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高等职业教育 数量膨胀 培养模式 就业【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限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本文旨在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提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明确提出“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并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逐渐从教育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地带,成为高等教育扩招的重要阵地,成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实现高等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路径,在现实的高等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其发展的相应举措,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更好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落实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这一新形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一新形势,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引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职业院校数量膨胀;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师资力量匮乏,管理模式不尽科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
1.1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职业院校数量膨胀
近年来,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导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数量急剧膨胀。根据200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78所,占高校总数的14.9%;民办高校在校生276.91万人,占普通高校总体规模的15.9%。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47所,占民办高校总数的88.8%,比上年新增24所,增幅比较大的是2004年度,增加53所;高职在校生规模为138.22万人,占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的49.92%,占高职高专在校生总体规模的17.4%。[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首先,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民办高等院校的主体,其院校数和在校生规模都占民办高等院校非常大的比重,它成为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所占比重正在逐渐上升。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异军突起,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膨胀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民办教育多为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其具有明显的营利性质,忽视了教育的公平性与社会性。大部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学费很高,同时内部收费机制混乱,使得很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难以承受,不利于其所承担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忽视了教育的公平性;学校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难以满足正常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不利于保证教育的社会性。
1.2 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现,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偏低,教育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同时,就业质量低,主要表现为非专业对口就业、就业稳定性不高,不同程度出现“低水平就业”问题。他们在找工作时,觉得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学的知识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不一致,很难实现专业对口就业。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并非源于单一的社会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独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路径下高等职业院自身的发展定位却是导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情况来看,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过度膨胀,其增量太快,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部分致使人才供过于求状况的产生,使得很多学生不能找到工作,成为过剩人才供给的一分子。其次,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无序、资源匾乏等。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不能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符合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专业设置不科学,甚至处于无序状态,不能很好的把握专业发展动向和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发展动向,以此指导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和就业信息资源匮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缺乏。最后,各职业院校之间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计趋同,这导致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生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因为对人才市场和专业发展没有深入的研究,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成为各高职院校的纷纷效仿开办的专业类型,由于每年毕业人数多,就业市场快速饱和,结构性的就业困难便产生了。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认识,还继续扩大招生,随着招生人数的持续扩大,结构性失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
1.3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匮乏,学校教学模式不尽科学
就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很多学校虽然开办了相关专业,但是却没有真正从事该专业教课的老师。所以“兼职教师”成了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兼职教师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吸引更多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吸引有志的年轻人才。
“兼职教师”虽然都具有很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他们一方面不能从事兼职的高职院校的课程编排、专业设计等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跟同学进行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不能了解和融入所兼职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从而不利于其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教学质量。
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存在着教学管理模式不尽科学的问题。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照搬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实践与实习类的学习集训机会很少;同时,也有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只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其量只是文化素养不高的“技工”,不能真正实现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办学宗旨和性质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他们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就业必须的职业能力。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发展背后隐藏的问题。只有更好的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进行必要的路径创新。
2.1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规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民办教育的进入条件,保证民办教育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有以下措施: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规约;其次,地方政府要统筹布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情况,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统筹学校和专业布局及教学设计,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就是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和评估。地方政府应该对职业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并对其规模、结构以及发展定位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机制,制定相应的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有序进行。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加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间的统筹协作,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在办学体制上,提倡多元化,但不能忽视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社区、等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多种利益主体、多种渠道办学的新格局,并充分注意到WTO对我国教育多方面如教育分类、教育质量、办学标准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从而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2]。
2.2 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补充的教育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完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高级模式,产学研合作办学,在解决办学条件、解决育人模式、解决就业水平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优化产学研相结合教育的内部环境,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这就要求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重视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增加科研投入,营造良好的内部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外部转化途径,实现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获得相应的收益。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该转变培养模式,根据院校发展实际,进一步协调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教学的关系,保证两者所占课时比例恰当,是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更好的把握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企业人才需求动向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和完善院校的专业设计与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以更好的保证就业。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引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不仅重视实际知识还特别重视实际技能的教学。所以,他们对师资的要求除了要遵照州政府有关颁发教师证书的规定之外,还特别强调职业技术教师必须拥有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其教师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教师一般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与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兼职教师可由社区内的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他们讲授的课程应用性、针对性一般较强,与专职教师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形成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合理教学模式。
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这一教学模式,改变当前“兼职教师”为高校老师,而且主要从事理论教学的现状,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对高职院校老师的培训,建设以省级基地为主体,地(市)办班选培为补充的原则来进行布点,从而形成高职教师资格培养培训网络。[3]
2.4 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在当前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摆在其发展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正确就业、成功创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推进受教育者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它应该注重实践,并且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所以,在进行专业设计的过程中,等职业院校忽视其教育的性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设置那些理论性强的专业。同时,应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动向分析,结合院校自身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设置。
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不仅仅要体现在毕业求职时,而是应该贯穿于高职三年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其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未来就业的职业标准和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己职业能力倾向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有,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相关的求职信息和就业服务指导,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信息资源,获得择业的主动性;最后,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应该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保证他们船业活动的有序进行。
解决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通过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以及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的方式,不断改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它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者重大的使命和责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饿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 [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管西亮.新的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2002
[3]张玉琴.中日职业教育区域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