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关于媒介的论文 国内媒介经... 正文 2019-11-15 07:42:15

    关于媒介的论文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 【摘要】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国内正方兴未艾,且带有明显的美国实证主义 色彩。而对此领域作前瞻性研究的欧洲批判学派,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形 成了成熟而完善的传媒经济理论批判体系。本文意在从批判理论的全新视角出发,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传媒经济理论的形塑过程,包括媒介产品多样性与差 异的问题讨论、法兰克福学派与传媒经济的源引、公共领域与媒介经济、两种经 济理论。并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传媒经济的起源;
    多样性与差异;
    媒介工业;
    公共领域;
    两种经济 按照媒介研究者通常的看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媒介经营价值观念对 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媒经济发展构成了障碍,“入世”概念使传媒界对传媒在经济领 域的研究愈加重视。传媒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兼容并蓄的和 批判的理论,媒介传播的两种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形成的坐标系再一次 重新阐明(媒介传播与社会进步)这个问题。今天,把“传媒经济”研究理解为是 经济和市场赖以构成一种必然关系的系统,辩证的来比较研究能帮助中国媒介产 业化方向的各种尝试,特别是WTO冲击以来并继续到今天的媒介改革,理论的 研究应能提供某种策略的借鉴作用。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传媒经济的起源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有其背景,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中间,霍克海 默对大众媒介抱着明显的批判态度,如收入霍克海默著名文集《批判理论》中的 《现代艺术和大众媒介》一文,就集中阐述了艺术同大众媒介的不和谐关系。作 者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强加给人的束缚既然必定要引起反抗,这反抗同样见于已 经变得个人化的艺术领域。反之,大众媒介不过是工业社会的娱乐的媒介,在现 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大众性与国家民主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资本主义的历史 进程,已经将媒介等文化领域,纳入其增殖范围,并且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对大众媒介批判最为激烈,影响也最为深广的是阿多诺。

    “媒介工业”是阿多诺用得最多的术语。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中,它基本上 是大众媒介的代名词,理由是大众媒介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它是自上而下强加 给大众的,所以是一种媒介工业。阿多诺认为,媒介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 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事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整合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 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量生产千篇一律的媒介产品,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纳入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 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 之中。

    关于媒介工业的反启蒙的特点,阿多诺指出媒介工业乃是一种商品流通的 结果,其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和销售而生产,并不考虑到真正的精神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媒介工业概念不完全相同于大众媒介的概念。当然大众对 他们所消费的媒介到底还是有所反应,可以根据自己的趣味来作取舍定夺。相反, 媒介工业则是从上到下强加给大众,是在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准化了的形 式和情感。

    媒介工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利润的 追逐决定了媒介形式的性质。媒介工业的过程是一种标准化的过程,其产品就像 一切商品那样同出于一个模式。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又有一处似是而非的个性风 格,仿佛每一种产品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是适得其所。结果很自然就是遮掩了媒介 工业的意识的标准化控制。就是说,媒介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它似乎就越能见 出个性。个性化的过程反过来反倒蒙住了标准化的过程。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工业是向大众提供了一种“娱乐的需要”。对此, 马尔库塞在他1964年出版的《单面人》里有专门分析。人本来是有真正的需要的, 这需要是创造的需要、独立和自由的需要、把握自己命运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我 和完善自我的需要。而这些真正的需要之所以无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 是因为虚假的需要反客为主,由特定的社会利益集团强派下来,大多数流行于世 的需要,休闲、享乐、广告、消费等等,都可以归入虚假需要的类型,它们被当 成真正的需要而无止境追逐的结果,便造成了个人在经济、政治和媒介等方面都 为商品化所支配,日趋成为畸形的单一维度的人。而在这些虚假需要的生产和满 足中,罪魁祸首便是媒介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的确看到了当代媒介传播发展的社会功能,并把焦点集中在 媒介工业生产与消费方面,尖锐地揭露了媒介的经济属性的事实。

    二、媒介产品:多样化与差异 媒介产品的社会多样性与电视上多元声音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一种人所共 知的提法认为电视节目的多样性是件好事,很少有人对这一普遍原则持异议。其实,多样性不能简单地根据传播节目的种类来衡量:受众解读的多样性即便不是 最重要,但也是同样重要的。

