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电影文化论文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 正文 2020-01-13 07:27:10

    电影文化论文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文化的角度追溯了全球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其对文化 的影响。作者认为,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是双向效应:一方面是文化的趋同性, 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后者的特征更为明显。虽然强势文化在全 世界的传播总是影响着弱势文化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逆向运动的现象。就电 影学界而言,在最近二十年里,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先后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 节大奖,从而使得中国电影的“全球化”趋势大大地先于中国文学的走向世界。确 实,随着中国的日益全方位走向世界,中国电影的世界性和全球性进程已经大大 地早于文学世界性的进程,因为理解电影文本较之理解文学文本要容易得多。本 文并不赞成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这些获奖电影的无端指责,在指出其复杂的全球/ 本土因素后,作者将中国电影文化置于一个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对新崛起的第 六代导演与其前辈作了一番比较,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的现状以及电影研究所 受到的挑战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电影,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非殖民化 在当今的中国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谈论全球化问题是相当时髦的, 因为这一话题不仅吸引了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的学者,甚至对包括电影在内的文 化学者也有着相当的诱惑力。就电影学界而言,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一大批优秀 的中国电影先后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节大奖,从而使得中国电影的“全球化”大大 地先于中国文学的“全球化”。确实,随着中国的日益走向世界,中国电影的世界 性和全球性进程已经大大地早于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因为理解电影文本较之理 解文学文本要容易得多。虽然我已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论述过全球化及其对文化和 文学研究的影响,但本文仍将首先再次追溯一下全球化的起源,然后由此出发将 中国电影文化置于一个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的现状以及 电影研究所受到的挑战提出一些积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当代电影和文化工业的“全球化” 在这一部分,首先我将重申我在其他场合对全球化的不同形式作过的评述。

    (1)在我看来,在这样一个被描述为“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文化和信息资本 的迅速流动,传统的时空观念也大大地改变了。在这一硕大的“地球村”里,人们 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便利。对于这一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左 派知识分子已经作了仔细的研究并写下了不少批评文字。确实,在全球化的时代, 政府的职能将在某种程度上为一种隐形“帝国”的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所取代。这个帝国就是全球化:“虽然它掌握着巨大的压迫和破坏的权力,但这一 事实也不应当促使我们去缅怀过去的那些老的主宰形式。通向帝国的道路以及全 球化的过程提供了各种解放力量的新的可能性。当然,全球化并不只是一样东西, 被我们认可为全球化的多重过程并不是一个统一体或一种声音。我们将论证道, 我们的政治任务并不是简单地抵制这些过程,而是要对它们进行重新组合并将其 引向新的终端。支撑帝国的有着创造力的芸芸众生同样也有能力自发地建构起一 个反帝国的力量,以及另一种全球流动和交往的政治组织。”(2)也就是说,我们 在提出应对其挑战的策略之前,应该首先承认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毫无疑问, 在全球化的时代,所有人为的中心结构均被资本的流动和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所消 解。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危机随着(处于帝国之中心的)西方理论的向(处于边缘 地带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而出现在民族文化的机制中。较之文化的其 他形式,电影是仅次于电视的另一种最容易受到全球化浪潮波及的艺术形式。既 然电影产业最容易得益同时也最先受到全球化的波及,因此,中国电影便不仅受 到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影响和渗透,同时也受制于多种国内的因素,如电视和网络 的崛起和挑战等。面临这一境况,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面对这一具有威慑力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难道我们将坐等幽灵般 的全球化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吞噬吗?或者说我们在新的世纪将仍然像以往那样 固执地抵制这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的冲击吗?这些均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尽管全球化确实如同幽灵一般威胁着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机制,特别是电影 更加如此,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诚然,面对上述所有这些不利的条件,我们首 先应该承认,全球化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 的双向渗透过程。(3)也即全球化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极致:它的影响从西方 运动到东方,同时也从东方向西方反向运动。或者说,诚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FredricJameson)所指出的,“我们在这一具体例子中注意到了认同和差异的对立 的抽象性被赋予了一种整体与多元之对立的具体内容。”(4)显然,马克思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事物的任何单一的方面,因为全球化 的过程始终是与另一种力量并行不悖的:本土化。在世界文化的进程中,时而全 球化显得强大有力,时而本土化又从另一方面制约了它的权力。因此,全球化若 不落实到某个特定的本土情境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用以解决这种悖论的也 许是一种妥协和变形了的“全球本土化”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 界才能始终处于发展之中。

