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职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 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 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我对数学教 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一、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 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 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
函数 的概念;
映射与对立;
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 锐角的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 平行和垂直;
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
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 函数;
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 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 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 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二、灵活使用职高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数学大纲 随着职教的发展,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 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 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中等专业门 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
(1)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
(2)有些 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职高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对数学 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根 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 整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 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分类讨 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等到数 学思想和方法。
三、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基础差异也较大,若在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 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 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 的放失。
1.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
不 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 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 “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对优等生要求深 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因材施教。
2.在授课过程中高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 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
中等题中等生作答, 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
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 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 习的数学的兴趣。
3.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 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 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 以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 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 学生都各有所得。
四、加强课外辅导,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 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 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 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 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 习惯,培养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