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相关论文
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相关论文 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相关论文篇一 《 利率市场化研究综述 》 [提要] 本文通过梳理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从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 金融抑制理论的改进与发展、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我国利率市场化的 风险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评述,并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展望未来研 究方向。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引言 利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因持有一定量某种计价单位(人民币、美元甚至 购买力)而承诺的回报率。利率可以视为金融产品的另一种价格表现形式,在调 节资金供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相关理论和 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所产生的利率水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市场 效率。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在利率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由供求决定市场出 清状态下的均衡利率水平,政府仅在市场出现失灵时进行利率调控,也称为利率 自由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于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市场 化,此后,债券市场利率、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小额外币存款利 率也先后实现了市场化,同时,逐步放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2013 年7月20日,人民币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目前,我国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还 处于上限管制状态,其他利率均实现了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世 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学术界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与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评述,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尝试展望 后续研究方向。一、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为MacKinnon(1973)的金融抑制理论和 Shaw(1973)的金融自由化理论。MacKinnon(1973)和Shaw(1973)通过对发展中国 家金融干预与经济落后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尤其是对利率的 管制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分割,而这种分割造成了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均为实际 利率),特权阶层能够轻松获得融资,而无特权阶层难以获得高层次创新所需的 资金,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只能维持低层次数量增长,难以出现由创新带来的飞 跃式发展。因此,MacKinnon(1973)和Shaw(1973)认为金融抑制是造成发展中国 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为了化解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需要放开政府 管制,由市场决定金融资源配置,实现金融自由化。
MacKinnon和Shaw开创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当时包括 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理论和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各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同时, 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种解释,对提升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具有探索和 参考价值。
MacKinnon和Shaw对于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开创性论 述也存在粗糙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没有论述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实现金融自 由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具体改革路径和相应的改革时机,同时忽略了金融自由化 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如原有的科技发展基础、劳动者的平均素 质、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素质,政府的调控监管能力等,缺 乏实践指导意义。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开创不久,拉丁美洲的智利、 阿根廷等国以该理论为指导,纷纷开展了激进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期通过金融 自由化打破本国经济增速缓慢的困局,但是这些国家的改革均已惨败而告终,有 的甚至引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落后的经济雪上加霜。
二、金融抑制理论的改进和发展 金融抑制理论提出后,世界各国学者对该理论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并对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20世纪90年代,MacKinnon通过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 验和教训,对其早先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经济自由化的顺序理论,对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顺序和可能路径进行了论述。MacKinnon认为政府不 能够也不应该同时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受到各国国情以及自由化进行时国际 经济环境差异的影响,各国的金融自由化的最优顺序可以存在差异。MacKinnon 的经济自由化的顺序理论承认了自由化改革所需的客观条件,认为金融自由化改 革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推进,具有了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Gibson、Tsakalotos(1994)对以往论述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文 献进行了回顾,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某些缺陷阻碍了其自由化的进程,同 时认为以往许多文献中所设想的过于简单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不适用于发展中国 家实际。他们认为自由化的战略应当包含符合经济实际状况的金融机构发展方案。
Gibson、Tsakalotos(1994)的观点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实际经济状况在自由化进程 中所发挥的作用,使自由化理论有了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利茨(1997)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金 融抑制理论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推行金融 自由化进而提振经济的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存在管制的金融体制具有其合理性, 这种合理的金融管制体制被称为金融约束。该理论充分考虑了经济欠发达国家的 实际状况,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如何实施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 政策框架。
对金融抑制理论的修正和完善,使得金融抑制理论形成了完整体系, 对世界各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有助于各国制定合理的金融自 由化路径、降低相关风险,最大限度发挥金融自由化对经济的正向作用。
三、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我国学者以完善后的金融抑制理论体系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国情,从 金融抑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金融约束的合理性两方面入手,研究我国实行利率市 场化的必要性。
一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抑制和利率管制是我国经济效率低的 主要原因。周业安(199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金融抑制导致了信贷资源使用效率低 下,提高了企业利息支出以外的融资成本,同时造成非国有经济融资困难的局面。
黄桂田、何石军(2011)认为利率和汇率管制催生了超额货币需求,同时扭曲投资 和外向经济结构,这些都导致了经济效率的损失。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金融制度有其符合客观规律和合理的一面。王晋 斌(2000)认为90年代实行的金融政策并不是金融抑制,而是扎根中国实际、权衡利弊得失后的权宜之计,其在促进融资和化解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黄金老 (2001)则认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并不具备通过利率市场化提升经济效率的客观 条件,即使实行了市场化也无法发挥市场化的预期作用。曾康霖(2004)认为金融 抑制论在对欠发达国家实际情况的分析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不应当只关注 其强调取消金融管制的方面。
综合上述两方面学者的意见,我国确实存在金融抑制阻碍经济发展的 问题,需要实行利率市场化消除金融抑制,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行需要综合考虑 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当逐步、审慎推 进。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 自金融抑制理论创立至今,对利率市场化理论的研究使得学术界达成 了共识: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提升经济效率,但是改革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逐步 进行,并且改革伴随着较大的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地顺利实施, 近年来,学术界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集中到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方面,基本可以划 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研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即阶段性风险;另一类主要 研究利率市场化后的风险,即利率的恒久性风险。
吴炳辉、何建敏(2014)在我国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存款利率市场化逐 步推进的背景下,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产生的流动 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这篇文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由商业银行拓展到了 企业和居民,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阶 段性风险。
李庆水(2013)通过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提出我国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当重视监管的作用,以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和 教训为借鉴,提前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以此作为应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风 险的方法,从监管角度提出了管理利率市场化阶段性风险的策略。
杨梅(2013)运用敏感性压力测试的方法,定量研究了我国上市商业银 行在贷款利率市场化中的阶段性风险,提出当前温和的改革步骤不会造成我国上 市商业银行难以承受的损失,更不会引发系统系风险、带来经济运行混乱,并提 出了相应的阶段性风险应对策略。巴曙松、严敏、王月香(2013)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论述 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其所面临的恒久利率风险。周颖辉(2013)论述了利率市场化 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利润水平、经营模式以及监管带来的影响。张慧莲、周晓 乔(2014)研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利率市场化风 险的策略。
五、利率市场化研究展望 总结以往有关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率市 场化理论体系,并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有效降低了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风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得以较为顺利进行的有力 保障。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最为关键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阶 段,本文认为后续研究重点应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 径以及阶段性风险;二是全面市场化后的恒久性利率风险研究。研究方法应当是 以利率市场化理论为坚实基础的定量研究为主,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指导利率市 场化改革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