    既然全球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那么我首先将其视为一个远远早于20 世纪的漫长过程。在这方面,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百五十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论述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全球化过程的起源及发展。按照马恩 的论述,美洲的发现无疑开启了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而伴随这一过程 而来的则是旅行中的资本(travellingcapital),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便进入了其高 潮。这不仅为物质生产所证明,同时也为文化生产所印证:“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 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 学。”(5)按照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世界文学”绝不是指一种单一的具有趋同性 的文学,而是一种代表着多重取向的各民族先进文学发展的方向,也即歌德当年 理想中的一种跨越国界和民族疆界的文学。与经济领域内的情况所不同的是,文 化上的全球化绝不意味着只有一种形式的文化,而是一种既有其共通性同时又有 着多元发展方向的文化上的全球性特征。它和歌德所追求的“世界文学”有着某种 共通之处,但是马恩所谓之的“世界文学”之含义则更广,它甚至可用于电影生产 和发展的文化全球化方向。

    我们在读了马恩的上述这段话后便清楚地明白,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至少涉 及了我们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研究全球化的四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以 及其从西方向东方的运动规律;
    (2)由资本的崛起以及由此而来的资本的积累和 扩张所导致的国际劳动分工;
    (3)跨国资本化的出现,资金的流动以及跨国公司 的应运而生;
    (4)由物质生产所激发的精神文化生产以及世界文学的诞生。尤其 是第四个问题与我们的文学和文化生产及研究密切相关。因此,不管我们讨论经 济全球化或文化全球化,我们都不得不看到这二者之间内在的关联以及从马克思 主义的教义中产生出的一些灵感和理论资源。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时的 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不可能直接地讨论(经济上的)全球化与(文化)生 产以及审美表现之间的关系,更不可能预示20世纪后半叶全球化进程的最新发展, 但是他们实际上却已经触及到了这一事实,即精神文化生产的全球趋向也是由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既然电影工业更加受制于市场经济的法 则和以跨国公司为其重要标志的全球化,那么当我们讨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电影 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全球化这一幽灵所可能导致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文化上的全球化可以同时带来文化趋同性和文化多样性,而 且后者的特征更加明显。尽管我本人并不赞成那种“趋同”式的文化全球化,但我 们也不能忽视当代文化中出现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同特征:强有力的(第一世界) 文化越来越向处于弱势的(第三世界)文化渗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美国电影产 业在中国市场的大举入侵和强有力渗透。显然,文化传播始终依循了这样的规 则:强势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总是影响着弱势文化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逆向运动的现象,这一点尤其可以在这两个例子中见出: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同时 在中国本土和海外的大获成功,以及中国旅加作家贝拉的小说《9.11生死婚礼》 (现代出版社,2002年版)以102万美元的天价被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买断电影 改编权。(6)因此正如美国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谈到全 球化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时所中肯地指出的,“我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传播学的概 念,它依次遮盖并传播了文化或经济的含义。我们感觉到,在当今世界存在着一 些既浓缩同时又扩散的传播网络,这些网络一方面是各种传播技术的明显更新带 来的成果,另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或至少是它们的一些大城市,的日趋壮大的 现代化程度的基础,其中也包括这些技术的移植。”(7)作为当今极少数在文学研 究和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研究领域内著述甚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 的上述文字实际上提醒我们,文化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的传播造成的, 因此,在本文的下两部分,我将分别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所走过的道路和在全 球化的影响下所处的现状作一反思,以便提出我们的文化知识对策。

