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全文如下:[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 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 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 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 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 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 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 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 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 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 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 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 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 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 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 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 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 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 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 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 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 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 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 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 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 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 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 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 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 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 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 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 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 “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 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 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 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 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 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 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 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 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 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 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 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 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 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 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 造。
二、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 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 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 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 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 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 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 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 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 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 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 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 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 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 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 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 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 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 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 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 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 现了如下八大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 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 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 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 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 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 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 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 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 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 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 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
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 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 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 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 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 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 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 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 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 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 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 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 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 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 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 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
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 ——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 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 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 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 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 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 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 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 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 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 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 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 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 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 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 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 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 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 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 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 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 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 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 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 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 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 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 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 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 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 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 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 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 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 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 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 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 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 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 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 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 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