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水厂自动化存在问题探讨论文
水厂自动化存在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我国有些水厂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有的系统甚至 处于闲置状态,对于这些水厂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从目的、设计、设备和管理 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水厂自动化设备管理自控设备 我国水厂自动化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外资 的引入,大量国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设备进入我国,建成了一批全引进的 水厂,使我国水厂自动化进程大大加快,自动化水平也快速提高。近年来,在我 国一些发达地区,建成了少量测控管一体化的现代化水厂,对推动水厂实现综合 自动化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水厂自动化 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大中城市的水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大型 水厂,自动化程度很高,而小城市和城镇的水厂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小型水厂,自 动化程度较低,甚至还是空白。而且,在一些已实现自动化的水厂中,虽然其自 动化系统和设备与其他行业如化工、电力等相比并不差甚至更先进,但是,其功 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有的自控系统从未运行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有的运行 一段时间后变为了手动,甚至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极大浪 费。根据对近40个引进水厂自动化设备的调查资料表明:单项设备运行情况基本 良好的占78.3%,基本运行正常的占11.7%,设备故障极多已被拆换替代的占 5.7%,设备从未投入使用的占4.3%[1]。对于这些水厂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 究其原因,与目的、设计、设备和管理等多种问题有关。
1水厂自动化的目的 对水厂实施自动化的根本目的认识不够全面或出现偏向,是造成一些水厂 自动化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 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优质、低耗和高效供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但是,有的水厂实现自动化是为了赶时髦,将其作为一种点缀;
有的水厂 是迫于形势,在大批水厂纷纷实现自动化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能不上;
有的水厂 使用的自动化功能过于复杂,特别是在考察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厂后,更是盲目 地提高标准;
有的水厂则自动化功能过于简单,主要是对自动化不熟悉,缺乏必 要的信心,怕造成麻烦;
有的水厂是为了凑合贷款数,不得已而配置自动化系统 和设备。这些不正确想法的存在,使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发生了偏向,造 成了自动化设计不切合水厂实际,不注重生产过程特别是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化,并忽略了在运行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应改革,从而导致自动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甚至建成后处于闲置状态。
2水厂自动化的设计 2.1未解决的相关理论问题 在水厂自动化中,工艺理论对自动化提出的控制要求本身存在未解决的理 论问题或理论不够完善,使控制未能达到规范化和最优化,系统运行达不到理想 的控制状态,从而影响了自动化的实际运行效果。
(1)絮凝理论不够完善。加药系统是一个大延时、强耦合、干扰因素多 的非线性系统,目前广泛采用的控制方法为:用原水流量按比例前馈调节计量泵 的频率,用流动电流仪(SCD)反馈调节计量泵的冲程,从而构成加药复合控制 系统。由于凝聚作用本身有多种理论,决定加药量多少的水质成分因素在理论上 还不够完善,如原水浊度、温度、pH、污染因素以及非胶体颗粒干扰因素等参 数变化都对SCD有很大影响,而在SCD反馈调节方法中,只采用了反映水中胶体 稳定度的参数ζ电位来代表全部水质因素,因此该控制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生产实 际。同时,传感器缝隙小易造成堵塞,加药后不易形成絮粒,特别是滞后反应和 水质变化对SCD影响较大,导致该方法适应性较差,准确度不够,达不到优化自 动加药的要求,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1]。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智能 技术如专家系统、自学习模糊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 药量优化控制的问题。
(2)加氯系统理论问题。在加氯系统中,传统的控制方法为:前加氯采用 流量比例控制,后加氯采用余氯反馈控制。由于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水 质、天气、水厂的具体工艺特点等,而且后加氯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同时对控制 方法和投加氯氨存在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水射器安装位置和余氯 取样位置的规范化确定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1],从而使加氯系统不够规范, 实际运行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一些其他控制方法, 如采用双因子控制方式(用流量和余氯控制前加氯和后加氯)或多参数非线性控 制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
(3)其他理论问题。如变频供水泵和定速供水泵的台数比例确定、变频供 水泵的自动调节方法以及供水泵的科学调度等问题,理论上还未完全解决,管理 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2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除《城市供水行业2000 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等少量规划性技术文件之外,尚无制定供水行业自动化控 制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致使水厂在实施自动化过程中,技术上缺乏统一 的规范性,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同类型的水厂自动化分别应该 达到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不明确,影响了自动化系统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而在其他行业,如水电行业,国家有关部门早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 设计标准,这对该行业的自动化设计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专著和文章问题 我国供水行业的自动化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也不高,致使在供水自动 化方面发表的文章数量有限,总体质量也不太高,出版的专著更少,既不利于在 实施自动化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也不利于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经 验交流,影响了自动化知识普及和提高的速度。而在其他行业,如电力,除有大 批专著可供参考外,还有大量的文章可供参阅。另外,每年还举行众多的技术研 讨会和交流会,这对提高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起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当然,这与 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技术力量雄厚、期刊数量大等多种因素有关。
