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文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近年来已成为业内教师一个热议 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总体来看,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一是现代文学的边缘化地位。二是现代文学课时的一再压缩。三是学生学习现代 文学的兴趣不高。四是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死板,教学模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 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现代文学教学一方面要重实用, 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学史知识体系)的传播和技能(与文学有关的语言表达、写 作等)训练,又要从审美和精神上对学生施加尽可能大的影响”[1]的教学目标;
在教的内容上,“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强调作品细 读,让文学回归文本;
教学方法上重视开展课堂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合理利 用多媒体技术等等。以上关于现代文学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教什 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几个方面进行,是站在教师位置上进行的思考,没有真正 立足于学生。笔者在从事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感觉到要提高现代文学教学效果, 需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跟着老师转的教学思维模式,从以教师为主考虑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转到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什么、怎么学、为什 么学”上来,才能为现代文学教学注入更多活力。
一、从老师“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 现代文学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般来说,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全面讲授 现代文学是不可能的,即使只对重要文学事件、重点作家、经典作品进行学习也 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有所取舍,通常哪些内容讲哪些不讲,哪些 精讲哪些略讲,是由老师来决定的,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会扼杀 学生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从教师要“教什么”转变到学生想“学 什么”上来,让学生来选择学习内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文学不象 理工科那样,前后逻辑性强,必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这为打破常规顺序提供了便 利。另一方面文学的“史”的流变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没有必要一定遵循时间顺 序进行讲述(多数教科书以时间为序编排)。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更大程度地增强 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1、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凸显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来选择“学什么”,乍 看太自由,会失去控制,也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其实这并不难解决。因为首先 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确定一个宽泛的学习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由学生来选择更 感兴趣的内容优先学习;
其次,虽然每个人兴趣点不同,但对于同时代的学生来说,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还是有相对的统一性,其共同点要多于差异。只要是 大家的共同兴趣点上切入教学,就不会失控和顾此失彼。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兴趣入手学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现代文学时,我就让学生们选 择第一位要学习的作家,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子。从他们选择时 的热烈和郑重以及言语中流露出来的那一份能明显感觉到的肃穆和尊崇,都说明 了他们对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的喜爱和尊敬。谁说现在的学生不懂艺术、不懂文 学、不懂生命的价值?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被打动。尽管从文学史的划分上, 海子不是“现代作家”,但他是“现代的作家”,是离学生更近的作家,学生们众口 如一的选择足以说明海子及其诗作能引起当代学子的强烈共鸣。为了更好的激发 学生的兴趣,我把讲授的主动权给了蠢蠢欲动的学生,围绕海子,由同学们自己 搜集资料,阅读原作,制作课件,登台讲解,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一时间,班 上兴起了一股小小的“海子热”。现代文学课教学因为一个当代诗人有了一个浪漫 唯美的开始。
2、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文学的一种理性判断学生的选择 既透露出他们的兴趣点,也能体现出对文学的理性判断。在选择现代作家时,选 择先讲鲁迅和沈从文的几乎各占一半,这个选择一时间令我颇为震撼。因为这两 位作家正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虽不能说他们各自占据了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但说他们代表了现代文学的两种文学形态却不为过。众所周知,在现代作家中, 鲁迅是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如果说鲁迅代表了“五四”文学形态,那么,沈从文代 表了“五四”之外一种超时代、超功利原始自然本真的文学形态。沈从文的文学史 命运几经曲折,他曾遭到批判、长期被遗忘、到8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这 种遭遇本身就能够反映出许多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东西。正如陈思和曾说:他 (沈从文)被冷淡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他在小说中呈现的很多东西,如果用‘五 四’的话语来衡量它,的确很多东西无法被解读。并不是说20世纪文学只有‘五四’, 而是我们这个学术圈就是在被人为构筑起来的‘五四’传统下思考的,而看不清之 外的东西”[2]。如今,打破“五四”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沈从文的存在就显得尤 为重要。为什么在现代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反而更向往沈从文笔下的湘 西世界?为什么当年沈从文建筑的精神家园如今成了都市人争相栖息的精神净 土。这无不说明,有了适宜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被遮蔽的文学存在会焕发出独 特的魅力,文学是可以超越时代的,这是文学生态平衡的体现。我们不仅需要鲁 迅的“赤子其人深沉其文”,我们更需要沈从文的“赤子其人星斗其文”。学生的这 种选择也许只是一种感性的选择,但却抓住了核心。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未尝 不可以看做是学生对现代文学两种文学态势两种风格的理性提升,尽管是无意识 的,但却道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文学的接受程度,文学既可以冲锋陷阵成为社会进步的先行者,对社会、对文化产生不可或缺 的影响,如鲁迅;
也可以构筑起精神的家园,给人心灵以抚慰,获得审美的愉悦, 如沈从文。让学生选择学什么,是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对学生价值判断的肯定, 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积极性。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 兴趣与教学无直接关联而粗暴否定,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 初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能力,学生的选择是可以给老师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感动。