    要生产或保护一种民族媒介,不管是通过国家广播还是其他方式,在历史 上都是由中产阶级趣味及其对民族和媒介的定义所主导的,而对大众快感和大众 趣味的理解则很少。因此,在既有国家公共广播系统又有商业广播系统的国家里, 商业系统更受从属群体和阶级的欢迎,而公共系统则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阶 级的欢迎。同样,普遍存在的是,公共频道播放的多是国家生产的节目,而商业 频道播放的多是国际生产的节目,通常是美国的节目。

    在工业发达的媒介中,在以生产者/销售者为一方和以不同构成的受众为 另一方的两种经济之间始终存有利益冲突。财经经济和媒介经济就是这场斗争的 双方。财经经济试图把电视用做同质化的媒体:对它来说,电视是有中心的,具 有独特的功能性,并且位于生产与销售的中心。而在媒介经济中,电视则完全不 同了。它是没中心的,多样的,位于收视方式与时间的多元性之中。电视是多元 的新闻记者实践,是民主的娱乐。它促进和激发对其自身权力的抵抗网络,这种 权力试图对其意义和快感的不稳定性和多元性实行同质化和霸权统治。

    在商业广播电视的市场上,节目必然的同质化(因为是有利可图的)意味 着把一种财经商品卖给尽可能多的不同观众,频道商业化促进了媒介商品化:直 接生产媒介产品和运用媒介广告完成整个经济的商品化过程。但可能不是像许多 人担心那样是媒介统治的动因。事实上恰好相反,解读的多样性与节目的多样性 并不是一回事,而解读的多样性和由此而产生的亚媒介身份的多样性是至关重要 的。

    三、公共领域与传媒经济 媒体该由谁“管”尤其是广播电视领域,是不是该“管”此外怎么来管是由国 家还是市场来管是时西欧的当务之急,是传媒政策的制定问题。媒体的易手,比 如从国家到大财团,会影响到选举的模式和结果,对国家政治有决定性影响。所 谓民主政治的社会里,公众意见的交流和互动,被认为是民主程序的核心问题。

    作为公共领域之一的传媒应如何运作信息资源又如何分配争论的焦点是大众服 务性传媒的体制改革。

    英国的BBC向来是西欧大众服务性传媒的经典模式。它是独立的媒体机构, 持有皇家特许证(Royal Charter),收入不依赖政府。BBC的经费来源是邮局全国范围一年一度征收的人头税(national polltax),不靠国家的财政收入。经费 上,BBC号称政治上以公平和公正为主旨,拒绝一切对其内容的政治控制企图。

    功能方面,BBC宣称它是为大众的媒介需要服务,提供具有教育性、高雅性、政 治性的节目,不播广告,同时播出芭蕾舞、交响乐等商业台无以提供的节目。此 外就是提供国内外大事,信息,监督和批判政府。

    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上,BBC式的西欧大众服务性传媒模式,是以政治为分 界线,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市场化以后,出现两极分化的传媒形式。一方如 BBC是信息量丰富,大投资制作,提供有独创性的节目和媒介服务;
    另一方如独 立电视台是信息量匮乏,大批量制作,提供千篇一律的娱乐性服务。换言之,一 方是资产阶级的、精英的、高雅的、非商业化的;
    另一方是大众的、娱乐的、以 赢利为目的,这样一来,媒介资源的分配模式被彻底改变。BBC之类的大众服务 性媒体,不见得再有坐享已久的绝对优势。