    改革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在当今时代,那些高级的文化艺术产品大都被看成了消费品,甚至理论在 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可消费的文化产品:无节制的复制、模拟和戏仿、增殖甚至大 宗制作等均取代了现代主义时代对文化艺术产品的精雕细琢,平面的人物描写取 代了对人物深层心理的细致描写,碎片甚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取代了现代主义艺 术的深度结构,等等。这一切状况的出现都表明,文学艺术的现代主义精神受到 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这些症状也引起了一切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学者和理 论家们的密切关注,但是他们的担忧绝不应当是对之抱一种敌视的态度,而应当 正视这些复杂的现象以便从理论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对之进行分析阐释。通过这些 分析和阐释也许可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虽然电影也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并且曾对精英文化和文学形成有力的挑 战,但是它却无法摆脱有着更广大受众的电视业和最近崛起的网络文化的更为有 力的挑战和威胁,因为后二者无疑有着更为广大的市场。在讨论中国当代电影的 走向时,我们很容易想到曾经对电影批评家和文化研究者有着极大诱惑力的关于 “本土化”(localization)和“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问题的争论。我这里首先对近 二十年来中国电影所经历的繁荣时代作一文化反思,因为我认为这可以帮助我们 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来理解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所遭遇到的挑战和不利境遇。

    首先,令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即在近二十年里, 中国电影已经大大地早于文学而率先与国际接轨:中国电影在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一个又一个大奖,在某种程度上圆了不少中国文化人和电影人试图“与世 界接轨”的梦想。这一方面给那些导演和明星们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另一方面 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毫无疑问,一种意见认为,这些电 影节和电影奖是由西方电影界所操纵的,带有强烈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色 彩,因此中国电影的获奖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文化和电影的“殖民化” 进程。在这些学者看来,全球化就是“西方化”(Westernization)或“美国 化”(Americanization)或“殖民化”(colonization)的代名词。他们顽固地坚持某种本 土主义的立场,排斥任何形式的外来影响,或更具体地说来,拒斥来自西方国家 的影响,以便实现中国电影的“非殖民化”目标。一方面,他们指责张艺谋、陈凯 歌等有着强烈先锋意识的导演们蓄意歪曲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使其以一个“他 者”的面目出现在西方观众的期待视野中,以达到讨好西方人的目的。因此,在 他们看来,毫不奇怪,这些电影并非凭借其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高超的艺术手 法而获得西方大奖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以对中国人的歪曲描写迎合了西方观众 和评奖委员们对东方的不健康的情趣。因此他们基于本土主义的立场试图发起反 对中国电影和文化“殖民化”的斗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 的获奖标志着其最终得到了国际同行和权威机构的认可,中国电影终于先于文学 而走向世界了,这应该被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 相互交流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电影业在市场经济的不利环境下的发展和繁 荣。我虽然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认为有必要从一些具体的电影文本的分析 出发来从理论上消解本土主义与全球主义的二元对立。

    从理论上来看,本土主义者旨在保护本民族固有的“本真性”(authenticity), 使其免受外来影响,这在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当代中国无疑是行不通的, 因为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直在实行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流。在这样一种大 的氛围下,我们无法摆脱外来影响,因为就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性而言, 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包括电 影和大众文化产品,也在不断地影响其他的民族和文化。因此本土主义便改头换 面成为另一种新的形式:大肆攻击所谓的“文化殖民主义”,试图通过弘扬本民族 文化的精神来对抗全球化时代的新殖民主义渗透和入侵。既然电影是从西方引进 的一种集现代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那么在中国的电影理论批评领 域翻译介绍当代西方最新批评理论思潮也往往早于文学领域对西方理论思潮的 引进。(8)年轻的电影导演或批评家对西方学术理论界正在进行的研究之兴趣往 往大于对中国批评理论界所讨论的问题。尽管在中国的文化学术界始终有着关于 中国电影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的争论,但我仍认为从一种后 殖民的理论视角对这种独特的现象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诚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中国向世界再次打开国门实行经济改革时, 各种西方批评理论和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自然蜂拥而至, 首先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9)这种影响虽曾经历过与艺术家 的互动,并打上了后者对之的有意识误读甚至创造性建构的色彩,但最终还是形 成了与西方原体有着种种差异的不同变体。在此我仅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电 影导演是如何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从西方理论中获取的灵感糅合进自己的 电影文本的。

