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旅游活动 浅析 资源开发 我国 旅游 以下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
摘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由于具有传统特色,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它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异、求新、求美、求乐”等心理需求。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涌现了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但也有惨痛的教训。笔者就此现状对我国旅游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注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真实性、提高游客参与和体验性等,以其和业界人士商榷。
关键词: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旅游功能 开发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风情作为吸引力来源,跟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性、过程性旅游资源,能够反映出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等内容。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深层次触摸“真实的旅游地社会”提供了条件。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有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绘画雕塑、建筑形式、民族工艺、服饰饮食、神话传说、节日庆典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我国现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人文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一、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人文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求新心理。旅游是休闲活动,也是文化活动,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话方式和独有的生活状态,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游客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认知心态,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其文化内涵。
2、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可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环境中美好的东西,以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3、人文活动会直、间接导致旅游资源产生,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作为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情景交融,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4、人文活动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满足“求乐”的心理需求。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参与”。各地让游客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其中,在参与中比较地区间文化的差异,体验民俗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性。比如让游客参与到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地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管理得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长期处于“温冷状态”。有的经营不当者盲目建设,急功近利。如在桂林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敬而远之了。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来的《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最终也是落得个惨淡收场。而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雷同化问题也是我国很多旅游景区中常见的现象,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摘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由于具有传统特色,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它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异、求新、求美、求乐”等心理需求。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涌现了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但也有惨痛的教训。笔者就此现状对我国旅游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注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真实性、提高游客参与和体验性等,以其和业界人士商榷。
关键词: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旅游功能 开发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风情作为吸引力来源,跟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性、过程性旅游资源,能够反映出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等内容。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深层次触摸“真实的旅游地社会”提供了条件。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有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绘画雕塑、建筑形式、民族工艺、服饰饮食、神话传说、节日庆典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我国现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人文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一、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人文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求新心理。旅游是休闲活动,也是文化活动,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话方式和独有的生活状态,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游客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认知心态,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其文化内涵。
2、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可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环境中美好的东西,以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3、人文活动会直、间接导致旅游资源产生,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作为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情景交融,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4、人文活动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满足“求乐”的心理需求。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参与”。各地让游客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其中,在参与中比较地区间文化的差异,体验民俗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性。比如让游客参与到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地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管理得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长期处于“温冷状态”。有的经营不当者盲目建设,急功近利。如在桂林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敬而远之了。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来的《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最终也是落得个惨淡收场。而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雷同化问题也是我国很多旅游景区中常见的现象,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人文活动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开发应注重以下几点:
1、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人文活动类旅游活动恰好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担任重要角色。在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对旅游项目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当地文化中具有特色的部分。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如拉萨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寨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客家族的土楼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建筑格调。而深圳民俗文化村中摩梭人入选民俗村,是因为至今仍然保持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民居建筑也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2、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在于真实性,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这种旅游项目必须特别重视保持其真实性,在一切细节上都要力求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力戒矫揉造作。民俗不能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会威胁着民俗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变成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从现在各地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的实践看,要成功举办一次民俗节庆活动,首先是要保持和弘扬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不宜人为地加以现代化或随意进行附加,把一个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搞成一个农民歌舞调演、农贸集市。对旅游地要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3、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要提高游客参与和体验性。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但更重要的是依托一定的文化活动过程,向游客展示生动、独特、新奇、神秘、有趣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刺激性,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主动性,变静态旅游为动态旅游,能够使游客充分感受丰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由此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作为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庆活动,对游客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触动每个民族成员的心灵。现在民族地区这类节日很多,具有全国著名度的如藏族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白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每个民族在举办节庆期间,都要举行一些民俗活动,如歌舞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祈福迎祥等。这些别开生面的活动会给旅游者带来无穷乐趣,并且由于旅游者参与活动,与当地人沟通交流,延长了参观停留的时间,感受了异族风情,得到了高层次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学[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 章采烈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来源 [J]旅游学刊,2006(3)
[3] 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师,2005(1)
[4] 胡新添,,程道品,李铭 民俗旅游开发的误区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