    针对上述变革,解释了传媒如果由政府管理,必然就成为政府的奴仆。故 而只有市场,才能保证传媒的独立性。市场是对国家检查制度的防范途径,只有 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才有真正的传媒自由。此一自由派理论,其来源是亚当・ 斯密的市场自由主义,认为传媒的动力是赢利,只有悉尽依靠广告收入的传媒, 才能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换言之,只有在自由市场上自由竞争的私营媒体,才 能保证对政府的完全独立。由于传媒旨在盈利,传媒和观众的关系,因此成了一 种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传媒若要最大程度占有读者/观众,势必要在最大程度 上来表达读者/观众的意见,为他们所喜爱。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换。读者/ 观众的购买力,是传媒的真正“控股者”。对此马克・威勒指出:“由于利润驱使, 传媒市场必须要照顾消费者需要。这有利于竞争。因为要多卖出报纸,所以就必 须提供尽可能多的消息。结果是消费者对信息的选择促进他们的自我表达并鼓励 他们进行政治参与。” 由此看来,一个自由的传媒市场,个人得到自由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同样 也是政治上的。市场可以分散权利,鼓励信息的“多家供应”,活跃来自下层的意 见和建议。在自由派理论家看来,自由市场式的传媒系统被认为是能够在最大限 度上表现出民意。

    吉登斯认为政府可以保护公共领域,以使有关政策的公开辨认不受限制, 此外当垄断产生威胁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市场竞争、抑制垄断。在这方面,市场 是无法取代政府的。传媒和公共领域的争论,一方面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现存各派政治力量重 大差异的反映,一方面代表了西方语境中美国和欧洲,即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 间两种判然不同的大众传媒策略和政策。关于这一点,洪美恩在她的《拼死寻观 众》一书中,就分析过两种电视模式:其一是西欧的大众服务模式,其二是美国 的商业模式。前者把观众当成公众和公民,后者则把公众看成市场和消费者。故 大众服务电视是一种政治模式,关心的是公众需要看什么节目;
    商业电视则是一 种经济模式,想的是消费者想要看什么节目。

    比较两种模式,西欧的大众服务性电视主要是将观众看成是政治个体,大 众在知识分子眼中是“公民”。“电视观众”故此成为精英话语中一个本体固定的对 象,他们需要改造,需要提高素质。所以电视应为大众提供精品,提供有教益、 能够改变大众即国民素质的媒介服务。

    相反,美国商业电视是将观众看成消费者。消费者是一个超越阶级、民族、 性别、年龄、种族和国家的概念。它的特点就是消费。对于电视台来说,收视率 决定一切。故而电视台和观众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市场即观众需要 什么,就提供什么。美国大众电视的商业制作目的非常明确,决不含糊其辞,这 就是追求利润。为达到最大程度的利润,占领最大限度的市场,获得最大的消费 群体如读者、观众等等,电视产业必须要生产穿透力很强,能够穿越阶级、民族、 性别、年龄和种族等等界限的媒介产品。

    四、两种经济理论的传媒市场指引 两种经济所指:一是“金融经济”,一是“媒介经济”,其根据则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理论,是约翰・费西克提出的大众化理 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生产和发行存在于这两种平行而且 共时的经济系统之中。其中在媒介经济的解释是金融经济注重的电视的交换价值, 沟通的是金钱;
    媒介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使用价值,沟通的是“意义、娱乐和社 会认同”。

    电视节目首先运行在金融经济系统之中,此一系统内部有生产和消费两个 流通阶段。第一阶段是制片厂商(生产者)生产出电视节目(商品),然后卖给 电视台(消费者)。这里商品交换与其他金融经济系统相似,是简单的、直线式 的,好似作者写完了一部书稿卖给出版社。美国三大电视网依靠许多独立制片公 司为它生产节目,作为消费者的电视台买断节目的播放权,然后从中赢利。问题 是电视商品作为媒介商品,其交换并未到此为止。与买卖物质商品如电器、衣服等等不同,电视节目的经济功能,并非节目售出即告完成。金融经济的第二阶段, 是电视台将电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广告商成了消费者。电视台播出 节目,则成了“生产者”的行为。电视台的“产品”不是节目,而是广告的播放时间。

    广告商表面上在买电视广告的播放时间,实际上买的是“观众”。广告商希望观众 观看广告,观众越多,价码越高。由此当代社会流行的一句名言即是:电视不生 产节目,电视生产观众。对于金融经济来说,电视工业首当其冲的要务是生产商 品化的观众,节目须尽最大可能吸引观众,惟其如此,广告商才会掏钱“购买” 它们。电视节目播出后,如果观众不看,它作为媒介产品的功能,就没有完成。

