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西方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西方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西方文化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西方文化中苹果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一.苹果与宗教 苹果与西方文明的渊源起始于《圣经》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 甸园偷吃禁果的故事。据《圣经》记载上帝造人之初,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 活在伊甸园里,但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绝对不要偷吃园里的两棵树,即生命树和 智慧树上的果子,否则必然会也严重后果。但他们没能经受住诱惑,夏娃受了蛇 的诱惑,吃了智慧果,并且给亚当一个,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 的命令,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而且传说亚当偷吃禁果的时候,在惊慌失措中将 一个苹果核卡在喉咙里,留下一个疙瘩。作为惩罚,上帝就让这个苹果核永远留 在他的喉咙里,成为男性的喉结。后来Adam"sapple这个短语就被人们用来表示 “男人的喉结”。现在已经证实,禁果就是苹果,因为在拉丁语中,表示苹果的那 个词语也可以表示邪恶。因此苹果就和原罪产生了某种关系。但同时,亚当和夏 娃偷吃禁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透露出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而这也是人类的 天性。好奇心,求知欲是一切科技成就的最初动力。因此,在此处苹果又有了智 慧、强烈的吸引和诱惑等含义。或许这也是后世诸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等孜孜不 倦地追求知识和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动力的源泉,只能说从人类文明 的发端,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开始就有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而在世俗世 界,苹果被赋予了“宇宙”的含义。欧洲皇帝、国王们用的手杖,其顶部都是一个 圆形的苹果,他们总是手握“帝王的苹果”来表明他们控制着世界,苹果成了权势 的象征。二.苹果与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第一次出现苹果,是在宙斯与赫拉的婚礼上。大地之母该 亚从西海岸带回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给他们作为结婚礼物,表达对他们婚姻的美 好祝福,而树上结满了金苹果,因此在这里苹果有了完美婚姻的寓意。大力神赫 拉克勒斯在人间所完成的十二件功绩的第十一件,便是取得赫斯珀里得斯和巨龙 看守下的金苹果。在取得金苹果的路上,赫拉克勒斯还从高加索山上释放了普罗 米修斯。希腊神话三女神与金苹果的故事也是最耳熟能详的,在人类英雄帕琉斯 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君受到参加婚礼的邀请,只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于是她怀恨在心,在婚礼上扔下了一个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的金 苹果,而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以及美神阿芙洛狄忒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 女神,互相争执不下,于是宙斯最后让特洛伊从小被父母遗弃最后堕落成牧羊人 的王子帕里斯做评判,为了贿赂和诱惑帕里斯选自己,赫拉允诺他给他无上的权 利,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阿芙罗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 她,并自愿做他的妻子。帕里斯逐一考虑,最后对美女动了心,他确实也认为阿 芙狄罗忒最美,于是他选择了美神阿芙狄罗忒,赫拉和雅典娜气愤地离开,并发 誓会向所有的特洛伊人报复。而后来帕里斯在阿芙狄罗忒的帮助下娶了斯巴达的 人间最漂亮的女人海伦,而这也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因此,在希腊神话中, 金苹果象征着美丽与智慧,但是也含有选择,纷争的意思。
三.苹果与西方语言 英语语言中也有许多与苹果有关的俚语、习语等,有着丰富的文化寓 意和内涵。现在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如下:例1appleofone’seye心爱之物,掌上明珠, 心肝宝贝。在这里,apple实际指的是thepupil(瞳孔),大概因为眼珠圆的象苹果之 故。瞳孔是眼睛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强弱。瞳孔散大,对 光反射消失,也是脑死亡即人死亡的表现之一。所以,这个成语典故常用来比喻 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例2apple-polish(努力讨好) 美国小学有个传统习惯,即小学生为向老师表示尊敬和感谢,常把自己家里的红 苹果带到学校里来,送给自己认为好的老师。但有些学生其实对老师并没有多少 喜欢,但为了讨得老师个关照,他们会像其他同学一样送苹果给老师,而且还擦 得很亮很干净,于是applepolish这种行为就成了拍马屁的意思。例 3Onerottenapplespoilsthebarrel.一只烂苹果烂一筐苹果。当一个苹果开始腐烂,它 也会毁掉同一容器中其它苹果。这个短语就被引申为指团队里一个差劲的人会使 每个人的表现都受到影响。我们通常就会把那个表现欠佳的人称为团队中的 rottenapple。苹果在西方文明史上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十分丰富多 彩的寓意,它渗透在宗教,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和各个时期的文明都紧密地 交织在一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或激励作用,成为西方文明史上一道耀眼的明珠。
西方文化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思考 》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导入西方文化和母语文化知识是培养学 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教师课堂文化导入在遵循阶段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在词汇、句子、语篇中导入中西方文化 知识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原则;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植根于语言,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 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离开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
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言:“培养学生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 是培养能说流利语言的傻瓜的最好方式。”此外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 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引入文化知 识。课堂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注意母语文化的导入,实施双向文化教育。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兼容并举,是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因此, 如何恰当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成为广大外语教师的迫切任务。
一、文化导入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来看,语言学家真正意识到文化在外 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者胡文仲最早 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从语言功能上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一致性。
1989年赵贤洲提出“文化导入”这一概念。而后语言学家对文化导入问题进行了研 究。陈光磊界定了文化导入的内涵,林汝昌详细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层 次问题。此外,赵贤洲、束定芳、鲍志坤等学者也深入研究了文化导入的原则等 问题。刘润清提倡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 文化,二者并重”。上述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了积极贡献,使 我国文化教学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我国外语教学仍处于重视目的语文化导入 阶段,母语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仍处于表层阶段,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这也阻 碍我国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
