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民商事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新证据
民商事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新证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演化出一系 列带有共性的社会矛盾,由此带来的法律问题也呈现出发散式趋势。激烈的社会 矛盾往往最终反映到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中,法院对此必须作出积极回应,化解社 会矛盾带来的冲击。审判监督程序在法院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宏 观层面,在纠正冤假错案、化解涉法信访、实现案结事了的等微观层面,都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新证据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缘由, 然而,由于法院不得不面对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之间的冲突与博弈,面对来自法理 之外的情感、道德等多重评判与压力。有关审判监督程序中新证据运用还存在不 少争议。新证据的取得、举证、质证、采信等实际程序上运用,必须遵循法律事 实与客观事实的有机统一、公正与效率兼顾、有错必纠与既判力的协调、公权力 行使与私权利维护平衡等现代司法理念。我们从法理视角对此进行了多维思考, 结合司法应用实践,来探索这些传统与现代理念之间冲突的症结和困境所在,并作 出理性的思考与判断,以期对秉承现代司法理念,实现审判监督程序实体正义与程 序正义并重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有所裨益。【关键词】民商事 新证据 多维 思辨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新证据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两难选择 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看,客观事实是一种物质存在,法律事实却是意 识层面之下的客观存在。“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律事实是事实的一种,是被法律 所处理的或带有法律性质的社会范围内的事实。” 我国传统司法理念中,存在实 事求是的基本理念,“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甚至适 用的传统司法理念,这种观念也比较符合社会公众的基本道德判断。然而,事物是 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事实的发生,反映到司法程序中,已经无法完全 复原。无论是当事人的角度,还是社会公众,甚至是司法机关,都无法真正完全的复 原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对于客观事实的完全再现,只是理论上的追求和表述。
对于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复原,都要加入人的主观认识成分。传统的司法理念 中对于客观事实的极端和完全的追求,是无法实现的。无论是使用何种类型的证 据,也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理论上都无法完全再现已经过去的客观事实。
审判监督程序中对于新证据的运用,无非就是为了实现处理法律事实与客 观事实出现脱节这个焦点问题。不少当事人认为所自己主张的客观事实,没有得 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和认定。自己受到了冤枉,而信访不止,无数次的申诉。当事人因为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新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仍然固执己见,造成司法机关十分 被动。民商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传统司法理念中,新证据的作用完全是为了证实客 观事实,而推翻通过审判程序确立的法律事实。这种对于客观事实的苛刻追求,是 违背现代司法理念确立的规则与原理的。“以诉讼的方法令人完全确信地重现过 去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以当事人获取的所谓新证据而轻易启动审判监 督程序是不可取的。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仅凭获取了一些间接证据,如获取不 同的证人证言,来试图启动对具有直接证据支持的法院认定的法律事实的审判监 督程序,这种现象还比较突出。对于以新证据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应该进行听证,确 保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认定与运用在司法程序中的正确实施,慎重对待这种对于 客观事实片面追求的申诉请求。
新证据的认定和运用在当事人和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冲突,这是树 立现代司法理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于法律事实的尊重,也是遵循一定的审 判程序而得到的。对于经过法律程序而获得法律事实,这是程序正义之后的结果。
这种结果必须受到尊重,这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内容。传统理念中普遍存在“重 实体、轻程序”的观念。程序正义具有独立的应用价值。“不按程序办事尽管可能 带来一时的方便, 但这样做的代价非常高, 甚至会危及统治体制的正统性。” 对 于原审生效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或司法机关取得的新证 二、公正与效率:新证据运用的法经济学思考 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权正常发挥社会调节作用的最基本的两大要求。一个社 会纠纷的产生、发展到最后的分化、异化、消融,需要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 段中,纠纷背后的社会关系存在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存在一定的阻滞作用。因此,司法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必须在公正的前提下,保持着 一定的效率。“追求客观事实的努力受到效率评价标准的制约,为了使人类生活和 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效率,有时候不得不牺牲对客观事实的追求。” 