    但电视商被买的一刻,金融经济的流通阶段即告完成。就是说,商品已完 成了它在经济发行中的角色,而其媒介角色,则是刚刚开始。紧随而至的流通阶 段是媒介经济阶段。而从媒介经济的角度说,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并不是完整的商 品。其媒介经济产品的形式是形象、思想和符号。电视台向能“生产”意义和快感 的观众播放节目,交换的是心理满足、快感以及对现实的幻想。有鉴于电视节目 是提供给观众消费的日常生活媒介资源,而消费总是意义的生产,因此,每一个 消费行为都是媒介的生产行为。观众不复是被出卖给广告商的“商品”,他们摇身 一变,成了意义的“生产者”。

    费西克的两种经济模式为大众媒介打开了新思路,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 题。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和媒介工业的激烈批判为人们所周知。但 问题在于,媒介工业和其他工业有什么不同媒介如何生产意义进而形成意识法兰 克福学派显而易见对大众媒介抱悲观态度,认为媒介越是商品化,便越是丧失它 的批判功能,其内在的价值将被等同于市场价格,终而被市场价格和市场需要所 取代。其结果就是对现实社会丧失判断,一味听从传媒的摆布。这不妨说是一个 充满痛苦的意识形态过程。但比较看来,费西克对大众媒介明显持乐观态度,与 法兰克福学派截然不同。费西克认为在工业化社会中,大众媒介资源也是一种工 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符号的、媒介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故在消费社会里, 能带来意义和快感的商品,都有媒介经济价值。不同在于媒介经济系统中,流通 的不是金钱,而是意义和快感。所以大众媒介的研究取向,必须走出金融经济领 域,扩展到媒介经济领域。

    市场经济中,工人作为个体是生产者,电视则是休闲行为。所以看电视在 工业社会中不是一种生产行为,观众也并不认为自己就是生产者,相反看电视被 认为是“工作”的缺场。但是媒介经济与金融经济不同,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并非直 线进行,意义和快感在流通中,根本就没有生产和消费的区别。故观众是身兼二职,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工作和休闲的界限消失不见,比方说休闲时候,看 电视实际上也是在“工作”,是在创造象征意义。费克西在引用加拿大学者D.史密 斯(D.Smythe)的研究成果说,资本主义已经从工作世界扩展到休闲世界,现代 人通过看电视参与商品化的过程,“我们为商品资本主义工作的努力程度,不亚 于站在流水线上的工人。” 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这个命题给媒介研究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这就 是媒介产品的“所有权”问题。既然观众也是生产者,那么,他们跟节目的所有权 又有什么关系电视节目是由作者、制片人和演员创作的,但节目只存在于它被观 众观看或“消费”的交流过程之中。制片人和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看法也许不同,但 一个节目的“所有权”,通常不会在制片人、播出台和观众之间发生冲突。

    小结 媒介市场一如其他市场,同样受到若干基本规律的影响,总的说来,在经 济体系之内运作的任何一个媒体组织,目的均在于满足经济与政治的需要与欲求。

    据此认为,在论及媒介市场时,媒介的“喉舌”功能加强时,媒介的经济功能没有 必要因其经济的特性而减色。虽然也有人将西欧或美国模式用到中国媒介经营的 大背景下,但传播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研究应以满足自身对资讯和娱乐的需求为基 本核心。

    注释:
    ① 周鸿铎:《传播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7页。

    ② [美]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译:《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 社,2000年版,144页。

    ③ 20世纪50年代。

    ④ 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者对文化产业十分关注,传播研究却倾向于将其 研究对象置于消费领域,从而使研究焦点集中在受众与文本的关系的探讨上。

    ⑤ [英]威勒:《政治与大众传媒》,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97年, 第6页。(Mark Wheeler, Polities and Mas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1997) ⑥ [英]洪美恩:《拼死寻观众》,伦敦:路特勒基出版社,1991年。(IenAng,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Rouledge, 1991) ⑦ [英]哈特利等:《弄懂媒介的意义》,伦敦:考米迪亚出版社,1985 年,第14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关于媒介的论文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