二、研究性学习―――从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 如果说“怎么教”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选择的教学方法,那么“怎么学”则是 从学生出发,以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接受情况而确 定的教学方法。根据现代文学特点,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中学特别是 高中推广了很多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进行的一项从内容到形式比较全面的一次 教学改革。大学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控制,教师和学生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更大 自由,这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广泛应 用,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条件。这里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 的专业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 的知识信息,提高综合能力。“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重实利、尚实用的社会中, 今天的本科教育也与过去不同。过去本科教育以培养专家为目的,而今天的本科 教育成为带有普及型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要到与文学无关 的部门服务,所以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今天变得更为切要。”[3]正是在这样 一个无法逆转的社会氛围中,现代文学教学要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培养学生 综合能力上加大力度,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应该说,让学生“学什么”就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的体现,在“怎么学”就是在学 习形式上一种探讨。
1、经典平常化现代文学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经得起考验的经典 作家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也已形成的观点都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有很多需要完 善发掘的空间,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与其说是一门需要去理解、记忆、学 习的学科,不如说这是一门需要去参与、对话、建构的学科”[4],在学习中要给 学生更宽松的参与空间。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作家作品过高的定位评价反 而会淡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易引发逆反心理。所以,要了解学生希望怎样学, 避免将现成的观点出售给学生。特别是对经典作家作品,让学生尽量从零影响开始阅读(即不受现有观点的影响和制约),允许学生对经典提出质疑,把经典平 常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对于鲁迅,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从小学到 大学权威教材的评价基本一致,而且学生接触到的多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如从意 识形态、从社会作用等方面评价),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一定 程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同学说:我们不喜欢鲁迅。问其原因,竟 然是因为他太伟大了,没有对话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从鲁迅之爱 入手,了解鲁迅的大爱(家国之爱,民族之爱,文化之爱)与小爱(家庭之爱伦 理之情),了解鲁迅作为平常人感性的一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鲁迅唯一 的一篇爱情婚姻的小说《伤逝》,并把学习重点放在课堂讨论上。因为相对于鲁 迅的其他作品,这篇小说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会更感兴趣,有话可说。
的确,在学习《伤逝》的过程中,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不仅认识到鲁迅内心之 爱的丰富、深沉和矛盾,看到鲁迅更为人性化的一面。同时,通过与同时代同类 题材作品对比,切实感觉到鲁迅的深刻,这比老师直接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值 得一提的是,在讨论中,学生们竟然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等方面 的一些观点,而他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这些文学理论。这使我再一次认识到,理 论来自实践,理论精华零星地存在于个体的文学实践(写作、阅读、接受等)中, 很大程度上,不只是老师启迪了学生,更是学生启发了老师。
2、开展课余研究性学习课余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之一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 时间协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无法保证人人有机会参与课堂 发言所以,课余时间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采用自由结合 的方式,组成学习团队,如以宿舍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针对大家有争议、感兴 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分工合作,各发挥其长,集体备课,查阅资料,经分析 讨论后,形成相对成熟的观点,制作幻灯片,派代表利用课堂时间把学习成果向 大家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小团队的智慧精华就展示在大家面前。事实证明,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团结协作,也使参与者学到了不少知识,在计算 机操作能力、幻灯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讲台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 高,不可不谓一箭多雕。课余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之二是鼓励个体研究。对于个别 对文学有更多兴趣和潜质本人又有深入学习的愿望的学生,鼓励他们对进行专题 深入探讨。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每个班级都会有。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不能 忽略,应该悉心呵护,有针对性的指导,介绍一些前沿的观点,让这些学生的潜 质得到发挥。不定时地将学生的个人学习心得和成果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 既可以增加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大学的课余时 间充裕,而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 这些时间,既能使学生生活充实,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激励大家向更远更高的目标迈进。
3、学习成果日记化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能够坚持每天记日记的人已 经不多了。而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生活多彩的年龄季节,每天都会 有值得记录的见闻感受,但经调查,记日记的人倒是有,但能够数年如一日地坚 持下来的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因此,在学习中,应鼓励学生记文学日记 或周记,把现代文学作业、考试用日记的方式来体现。学生把现代文学学习或课 外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心得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 可繁可简,但一定得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人云亦云。老师随机抽查这种可以 公开的日记,以寻闪光之处大家共享。常言道江湖高手在民间,很多不易被发现 的光芒就隐藏默默无闻的角落。所以,不能忽视学生没有公开流露出来的观点, 也许最有价值的内容就在其中。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看, 同时能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内心的情感。文学靠心灵去领会, 心灵靠文学来滋养,这样把文学真正融入生活,当做一种心灵鸡汤,给生命以滋 养。
三、结语―――从老师“为什么教”到学生“为什么学” 如果说老师作为一个职业中人,讨论“为什么教”是对老师的一种价值期待, 只能间接地影响着学生,那么,讨论学生“为什么学”就显得更为直接。之所以把 这个涉及价值取向的问题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讨论过“学什么”和“怎么学”之后, “为什么学”的答案就基本明朗。简言之,“为什么学”就是满足学生的兴趣,提高 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等等。概而言之,就是提高综合人文素 养。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于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实用技能、发展 综合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了文学的滋润,就如一棵有枝无叶的大树,缺乏 灵性。一个重实用重功利的社会固然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 但如果没有文学的滋养,就会缺乏精神的依托,人心变得坚硬粗粝。这个时代不 缺乏实用的技能,而缺乏与之匹配的人文情怀。文学世界是人文精神最为丰富的 领地,通过文学的学习,在提高各种能力的同时,也让人文汁液时时提供精神的 营养。当然,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一定的偏颇,所以,在实际 的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机械单一地遵循一种模式,应该充分考虑教和学的主体、 客体情况,灵活运用。应该说,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是心与心的交流 和碰撞,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自由的作风,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 感受,理解学生的选择,认可学生的创新,才能让学生真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才 能让现代文学教学充满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