这是对法学 进行经济学分析之后的理性判断,这种基于经济学上效益分析是完全必要的。“效 益是诉讼程序的一个基本价值。在一般的意义上,效益的价值目标要求一种诉讼 程序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取尽可能的大的收益。” 诉讼是有成本的,司法机关本 身的成本且不论,对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不仅仅表现在诉讼费用、律师费等物质 支出,还有时间成本,这种时间成本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十分突出。市场经济条 件下,诉累不仅仅是金钱的付出,还是交易机会的丧失。一方当事人申诉请求的不 断提出,将影响裁判固定的社会关系的新的发展,造成另一方当事人的诉累。对于 原审程序中没有提出的新证据,对于在原审程序中没有举证,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提出的一方当事人,必须给予另一方当事人损害赔偿,可以不论提出一方是否存在主 观上的过错。对于提出新证据的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就质证、再审所需要 的实际成本进行主张。
对于原审裁判过程中当事人没有提供的新证据,是否纳入审判监督程序的 运用,我们必须秉承主客观相统一的判断标准。客观上,在原审在举证期限内没有 举证,是因为原审程序中当事人不能发现、不能提供或应该不能发现,应该不能提 供的证据,而在原审诉讼举证期限期满后,或原审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才能或应 该能发现的新证据,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当事人提出的,应该重新组织举证、质证。
如果客观上当事人能够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为了某种不正当的自身需要没 有举证的,不能作为新证据使用。相对方当事人对于这种证据,因为不能归责于自 己的原因而没有获取的,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可以作为新证据使用。这是对于新证 据获取和提供的客观现实判断。实际上也包含了对于举出新证据的当事人的主观 心态的判断。民商事案件的当事人处分原则很重要,对于新证据举证当事人主观 心态上的判断,诚实信用原则也是基本标准。分析新证据形成的客观原因,结合举 证人的客观行为,判断行为是否存在欺诈、隐瞒、投机等不良诉讼心理状态,最终 决定是否作为新证据运用。
对于当事人提起申请再审的时间为原审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的两年内,这个 时效上基准基点不能违背,但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
司法实践中,法院为了处理涉法信访,不顾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效性而启动审判监 督程序,这种做法显然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信访成本包括经济成本 和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又包括信访人的成本和公共成本,最终,使信访制度成为一 个成本高昂的制度。” 对于超过两年期限的申诉,仍然以发现新证据而不断申请 再审,仍然希望依据信访来迫使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对于这种新证据应该不 予举证、质证和采信。司法本身是一种有时间限制的工作,它必须遵循法律正当 程序,而不允许当事人无期限限制地收集提交证据给法院,并一遍遍地要求法院进 行审理。证据失权规则也需要遵循,也就是举证时限问题。“所谓证据失权,是指负 有举证责任的诉讼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或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据证明其 主张的,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或逾期不提出证据即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的制 度。” 证据是附着在客观事物之上的,是具有一定的时空性的。新证据的取得和 固定,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要求,而不是只要在原审举证期限期满后发现的证据都可 以作为新证据使用,以此为根据进行申诉。
nb既判力体现的是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对于法院裁判既判力的认同和尊 重是法治社会的最基本体现。也是司法最终裁判的基本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根 据‘诉权消耗’理论,当事人以诉讼方式提出的实体请求经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 其再次起诉的权利即已消耗殆尽,不得再次起诉,也就是‘一事不再理’。这种观念 后来分别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诉讼制度继承,并经过发展和完善,成为既判力 理论。” 法院既判力相对于审判监督程序而言,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实际上是 辨证统一的。既判力在法院在遵循程序正义之后得到的实质正义结果,既判力的 维护同时也需要法院发现自己裁判确有错误的前提下,允许自己主动改正错误裁 判,实现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真正统一,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审判监 督程序的提起与既判力的维护并不是完全相反的矛盾存在。既判力维护是原则,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是例外,但这种例外最终的价值取向仍然是维护既判力这一 原则。
民商事案件证据规则经历了法院职权取得证据到谁主张,谁举证的实质性 的改变。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法官中立裁判,当事人要负责证据的调查、准备、 提出、和证据价值的陈述工作,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明的证据范围以外依职权主 动收集证据。然而,从完全的法院职权主义到完全的当事人主义,使很多当事人尤 其是法律知识缺乏的农村居民等类型的当事人难以接受。实践中出现了有的当事 人对法院依据证据规则进行裁判的结果不服,对于应该属于自己举证责任的承担 也不能认真履行义务,导致自己败诉的结果后仍然不能接受,并且认为法院偏袒对 方当事人的不良现象。原审裁判生效后,当事人才进行采集证据,希望法院重新提 出审判监督程序。从应然层面上看,应该尊重原审裁判的既判力。当然,原审法官 应该就这种证据规则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行使基本的释明权。但这种法官释明 义务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对证据规则可以明知而不遵循。这种规则意识的确立是正 确对待涉法信访必须树立的原则,而不是因为当事人信访即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来 应付申诉。因为这种证据规则的设立和正确运用,是确定法院裁判既判力的前提 和条件。
