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基于文献的比较研究
基于文献的比较研究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举世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也有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占领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竞 争的大环境下,企业仅仅凭借优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来争取市场份额是远远不 够的。因而,有些敏感的企业就开始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凸显自身 文化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还为管理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美国着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曾经就说过:“未来的商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和 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管理学界将研究的目光投向日本。他们将美国企业与日 本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后发现,美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设 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优秀的人员配备。但是,日本企业除了在上述方面做出 努力之外,还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后面一点正是美国企业所不具备的。日 本企业的成功,使得美国人懂得了文化的重要性,为美国企业变革指明了方向。现 如今,企业文化已经发展成为管理理论中的显学,也有更多的企业体会到企业文化 的奥妙,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系当中。
自从我国加入 WTO 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也就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随 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企业中就会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员工, 而人员的繁杂就会带来价值观的差异,进而导致文化的冲突并给企业管理带来困 难。而我们在比较研究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不同之处时,通常能够得出中外文化的 不同是造成中外企业差距的主要因素的结论。而我们通过对世界上那些长盛不衰 的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的塑造是造就这些企业繁荣昌盛的主要因素。从这 些优秀的企业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并让我们懂得:企业要想走到更 远、更高的位置,需要企业文化保驾护航。
然而,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报告》的有关说明,中国近八层多的 企业还没有开始筹备或者是刚刚开始筹备其文化建设。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其文 化的建设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虚”、“表”现象,认为提出一些口号,举行一些体育比赛,组织一些聚餐活动等就是建成了企业文化,而对企业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没有 充分的挖掘出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多数企业是运用导入 CI 的方式,把企 业文化当成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的拼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文 化的相关理论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且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还不成熟,国 内也没有可以树立为典型代表的文化建设实践成果。因此,对于企业文化更深层 次的研究也就势在必行。本文就是通过对中外企业文化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一 些有关企业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一些微薄之力。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通过相关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发现中外企业文化 结构之间的异同点,然后通过对中外企业文化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并通 过对中外企业文化结构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我们认为的更加合理与明 确的企业文化结构层次模型,为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1.2.2 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技术路线中,如图 1-1 所示。
第 2 章 相关理论回顾 2.1 企业文化的涵义 2.1.1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0 世纪初期一直到 20 为了能够揭开日本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增长的秘密及找出能够让美国经 济重振雄风的方法,美国的管理学家不得不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东方。在总结日 本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并与美国成功企业及失败企业相比较的基础上,美国的管 理学界先后出版了四本以论述企业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管理学着作,这四本批判色 彩相当浓重的着作被称为美国管理“创新四重奏”。具体介绍如下: 《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1981)指出,日美两国的企业管 理最基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价值观和对人的看法上。日本人非常注重集 体主义的价值观,而美国人则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非常赞赏。日本的企业管理者以其实际行动向企业员工展现企业的经营理念,述说企业的愿景,从而得到员工在 心理上的认同。而美国的大多数企业家却不能够深入地向企业的员工分享企业的 经营理念,并以此来团结企业的员工使其做出贡献。在对待人的看法上,美国的大 多数企业管理者往往把企业员工当成是达到自己目标的客体,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是没有人性的“可互换的生产零件”。而日本的企业管理人员则认为,企业员工不 仅仅是供使用的客体,更是应该给予尊重的主体。日本的企业长期以来不仅非常 重视他们的成员,而且非常重视其管理人员发展人力资源的技能。该书作者在其 结论中明确指出:美国企业的“敌人”,并不是日本企业或德国企业,而是其自身的 管理文化。① 《Z 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指出,成功的企业管理 应该重视信任与合作的作用,积极营造一种民主文化。威廉·大内经过对美国企业 与日本企业近 10 年的比较研究发现,日本的企业更加重视信任的作用,日本的企 业家大都在努力营造一种信任的氛围,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 力量,而这些因子是美国企业所不具备的。威廉·大内通过鼓励美国的企业应向日 本的企业学习,借鉴日本企业的独到之处,再结合自身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带有自 身特色的管理方式。② 2.2 小结 经过上述几种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结构的划 分大体相同,他们一致认为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其余的都是精神文化在企 业经营过程当中的外显,他们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是划分的细致程度不同;国外的情 况也大体相似,他们一致认为“基本假设”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分歧在于除“基本假 设”之外的内容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