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在1972年应邀至中国拍摄纪录片,谁曾想在影片放映之后便使安东尼奥尼及影片《中国》淹没在一片谩骂声之中。直到影片于2004年在国内公开放映之际,这部纪录片才重回人们的视野,与之相关的各种历史性、学术性文章也纷至沓来。本文以前人对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国》的分析与研究为依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有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位电影大师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安东尼奥尼 中国 批评性 接受美学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的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1972年这位著名的导演受中国政府之邀到中国来拍摄相关的纪录片。意大利电视组预期拍摄中国的17个地方以及人的出生、死亡和恋爱相关主题,但安东尼奥尼及其摄制组的行程被严格的限定到官方制定的路线中,他们在中国官员的陪同下,只在北京、林县(河南省的,现为林州市)、苏州、南京和上海五个地方进行了拍摄。秉承真实性创作原则的安东尼奥尼将目光聚集在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的行为举止上,真实地记录了1972年的中国和中国人。而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将安东尼奥尼和影片《中国》卷入到了批评的浪潮声中,影片在意大利放映后不久便在中国受到了强烈的谴责和批判,使安东尼奥尼卷入了这场风波中。直至2004年影片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才开始对这部纪录片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并相继发表了许多对影片深入分析的文章。
国内学者对于这部纪录片的研究自2004年以来数量明显增多,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献共有40余篇(未包含1974年出版的批评集),硕士论文2篇。笔者认为关于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的相关研究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批评性文章
这类型的文章大都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是基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而发表的一批对安东尼奥尼及纪录片《中国》进行猛烈批评的文章。
在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的批评集,同时还出版了名为《A Vicious Motive, Despicable Tricks》的外文单行本。在这本批评集中收录了40余篇批判性文章,如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恶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上海市规划设计院发表的《不许招摇撞骗——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反华影片<中国>》,林县横水公社发表的《林县红旗不容污蔑——痛斥反华小丑安东尼奥尼和林彪反党集团》等一系列批评性文章。其中,1974年由《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发表的《恶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文章对安东尼奥尼和这部纪录片展开了猛烈的批评,评论员对于安东尼奥尼所拍摄的内容和其运用偷拍、长镜头等拍摄方式给以严厉的谴责,文章中谈到:“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镜头集中起来,攻击我国领导人丑化社会主义新中国,诽谤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侮辱我国人民。” 除此之外,还指出影片丑化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把中国人描绘成“愚昧无知,与世隔绝,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不讲卫生,爱好吃喝,浑浑噩噩的人群” 。对于影片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影片的剪辑和配乐各方面的也给予强烈的批判。文章洋洋洒洒写了近6000字,充满批判性。
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安东尼奥尼新写实主义的拍摄风格,使得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批判导演和纪录片的文章层出不穷。
2.历史性文章
这类型的文章以回顾和阐述当时批判安东尼奥尼和影片的背景和过程为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文章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很多文史类的杂志上都刊登有关于安东尼奥尼及影片被批判的内幕和事件发展过程。如宗道一在2002年发表于《文史精华》的《“安东尼奥尼事件“和”蜗牛事件“》、舒云在2007年发表于《报刊荟萃》的《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的传奇》、梁茂芝在2009年在期刊《龙门阵》上发表的《纪录片中国文革中被批内幕》、李泉在2010年在《百年潮》上发表的《安东尼奥尼与影片《中国》的风波》、海巴子在2013年发表于《档案春秋》的《安东尼奥尼,一个纪录片导演的中国式颤栗》等等。
在这些历史性文章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宗道一的《“安东尼奥尼事件“和”蜗牛事件“》,这篇文章详尽地记录了这部影片引发风波的缘由,介绍了导演安东尼奥尼和影片《中国》如何从一个纪录片发展为一次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文章介绍了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从中央广播事业局国际联络部的干部密告江青和姚文元,称意大利电视片《中国》是站在”帝国主义污蔑中国的立场”上,“攻击中国”的坏片子, 后来发展到给外交部扣上了右倾投降主义的帽子,陪同官员被拉上台批判并调离外事部门。江青还借此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并在其指使下,对影片《中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批判。
3.学术性文章
较之于前两类文章,这类型的文章学术性较强,在简要地介绍影片拍摄的背景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对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声画关系及人物表情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1美学角度分析类文章
