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分析 内容摘要:职业教育院校日益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仍有很多职业院校 存在着校企合作不紧密、实训条件建设投入不足、学校缺乏办学活力等问题,校 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也面临诸多困境,经过研究分析校企之间利益的关联,可 以通过制度保障、体制保障、机制保障、成果保障以及明确企业主体地位等手段 解决双主体合作办学出现的问题,使学校、企业互惠共赢,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 健康发展。关键词: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模式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仍存在校企合作不紧密、实训条件 建设投入不足、学校缺乏办学活力等问题,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 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本文将对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 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进行探索,以期对解决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有所 帮助。
一、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困境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几次改革之后,职业院校已经非常注重校企合作这 项工作,实施了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的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 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帮助学生适应课 堂到岗位的转换;有的学校将企业引入到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课程 由企业师傅讲授和指导在校内完成;有的学校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共 同搞产品的研发、人才的培养,促进成果转化。但是,经过多年实践之后,学校 和企业之间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的生 产工作时间是分阶段的,有时业务量大且种类多,有时业务量小且种类单一,而 且合作的企业也可能每年有变化,学校要想完全适应企业,就需要在教学安排上 进行很多调整,有时会影响到师生的积极性,导致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原 来的排课方式会受到很大冲击,使得教学管理部门工作难度加大,教师的课表更 加复杂化。第二,学校办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 务区域经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看重的是长期的社会效益;而企业参与 办学的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较多数量的产品,降低用人成本,在收回投资 的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短期经济回报。[1]第三,企业在办学方面的投入不一定 能有较好的产出。企业投资建设的实训室,希望学校多安排实训学生以充分利用,但学校要考虑学生整体的教学任务情况酌情安排;在进行有产品或者业绩的实训 时,企业希望学生进行较为单一的实践活动,以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而 学校希望学生全面锻炼技能、积累正反经验,将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更多地进行应 用。同时,学生在毕业后可能很快跳槽到其他企业就业,这让一些企业觉得是“为 他人做嫁衣裳”,降低了参与办学的热情。第四,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实 施主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任务的落实、教材的选择、对学生成绩的 评价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而 到了顶岗实习环节时,学生在技能、知识、素质方面会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时, 企业就会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贯彻好企业的培养理念,导致人才质量不完全符 合企业的要求,从而对这种合作模式的有效性产生质疑。
二、校企利益的关联与平衡 尽管在双主体合作办学过程中,校企双方会因很多细节问题面临挑战,但 实际上,可以通过寻求双方利益的关联性和平衡点来从根本上减少或者避免矛盾 的发生。第一,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可以较低的培训成本选拔并培养本企业所 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家长、学生都认可的情况下,提前获取优质的人才资源;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等,可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促进招生, 提高知名度。第二,学校利用企业在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可以有效地改善 实习实训条件,并将企业实际工作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掌握熟练技能的信心;企业利用学校的场地和条 件,既可以培养在校生,又可以为企业自身或者其他企业培训员工,从而产生额 外的收益。第三,企业员工在校内实训室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可以同时完成 一些生产任务,既给学生提供了实战的机会,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学校与 企业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向企业员工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熟悉最新的 生产和工作流程,同时,可以与企业员工一起研发新产品或者对原有产品进行改 良,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为校企双方创造价值。第四,学校引进企业的实际生 产、工作情境,引进行业技能标准,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在“做”中“学”, 并以企业标准作为衡量技能水平的依据,更易为企业为接受;企业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生产、工作流程进一步改良,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职业 素质,也就是为企业培养了优秀的员工。第五,企业希望与学校建立稳定的合作 关系,既可以减少一些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回报率,又可以从战略高 度优化企业人才的储备和选拔,而且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输出企业 文化,培养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就业后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学校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既能贯彻实施稳定的教学 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从企业的不断发展中获得持续的知识更 新和师资队伍的培养。
三、双主体合作办学共赢之策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合作办学的制度保障。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过程中,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 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从制度层面鼓励企业主办或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但还需要 政府有更具体的实施办法,明确校企双方在办学中的责、权、利,落实企业参与 职业教育办学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有约束又有鼓励,使企业安 心、热心地投身于职业教育。
(二)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是合作办学的体制保障。单一的一所院校和单一的 一家企业合作显然很难长久,而且存在较大的办学风险。如能由学校或者企业发 起成立职业教育集团,邀请多个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企业参与,成立 集团理事会,真正以集团模式运营,将各家院校、企业的利益捆绑起来,组成风 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必将使得原本松散的关系改变为共同进退 的战略伙伴。[2] (三)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是合作办学的机制保障。学校与企业依据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由校企双方或多方共同投资成立几个相 关专业的二级学院,形成两个或多个利益主体,实行股份制运作,学校负责项目 申报、提供场地及配套设施、招生及日常管理等,企业负责投入经费或设备、企 业实践指导教师的配备、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就业推荐等。校企双方共同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与教材、合作研发产品与技术服 务等,二级学院的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的培养全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 完成。
(四)基于企业实际的绩效考核是合作办学的成果保障。为了突出人才培养 的职业化水平,在学生学习成果考核方面必须引入企业的标准,既要求学生完成 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的虚拟任务,又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按照 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使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接 受企业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是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地实施的关键还在于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 下几方面来落实企业的主体地位。
1.企业参与招生过程。在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下,招生工作不仅仅是学 校的事情,应该让企业积极参与招生过程,尤其是参与单独招生过程,企业可以 根据企业的用人基本条件设计面试题目,校企共同实施面试,从中录取现场表现 良好的学生,同时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
2.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尽管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调研, 依据企业工作情境设计出教学情境,将企业工作任务改造成教学任务,但由于视 角的不同,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况,所以必须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 程开发,从项目、情境、任务到实施的细节,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学习内容的取 舍,从实践环节的设计到教材的选取,都要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这校才 能不偏离企业的培养目标。
3.企业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全过程。实训室不是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 供资金和设备就可以建好的,必须有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的规划设计,工位的摆 放、装饰的设计、实训物品的准备等都要以企业专家的意见为主,以便更好地体 现实际工作情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实战感。[3] 4.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该有效地实施校企人才互聘制度,尤 其是实践性越强的课程越应该由企业人员担任授课教师,以学徒模式帮助学生更 加全面地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同时也使学生提前经历岗前培训的环节。
5.企业实施对学习成果的考核。企业是学校的用户,学生是学校的产品, 所以,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必须由企业说了算。考核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成果时, 应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进行,并且以企业师傅的意见为主,以保证学生 学的内容能达到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学习成果符合实际工作成果的要求。只有 让企业更深入地参与,才能让企业切实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参与的越是深入全面, 越会促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越会促进学校培养“适销对路” 的合格人才。
四、结语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新的机遇和挑战期,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陆 续出台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对国际上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学习,经过职业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实践探索,国内的职业教育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更多的企业 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发挥办学主体的作用之后,相信我国的职业教育必 将更进一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时武略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