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教师教学论文
大学教师教学论文 一、大学教学与教师教学观之审视 (一)审视大学教学:学生、教师、学校之三维视角 1.大学教学:学生心智成长的“孵化器”。大学不仅以探索高深学问为目 标,更追求以高深学问“训练”与“装备”人为永恒宗旨,它是青年学子心智成长的 场所。而大学教学则是实现此宗旨的基本途径。处于18―23岁的青年大学生, 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深奥的专业知识, 而且课内外有机会与众多学者讨论、交流,在教师们的引导与带领下认识自身、 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学识、智力、理解力等各种素 质得到了极大的训练与拓展,这就是真正的心智培养。正如怀特海(White headAN)所说:“大学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们传播 知识,也不在于仅向教师们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 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 情之间架起桥梁。”[2] 2.大学教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职能。高深知识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基 本要素。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对应着知识的生产(发现与创造)、知识的传 播与知识的应用过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与社会服务可视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 的三大职能。作为三大职能之一,教学是大学教师最为传统的职能,这一历史可 以追溯至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大学就是教师传授高级学术知识的场所。同时, 大学教学亦有助于教师其他职能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学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就有 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准备教学的过程就是其对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进行 整理、思考、钻研的过程。此外,在大学里,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常 常走在教师的前面,师生互动的一个积极结果就是教师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新东 西,这对教师而言,不啻为一种科研资源。由此而言,大学教学是教师学术职业 的基本职能。3.大学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自从有了大学,就有了对其教 育质量的期待。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类型与层次的拓展,大学教育质量被赋予了 越来越多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同时,教育质 量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样。然而,追根溯源,培养人才仍是大学最为基本的职能,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而大学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因此,大学教学投入的多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大学教学质量的好坏能够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进而反映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从这个意义来看,大 学教学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简言之,大学教学之于学生、教师乃至学校 均有重要意义。而从教学过程与影响因素考虑,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点 在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当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革新是关键。
(二)大学教师教学观辨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传统教育教学 方式呼声的日益高涨,有关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兴起。这当中有 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教师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生学习方式与 学习效果的可能影响。1993年,澳大利亚的3位学者基恩特里格维尔(Tr igwellK)、迈克尔普洛瑟(ProsserM)和菲利普泰勒(Tay lorF)对24名教授大学一年级物理与化学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探索 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意图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了5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 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
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 握学科概念;
教师/学生互动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握学科概念;
以学生为中心 的策略,旨在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旨在使学生改变自 身的观念[3]。1997年,香港大学的学者基姆伯(KemberD)基于 既往有关大学教师教学观研究的回溯与总结,认为既往的研究在术语称谓上虽有 所差异,然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合并成5种教学观:教学作为知识的传 授,教学作为结构知识的传递,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应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应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与心智的发展。进而,他又将这5类教学观作为 子类别分别归于教师中心/内容导向、学生中心/学习导向两大类中,每个大类 各含两小类,而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子类教学观作为两大类教学观之间的 过渡。最后,他将这5类教学观具象为一个起点为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导向 的大类教学观,终点为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导向的连续体之间的5点[4]。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也发现大学教师似乎兼有“理想”的教学观与“现 实”的教学观。1992年,两位澳大利亚的学者莫威思(Sam-uelow icz)和贝恩(Bain)通过对来自于两所不同类型大学(开放式大学与传 统大学)不同学科领域(科学与社会科学)的13名大学教师访谈调查得出结论:
至少对于某些大学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观是情境性的;
大学教师可能兼有“理 想”的与“现实”的教学观。这似乎意味着,教师教学目标的表达与“理想”的教学 观相一致,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评价,体现了“现实”的教学观[5]。
针对于此,2005年,4位英国学者通过对4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638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之后,认为大学教师“理想”的教学观与“现实”的教学观 具有深层次的一致性,但也有差异:教师“现实”的教学观是“理想”教学观与学术 以及社会情境的折中[6]。国内研究者于此也有相关的研究与阐述。喻平认为, 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是一个涉及知识信念、认知信念、文化信念、学习信念以及 对信念的自我调节等因素的复杂结构,它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活动经验、科学 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会对自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组织 以及教学评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会通过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认识信念传达给学 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间接影响[7]。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人 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 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 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8]。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者陆根书与 韦娜通过对本校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教师教学 观的基本情况调查,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可以用关心激励、学科知识、问题解决、 多媒体、传授知识5个维度加以度量。对这5个维度进行的二阶因素分析表明, 教师的教学观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类型,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 观[9]。2011年,厦门大学吴薇通过对中国与荷兰研究型大学教师们对自 己教学经历的回顾以及他们对影响其教学观念的相关因素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得 出结论:外部环境以及个人背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外部 影响因素涵盖班级环境、教学工作环境、高等教育体系政策环境以及国家社会文 化环境等四大层次[10]。综上,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师有关教学的基本信念 与看法,它既是大学教师逐渐形成的对教学本质及其过程的基本判断与价值追求, 又受到自身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塑造与影响,并指导着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大学教师教学观可细分为不同层面:教学 理想层与教学情境感知层。大学教师的教学理想是其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的地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知识乃至大学本质等问题的基本思考与判断,它 不受具体教学情境的羁绊,它是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内核。而教学情境感知则更“具 体”,更“现实”,它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感知,既基于教学理 念,又受到教师所在机构的属性、大学教师的学术背景、学科特性乃至大学教师 的个人背景特征等学术与教学情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学理 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另外,从类型上来看,大学教师教学观可大致划分为 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与学生中心(学习中心)两大类。