从美学的角度上对影片进行分析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以下两篇。蒋卓伦在2007年发表于《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的《难以接受的美——纪录片<中国>的接受美学解读》和孙伯楠在2008年写的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从纪录片<中国>论安东尼奥尼的纪实风格》。
蒋卓伦的这篇文章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对纪录片《中国》进行解读,在文中作者从学术角度出发,分析了影片之所以产生批判风波的原因。蒋卓伦认为纪录片难以被国人接受是由于东西方美学观念上的差异和导演对于观众的期待视野的忽视。如西方社会的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生命和人性,故艺术家也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中国文化则以家族为本位,君权父权至上的国家 ;除此之外,安东尼奥尼对于新现实主义的追求与中国崇尚的象征主义相违背,尤其在文革年代,人们的审美趋向于对高大全和红光亮的追求。蒋卓伦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导致影片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孙伯楠的这篇文章在对影片的创作背景、拍摄内容以及镜头语言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影片的纪实风格为出发点,对影片的这种纪实风格的美学倾向及哲学内涵进行了分析。
孙伯楠认为影片中体现出来的纪实风格与导演的自身创作是倾向密不可分,这种缓慢移动的摄影、极少的解说词和呈现的内心真实都是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传统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尼对于传统纪实美学一种继承和超越,他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当时的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中汲取精华,又参入自身独特的创作理念。除此之外,安东尼奥尼的纪实风格还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他极力挖掘镜头背后之永恒真实的创作驱动与结构主义寻找和发现永恒模式的精神内核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文章从纪实美学角度对影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影片的美学价值和安东尼奥尼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
1.2对比类型的文章
此类型的文章主要是将伊文思的《愚公移山》和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进行比较,剖析两部影片的拍摄风格、镜头语言和人物表情等方面,这两部影片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孙云红于2009年发表于《当代电影》的《两个中国——伊文思的<愚公移山>与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孙云红的这篇文章这从两位导演的拍摄背景、拍摄方式、导演的立场、解说角度和影片的遭遇分析两部影片,思考对于两部影片的历史评价和意义。他认为正是由于两位导演对于拍摄影片的要求、对长镜头的运用以及解说视角上的差异,导致了两部影片在当时产生了不同的评价和反响。文中指出,伊文思是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拍摄,与拍摄对象熟悉并消除他们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安东尼奥尼则强调他是冷静的观察着,甚至是冷静的“闯入者”和“窥视者”。 他只是客观地记录事件。在解说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误读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两部影片的解说都采用第一人称,但是《愚公移山》中解说者的语气显得平和不着感情色彩,而《中国》中的解说则模糊多义。文章从多个方面对两部影片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知当时的历史。
1.3跨文化类型文章
此类型的文章主要是从跨语境传播方面进行阐释,正是由于当时东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才导致了对影片的误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李江月在2008年发表于《影视剧写作》的《图像诠释及跨语境传播——安东尼奥尼<中国>解析》。
李江月从中国图像方面进行分析,她指出“中国图像”被大量创造出来,而且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跨语言的“编码”以至于在大部分关于中国的影像中,叙述者必须借助这些“中国图像”构成的图像语言编码进行阐述,才可能被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认同和理解。 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说对于编码与解码方面的理解不同导致了影片被误读。
每一种类型的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安东尼奥尼和影片《中国》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回顾当时的这些批评类文章时会发现,虽然文中多是对于安东尼奥尼以及《中国》的批判,但借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对我们而言,历史性文章对于熟知当时的事件发展背景和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分析安东尼奥尼和影片《中国》被批判的全过程,了解之后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这部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影片。
国内陆陆续续地发表的关于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的学术性文章,从纪实风格、接受美学和跨文化传播等角度出发,对影片的镜头语言、声音画面、人物表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有的文章视角新颖,值得借鉴。对于影片的分析大都从如上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对于影片的分析还可以尝试从图像与文本方面展开,分析每一个图像本身的意义所在,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影片。
笔者认为,如今随着新媒体艺术和影像传播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对于安东尼奥尼和影片《中国》的研究与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我们不仅可以借助影片进一步的感知历史,同时对于电影大师的创作理念的深入了解,对于我国今后的电影创作,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