    首先是80年代后期名噪一时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一例就 有着种种电影之外的因素。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西方的理论 批评风尚不无关系。这部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在创作和生产之时正值 “尼采热”在中国文化界再度兴起之日。电影中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一种尼采式的 “酒神精神”(Dionysianspirit)和巴赫金式的“狂欢化”(carnivalization)场面,一切宁 静和和谐的秩序都被破坏了。这显然在渗透了某种“日神精神”(Apolonianspirit) 的中国文化土壤里是缺乏的。确实,对尼采的重新发现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的一 大贡献,因为在西方,经历了后工业文明的洗礼,人们所渴望看到的是一种消除 人为痕迹的自然的素朴感,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电影中那一大片带有象征意义的 高粱地里。另一部获奖影片《菊豆》是根据刘恒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改编的, 小说原来的目的是再现一种带有传统的弗洛伊德式“男性中心”社会之特征的俄 狄浦斯情结的中国变体,而到了影片《菊豆》中,这种俄狄浦斯情结的变体则掺 进了某种拉康式的女权主义新精神分析学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无 意识心理的作用,他很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当时西方批评风尚嬗变的影响而 突出女主人公的地位。对“男性中心”意识的反叛和对现存世界的消解导致了另一 个“他者”的诞生:以菊豆为中心人物的一个“女性中心”世界。而杨天白的先后杀 死自己的两个父亲则更是突出了菊豆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正好与后现代主义的反 等级制度之尝试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以及被压抑的边缘话语所采取的“非边缘 化”策略相吻合。因此这部电影在西方观众和学者中颇受欢迎并被频繁讨论就不 足为奇了。根据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刻意渲染了 一种对西方观众来说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仪式:灯笼的摘挂意味着男主人公将进 入某个“太太”的闺房,颇有一番性和政治的 应当承认,张艺谋和陈凯歌等导演未必曾意识到西方批评风尚的嬗变,更 谈不上有意识地以(中国的)第三世界经验来实践(西方的)第一世界理论了。

    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这些艺术家有意识地误读西方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歪曲中国的现实倒是从另一方面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理论修养,因为我认为,他们对 西方理论的理解和误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作为东方艺术家所特有的艺术 直觉,这一直觉使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艺术风尚和批评标准的嬗变,为了获得国际 大奖必须拿出自己的独特产品,使得(以西方占主导的)电影节评委觉得他们的 作品既不流于重复,又带有西方人无法获取到的一些东方民族特有的东西,也即 霍米・巴巴所谓之的“介于二者之间”(inbetween),因为只有这种产生于二者之间 并能够互动的东西才具有独创性:它既是地地道道的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东西,同 时又能在经过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包装之后同时与这二者进行对话。这不仅是张、 陈等中国艺术家能获得成功的奥秘,更是西方的不少有着第三世界背景的人文知 识分子和后殖民理论家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不看到这一隐于表面现象之背后的 复杂因素而一味指责这些导演,就不可能对他们的成功作出公允的评价。无论如 何,虽然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景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包含有明显的东方主 义色彩,但这些中国电影获得国际大奖至少使中国文化和艺术更为世人所知。本 土主义的因素无法摆脱与全球主义的融合甚至混杂而产生出某种“不东不西”的 第三者。我们谁都无法否认,在全球化的时代,所谓文化的“本真性”是不存在的, 甚至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的理论思潮经过不同的学派的阐释 也变得“本土化”了。因此,鉴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之疆界变得日益模糊, 用“全球本土主义”(glocalism)或“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这样的术语来解释这 一现象也许是比较合适的。民族的身份认同也是如此,在当今时代,原有的一种 (固定的)身份已经裂变为(可以建构的)多重身份和多种文化认同。因此“身 份研究已经越过了许多学科之界限,涉及种族、阶级以及女权主义、同性恋研究 中的多重交织这些问题,以及种族和区域研究中的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 性互动这类问题。这种相互交织的现象为新的理论和不同身份的话语的接合和讨 论提供了激烈论争的场所。”(11)虽然这些中国电影依循的是好莱坞的创作和生产 模式,但它们所描写的情节和展现这些故事的方式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的东 西。也就是说,全球化若不定位于特定的文化语境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我们不分 青红皂白地指责张艺谋和陈凯歌等有意地讨好西方观众而获得了众多国际大奖 的话,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们的众多追随者不像他们那样在国际影坛倍 受青睐呢?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但在我看来,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全球化的来 临,国际社会和中国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了,中国本身也越来越开放了,因此 中国电影导演们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紧迫了,再重复那些老的东西已不仅不再能 吸引域外观众,甚至还会失去更多的本土观众。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中国电影 颇不景气以及大批观众流失的部分原因所在。面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他们 将采取何种对策呢?在提出我自己的策略之前,我将简略地描述一下中国当代电影的现状。

