民国时期大学录用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那时的大学录取严进 严出,宁缺毋滥,在教师的选聘问题上也以能力为基础而不是学历。例如,《五 四宣言》起草者罗家伦先生在1917年报考北大文科,胡适给他的作文卷打了满分, 即使其他各科成绩平平,甚至数学成绩为0分,但是主持招生会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先生。1929年,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先生,同样 破格录取数学只有15分的钱钟书先生。在教师选聘问题上,被称为燕园四老的金 克木教授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法文水平高,遂被聘为大学法语教师。
三、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即便如此,我 国高等教育仍然面临质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涵盖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以 及人才培养能力的不确定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曾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大放异彩, 对于正在不断改革与建设的当前高等教育而言,有可供借鉴之处。
(一)优化私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比重 私人办学曾经一度在我国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的私立高等教育 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却一反常态, 举步维艰。现今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几乎看不见私立大学的身影。谈 及私立大学,在人们观念中不过是一些不入流、不正规的学校。然而,就现今的 世界高等教育而言,私立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反差引人 深思。因此,有必要改善私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比重,改善人们的思 想观念,大力发展并着力打造一批有重点、有特色、高水平的私立高等院校。
(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在扩招的过程中对数量的重视超过质 量,因此出现一批有学历而没有相应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基于此,中央政府曾多 次强调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实施质量工程。十二五提出教育 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开 发力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动 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改善人才录用机制 高考改革是现阶段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现阶段正在探索前进的路向。民 国时期大学奉行的自主招生政策,为大学招揽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培养出一批 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学者、科学家、思想家等。现如今,高考是全国大学 招生录用的主旋律,极少数大学存在自主招生,但名额很有限,很多在其他领域 有专长的学生也只能抛弃专长,顺着高考这条路实现大学梦,这既扼杀学生的天赋,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大学人才培养的专门性。因此, 有必要不断改革大学人才录用机制,以促进大学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社 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