二、反求诸己: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必由之路 何谓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可视为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其过程就是大学教师教学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 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大学教师由教学新手到教学专家的成长 过程。教学观是教学理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教学理想是基本,因此,教学 观的建构应当从直面深层次的教学理想开始。
(一)教中学 大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面临着“如何对待不 参加讨论的学生,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思维, 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教学……”等诸多新问题。当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应对让教师 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会尝试学习新的观念与方式来解决处理,而学习 的途径可以有阅读相关文献、同事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观摩体验等,这时,通过 学习,他既有的教学观念就会开始发生转变。值得指出的是,同事之间不同教学 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勇于实践 一旦教师学习了新的理念、教学策略与技能,就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积极地 运用、熟悉、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观。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 中,大学教师应避免“教条化”,即应避免不辨情境,生搬硬套教科书或教师培训 中所宣扬的教学原则与技巧。
(三)不断反思 大学教学是目标指向性活动,教学目标预设于教学行为、反馈之间的统一 体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教学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例如,针对 教育目标的教学行为,反馈意义何在;
对于根据前一次教学反馈而得以安排的教 学行为,教学目标又体现在哪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将会更好地理解 与进行教学。反思不应局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学习与实践,还蕴涵着教师自身的 教学价值判断。进而言之,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来看,反思是一有效途径。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观与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观与其他教学观之间的联系, 特别是反思自身精心选择的教学个案,将有效地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国 外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比较了获得卓越教学奖的“专家”教师与“新手”大学教 师之间在教学观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别之后,得出结论:相较于“新手”教师的单 一教学观,“专家”们的教学观更为复杂与灵活[1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表 现有:“专家”教师有强烈的意愿从其他人,尤其是学生那里获得关于他们教学与课程方面的反馈信息,而且,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系统的、正式的流程收集此类反 馈信息,他们会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11]。
(四)投身教育科研 相较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更为复杂。事实上,许多大学教 师并不认为自己仅仅是“教师”,他们更视自己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分子。因此,探 究知识与学术已经成为大学教师的使命,而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的价值与传统。
毋庸置疑,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自身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 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大学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还需要教师 投身于教育科研,教学也是一种学术,也需要不断探索。综上所述,大学教师教 学观的建构是大学教师自我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诉求。因此, 这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重要因素 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固然以教师“反求诸已”为必由之径,然而良好适 宜的教学氛围,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教师教 学观的建构,乃是其所处的学术、教学情境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对它的进 一步分析,教师、学生、大学机构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3个方面。文章拟就此 讨论其中若干具体因素,并针对当前大学的教学实际提出初步建议。
(一)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2006年,南京大学龚放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 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73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 高校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特别 是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对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期望值很高,但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 高,对教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也不满意,对教授教学的态度尤其不满,对已 经开设的课程的满意度也较低。……大多数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陈 旧;
不少教师缺乏教学经验”[12]。这个结果令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它 揭示了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与之相应的是,目前,我国大学教师普遍缺乏职前、 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过去的一些较好做法,如“助教进修班”、教研室集 体备课活动等已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个问题浮出 了水面。而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做法上,大学可为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正式培训或类似教师发展工作坊。在此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培训的具体形式如何,培训内容与环节应精心设计,培 训重心应立足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革新,如此方能切实提升大学教师的教 学能力,改善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二)对教师采取多元评价 教学、科研以及直接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教学是其基本 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职能的侧重点以及对大学教学的目标追求 本应有所不同,各安其位。然而目前,大学出现了漂移现象,科研导向愈演愈烈, 大学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减少了 投在教学改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指导研究 生,对本科教学力量的投入相对而言是比较薄弱的”[10]。这种重科研轻教 学的倾向,影响着大学教师对于学术与教学情境的认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之一就在于实现对大学、大学教师评价多元化,平衡教学与科研。
(三)适度控制班级规模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规模也常常影响着大学教师的教学观与教学方式。有 研究指出,当班级规模适中以及教师能够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当教师所 在院系重视教学时,相较于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们似乎更 倾向于后者[6]。目前,中国高校的生师比普遍较高,且呈现逐步升高的态势, 2008―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师比依次为:17.23∶1,17. 27∶1,17.33∶1,17.42∶1①。基础课与专业课大多都是大班 上课,教师很难顾及全体学生,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直接进行思想、学问上的充分 交流。参照国际惯例实施助教制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提升 高等教育质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已经成 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大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其教学观的建构过程是 密不可分的,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是其提升教学实践水平的先决条件。
这是一个教师不断自我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大学教师教学 观的建构,不仅需要大学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大学为之营造适宜良好的 学术与教学氛围。
作者:叶俊飞 工作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