    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显然,正如我所简略描述的那样,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学术思 潮的影响以及全球化时代各种后现代理论的波及下始终在曲折地发展。虽然第五 代导演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的既定导演和生产 模式已最终被“经典化”了,成为新一代导演们所要批判和超越的对象。因此如何 发展这些技法并超越这些前辈便成为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严 峻问题。

    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电视业和其他媒体的冲击而导致的电影业 的萧条,中国电影产业逐步进入了自己的低谷:大批观众的流失和影院功能的转 变。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除了好莱坞以外的日本和韩国电影的渗透,中国电影 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电影批评家和研究者曾经对第六代导演的崛起抱 有过很大的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除了炒作出一些别出心裁的电影运动外, 并没有取得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形形色色的运动包括“中国独立电影”、“独 立制片运动”、“新纪录片运动”、“新影像运动”、“状态电影”、“大陆地下电影”, 等等。单从这些新名词来看,这批导演的创新意识确实较之他们的前辈来有过之 而不及,而且这批青年艺术家中确实也不乏才华横溢者,但是他们却面临着下列 困难:首先,他们必须经历国内电影检查制度的审查和删节,而要通过这一关往 往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的作品中的“另类”描写不仅官方难以接受,就是普通的 电影观众也一时难以欣赏。其次,由于制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他们走的又 是另一条路:既非主旋律又非跨国资本,因此他们必须花上大量的时间忙于筹措 资金以便满足拍摄电影的最低消费之需要。再者,既然他们的前辈---第五代导演 ---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那么他们就不能再重复前辈导演所走过的路, 而必须随时想出新的技巧和招数,以吸引国际电影节的那些大导演和评委们的注 意力。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他们为什么至今仍难以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更谈不 上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夺得一个又一个国际性大奖了。但幸运的是,他们还是克服 了种种困难生产出了这样一些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另类”影片:如张元执导的 《北京杂种》、王小帅执导的《冬春的日子》、胡雪杨执导的《留守女士》、娄 烨执导的《周末情人》以及吴文光执导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等。(12) 毫无疑问,在政治体制管理和经济制约的双重压力下,这些年轻的先锋派导演不 得不选择与第五代导演们不同的欣赏趣味和运作方法,以达到超越前辈的目的。

    正如当代文学界的新写实小说作为对先锋派的激进写作实验的反拨而崛起于80年代后期的文坛,第六代导演们拍摄的这些电影同样更为关注当下的社会现实, 尤其是那些非主流的“边缘人”和“另类”青年所处的状况和境遇。他们也和文学上 的同道---新写实小说家---一样,试图以平实的手法展现这些小人物的真实境况, 以唤起人们对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虽然也和他们的前辈一样,这些导演们仍 集中描写那些边缘人的生活,但与前辈们不同的则是,他们所描写的并不是远离 当下的逸闻轶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真实的人和事。这倒给我们的文 化研究这提供了一些难得的电影文本,同时,这一现象也与西方学界对全球化所 导致的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研究课题不谋而合,因此把他们的创作归入一 种“后人文主义”的实践也许是比较恰当的。