二、中西方文化导入意义及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 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 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 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 化知识,既符合语言教学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培养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需要。此外,教师课堂中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将保证文化导入教学的顺利进行。
1.中西方文化导入意义 教师在课堂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 方法。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导入西方文化知识,便于学生掌握西方语言 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进行听力或阅读英文材料时,能够恰当理解其中的文化内 涵,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导入母语文化知识,便于学生了解不同 文化间的差异性,提高其语言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双向语言学习能力。英 语教学实行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兼容并举,将有利于学生今后跨文化交流的成 功,避免因文化因素而造成的交际失败。同时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扬我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2.文化导入原则 文化导入原则作为文化教学中的总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 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指导着文化教学的有效进行。遵循文化导入的三个原则是文 化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第一,阶段性原则,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接受 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从感性认 知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理性认识为主。第二,适度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上的适度。不能超越学生接受能力之外的过度传授文化知识,避免学生对 所学知识失去兴趣。第三,实用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 所学的语言内容和日常交际内容密切相关。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导入相关文化知识, 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导入策略的建构 目前,文化导入教学相对于语言技能教学属于从属地位,教师向学生 导入目的语文化偏多,母语文化偏少,外语教学“进口多,出口少”。作为国家今 后发展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既要掌握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也需要了解有着 较大差异的西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句子、语篇中全方位地导入中西方 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1.词汇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 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各种文化特征都能在该语言的词汇上找到痕迹。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中西方词汇的 文化差异了解得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挖掘词汇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含有不等值性,时常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却完全不同。
对于这样的词汇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进行文化双重导入,以免学生对不同文化的 词汇理解出现偏差,不能了解其深刻内涵。例如:教材中出现的动物词汇,由于 中西方历史、传统、习俗,甚至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经过历史积淀导致其在文化 内涵上也有着较大差异。对于布谷鸟(cuckoo)的理解,西方人认为布谷鸟的叫声 是不吉利的,中国人则认为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喜欢布谷鸟的叫声。对于中西 方文化中的非对应及零对应词汇,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导入。
2.句子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不同民族语言的句子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差异文化现象,同样中西方文 化在句子上也体现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句子结构差异以及句子中典 故差异向学生导入两者文化间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将进一步掌握中西 方文化的异同,从而提高跨文化认知能力。由于句子的文化因素具有较强的外显 性,加之文化渊源不同,其句子结构无疑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句子中常使用被 动语态,而汉语中则经常使用主动语态,尽管汉语中有表示被动的词,但表达的 时常是主动含义。这说明西方人清楚地表达主语“身份”是主动还是被动,个人主 义意识强,所以突出主体的明确身份。而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传统世界观, 主语的主动或被动“身份”不言而喻。造句顺序上,中国人通常采用从大到小的词 序造句,而西方人造句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 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教师在教材讲述的过程中,需导入中西方文化间不同的造 句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句子中的文化差异。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含有典 故或习语的句子时,也需要深入挖掘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进而导入文化内涵 差异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句子含义。
3.语篇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语篇都涉及英美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 可根据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该背景文化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 得学生在理解语篇内涵的同时也懂得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例如,新视野大 学英语第三册Unit4SymbolsofAmerica,教师在结合课文对这一语篇内容进行讲解 时,可深入追溯美国典型的UncleSam(汤姆大叔)等象征物的来源,此外为拓展学 生的文化知识,介绍更多的具有美国特征的代表物,如美国代表作家、音乐家等。
导入具有美国文化特征的代表物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进一步讲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象征物的英文表达方式、来源等。最后比较中西方不同的代表物,找出中美代 表物历史文化差异。通过此方法,学生可以概略地了解整单元的文化知识,同时 也将填补中国文化知识的空白,达到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并举的目的,从而提 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以及大力输出母语 文化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学生对外 语学习的要求更加深入,与此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恰当地将母语文化进行输出,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同时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按照文化导入的阶段性、适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教师可从 课堂内的词汇、句子、语篇中挖掘中西方文化知识,从而在外语教学中实施双向 文化教育,即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