民商事案件证明标准为高度盖然性的法律事实。这一证明标准往往得不到 当事人的完全认同。这实际上仍然是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之间冲突的集中点。“所 谓盖然性,实际上是指可能性。高度盖然性针对的是,当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虽然不 能达到确实的程度,但盖然性较高,足以使法官内心确信发生了证据指向的事实。” 对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原审阶段只要达到了这种证明标准,就可以说符合民商 事案件的基本证明标准,也就需要尊重这个法院裁判文书的既判力。对于新证据, 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前,法官可以根据经验法则和合理推断,正确运用法官自由裁量权,对于可能影响原审案件裁判结果的新证据进行判断,如果其证明力确实已经 达到足以推翻原审裁判认定法律事实和结果的高度盖然性标准,就可以启动审判 监督程序。但不能只是因为当事人依据证明力比较小的所谓新证据而长期申诉或 申请再审,就轻易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在这个新证据证明认证的程序中,可以举行 听证会,公开进行听证,在尊重当事人的诉辩权的同时,维护国家裁判文书的既判 力。
四、私权利维护与公权力行使:当事人获取或司法机关取得新证据的途径 考量 对于私权利的维护,私力救济之外就是公力救济。审判监督程序本身是基 于司法机关的职权而启动,是私权利维护与公权力行使交织领域。申请再审是基 于当事人的诉权这种私权利基础。
“民事诉权的正当性源于私权公力救济的必要 性,私权公力救济的必要性则缘于私权私力救济的有限性。” 公力救济需要在程 序上形成私权利维护的程序权利均衡,这就是两造对抗的诉讼程序之中的权利与 权力的平衡。在审判监督程序必须遵循这个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无论审判监督 程序的启动,还是具体进行,除了当事人本身的诉辩对抗之外,国家公权力如何行 使也是关键所在。在取证、举证、质证过程中,可能因为公权力的过度介入,而失 去了诉讼权利维护的公平性。“对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的范围限制为有损公益的 确有错误情形,但不少地方依然掌握过宽,没有按照司法解释精神执行,造成依职 权启动再审的随意性较大。” 但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当 前的客观情况下,对民事案件排除国家干预,取消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未必适 宜。” 审判监督程序中新证据的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公权力行使、私权利维护也存在一定辩证统一的关 系。“检察机关对审判的监督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有利于个案处理的公正,又可 能损害审判的权威,扭曲诉讼的性质。” 对于司法权的正确行使,防止法官枉法裁 判,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必不可少。但检察机关提起民商事案件的抗诉是一直以 来颇受争议的领域。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代表国家 对犯罪进行公诉外,还承担着对法院进行法律监督的职能,民商事案件的抗诉就是 这种职能的重要体现。很多人认为这种抗诉容易造成民商事案件中私权利维护的 失衡。造成国家公权力介入后的私权利维护失衡。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
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之间的证据对抗。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为了实现抗诉成功的 目的,过多介入民商事案件抗诉新证据的取证,实际上,这是对民商事案件证据规 则的一种现实违背。对于民商事证据的取得,是当事人必须付出的诉讼成本,对于新证据的取得,胜诉一方的权益可能因为检察机关的过度介入而意外受损。
由于对于民事证据规则实施后,不少个案中出现的极端现象不能被公众接 受。对于谁主张,谁举证的完全当事人主义举证责任分配,社会公众也有很多质疑 的声音。对于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当事人的举证能力达不到辨别真伪的程序。
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但这对法院依据职权进行取证来说,并不是必 然的理论依据。广东省的四会市一法官裁判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案件,判决被告 败诉,被告夫妇不服,认为裁判所依据的直接证据,欠条是原告胁迫所写,而在法院 门口服毒自杀,后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取得了原告确为持刀胁迫被告夫妇书写欠 条的证据,这个案件得到纠正。该案的审理法官遵循了民事证据规则,却不能得到 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理解,最终还被公诉,虽然被判无罪,但其影响却是负面和深 刻的。在这起案件中,法官如果因为被告的辩称,而主动调取证据,也仍然无法获取 新证据。同时,如果这种证据规则得不到适用上的认同,则很可能造成法院必须不 得不对每一起案件进行职权主义上的取证,这种做法可能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因 为在证据规则同等适用的情形下,这种证据规则适用的平等性受到冲击。“就举证 而言,法官不能直接告知当事人具体应提交什么诉讼材料,应以争点与证据的整理 为核心,不得对案件介入过深,否则会造成未审先决和审理不公。” 在这个案例中, 审判监督程序依据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的结果这个新证据来进行的,但回归到原 审程序中,被告方可以依据自己的权利,主动申请公安机关侦查权这种公权力来介 入,而不是只是等待法院职权介入,因为公安机关的介入是因为可能存在刑事犯罪, 而不是违反民事证据规则,造成平等的权利维护最终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