    如果我们在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文本中发现诸多后殖民因素的话,那么我们 同样也可以在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文本中发现更多可供文化研究学者进行分析批 判的因素,例如张元执导的《北京杂种》展现了摇滚艺术家的生活,颇有后现代 主义游戏人生的意味,另一部《东宫西宫》则探讨的是文化研究所关注的女性同 性恋主题。这些“另类”电影文本都为当代文化研究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分析阐释范 本。尽管这些影片在大陆的影院是看不到的,但人们总可以通过各种“地下”途径 购得影碟或光盘在“家庭影院”里观赏,此外它们在海外仍有着一定的市场,有些 还获得了一些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但却再也无法达到第五代所曾达到过的空前的 辉煌境地。总之,在全球化大潮的波及下,这些电影导演们越来越认识到,既然 他们的电影不能在国内市场上卖座,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国际化或全球化的道 路。如果我们肯定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更为接近过去的普通人的生活,那么第六代 导演们执导的影片便更为接近当下普通人的生活,并且分担那些非主流的边缘人 们所关心的东西。因此,正如霍米・巴巴在谈到全球化之力量时所断言的,作为 全球化的对应物或与之平行的运动,少数人化(minoritization)也在从边缘向中心 运动,其目的在于最终消解中心的权力。(13) 显然,全球化确实已经使大多数人政治上、经济上甚至文化上边缘化了, 描写和反映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无疑应是包括电影在内的一切文化形式的任务,因 此可以说,第六代电影在总体上是把握了当代的时代精神的。随着全球化步伐的 加快,人文知识分子感到的压力越来越大:文化和文学市场的日益萎缩,大学的 兼并、人文学科研究经费的削减以及网络文化的崛起等,不得不影响中国的文化 和电影生产。毫不奇怪,这一大潮始终受到本土化潮流的有力抵制。但不无矛盾 的是,国内的不少人一方面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因为它可以促使中国的经济 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文化上却担心全球化会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趋 同”或被后者“殖民”。既然我们从事的是文化研究和电影研究,那么我们必定能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化对文化和电影业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和电影的 “趋同化”,它同样也可以使其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中国的文化研 究和电影研究学者不应为中国电影所处的暂时低谷而感到失望。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人文学者最为关心的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尽管事实上,文化全球化也许会模糊特定的民族文化的身份,但它仍然可以带来 某些积极的东西。如果我们正视这种挑战,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以便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语境下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有可能大力弘扬 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美学精神,使其为世人所知。这样看来,顽固地以一种近 似后殖民的本土主义态度来抵制全球化的大潮只能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再度对立, 因为就电影的国际性和全球性而言,西方观众是很容易理解影片中所蕴涵的文化 和意识形态立场的。

    因此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从其逆向来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也即将其用 来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和电影推向全世界。这样,我们就必须与世界进行 更多的交流和对话,而不是加剧与西方的对立。在发展中国电影的过程中,我们 既不可过分强调其全球化的因素,也不应一味偏向本土的情绪,采取一种超越的 “全球本土”(glocal)之策略也许可以防止中国的文化和电影再度陷入危机的境地。

    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可以在一种“全球本土化”的艺术形式---电影中描写发生在中 国本土的事件,以便加速中国的文化研究和电影研究的世界性和全球性进程。我 们知道,必须保留我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若一味强调本土化 立场而排斥一切外来影响则会导致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加剧文化环 境的不利的一面。我们中国的文化和电影研究者应采取一种务实的对策来迎接全 球化大潮的冲击:首先是要在不牺牲民族文化认同的情况下与之想适应,然后继 续扩大与国际文化学术学界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交流和对话。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 的文化遗产和丰硕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大国,中国不仅应当在经济上而且更 应该在文化上对世界作出较大的贡献。象征意味。当然,对这种虚构的“伪民俗” 国内虽有学者作了强烈的抨击,但这一现象本身却使得西方观众对东方、东方文 化以及东方人更感到好奇,不管有意无意,影片中的这一描写最终还是满足了他 们的猎奇心理。如果我们将这些电影文本化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政治背景的淡 化无疑印证了詹姆逊所宣称的所有第三世界文学文本都可当作其民族寓言来阅 读的说法。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也带有这种民族寓言之色彩,由于影片中 过多地渲染了文革中对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迫害而一度在大陆被禁演,但在海外 却异常红火。(10)在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几乎使用了他所能 想到的所有后现代技法,诸如无选择性描写、拼贴、戏仿、反讽等,甚至包括一种德勒兹式(Deleuzian)的精神分裂幻想和想象,试图创造一个全球化时代后现代 艺术的东方变体。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中国的文革场面的戏仿式再现更 是召唤了人们对那种无政府狂欢情景的记忆,而与此同时对诸如性和政治等问题 的调侃则给普通观众以某种近似荒诞的快感。《秋菊打官司》中对一种平实素朴 氛围的追求和对现代主义的非此即彼之二元对立的消解则使得这部电影与所有 受过教育的西方观众的期待视野相吻合。综上所析,这些拍摄精美、象征意味深 刻的影片受到西方观众的欢迎并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电影文化论文 电影文化研究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