2.4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水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连续过程,对于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 求较高,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有些水厂自动化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自动化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对控制系统的持 久性和未来发展规划一致性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控制系统开放性和扩展性不够, 造成系统很快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2)功能设置过于复杂。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标 准,致使功能设置过于复杂,而忽略了水厂的实际工艺情况和管理水平,使系统 的故障率增高,而维护管理又跟不上,导致关键工艺的自动控制得不到保证。
(3)功能设置过于简单。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工艺过程的功能设 置过于简单,达不到控制要求,特别是关键工艺的控制要求,造成虽有自动化系统,但关键工艺(如投药等)仍由手动完成的现象,失去了实现自动化的实际意义。
(4)设置过多的手动功能。有些设计为了在自动化系统故障时不影响生 产,而设置了过多的手动操作功能,从设计上就将自动化系统置于可有可无的地 位,既造成了设备的重复投资,也使生产人员产生了不正确的依赖心理,加上运 行管理改革力度不够,出现了自控设备搁置不用而仍由人工手动操作的现象。
(5)设计人员水平不够。水厂的自动化设计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要求 设计人员既要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又要熟悉生产工艺过程,同时对设备也要有 相当的了解。但在有些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生产实际情况或对进口设备的性 能了解不够,导致设计与实际生产有出入或出现设备选择不当,满足不了工艺要 求,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局部失败。如有的设计中滤池出水阀选择了两位阀,虽配 置了完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但却无法实现滤池水位的自动调节功能。
3水厂自控设备存在的问题 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水厂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质量问题。水厂中有些设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碱度计、氯氨测 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浓度测定仪、压差变送器、加氯机、计量泵、调节阀、电 磁流量计等,这些质量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有的则是安装或维护 质量达不到要求,但均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配套问题。在有的水厂自动化系统中,外围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 表及执行机构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而是精度不够或稳定性达不到系统要求,即与 系统配套不合理,也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原因。
(3)备品备件问题。有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于缺乏备品备件而一时无 法修复,这对进口设备尤为明显。如果由原产品供应商修理,则时间长、费用高, 特别是有的产品已更新换代而根本无法得到备品备件,造成了这些设备的检修十 分困难,从而导致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检修和改造问题。对于部分进口设备如网络设备,由于外商对通信 协议和通信软件的公开性不够,且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既增加了这些设备的 维护和检修难度,也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影响了系统的正常更新和改造 工作。而且很多进口通信设备较难与国内设备互联,致使更新和改造困难,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4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厂自动化系统建立后,管理水平滞后是影响自动化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 重要因素。由于管理人员受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在管理方面进行及 时的调整和改革,导致管理水平落后,无法适应水厂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如何提 高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是自动化水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不注重设计、安装、调试过程的人员参与。很多水厂在建设自动化 系统时,由于受人员和素质的限制,常采用交钥匙工程的方式,这样在建设时轻 松省事,但后患无穷,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参与设计、安装、调试过程,导 致投产后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
(2)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由于值班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 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或掌握不够,导致设备得不到正常的保养、调校和 检修,造成仪表精度降低或设备故障;
导致软件得不到必要维护和调整,造成因 一些小软件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有的甚至出现误操作或引 起人为故障。
(3)缺乏完善的自动化管理规程。水厂实现自动化后,其运行管理和维 护管理已和传统水厂不一样,但不少水厂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够,缺乏满足自 动化生产需要的管理规程,如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 养及检修规程等,致使运行管理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维护管理达不到要求。
(4)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虽然具有较高的 可靠性,但也会出现故障,需要维护人员尽快排除。同时,设计情况与实际运行 情况不一定完全一致,即使与投入运行时一致,过一段时间后也会有所变化,另 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后,一般都需要对系统中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改进, 以使系统更加优化,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必要维护和调整, 特别是当生产工艺变化后,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相应修改和开发。但是,由于缺 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使一些小的软硬件故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处理, 渐渐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导致自动化系统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