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论文 > 内审整改 小议整改成果下的... 正文 2019-09-23 14:35:39

    内审整改 小议整改成果下的内审转型

    相关热词搜索:

    小议整改成果下的内审转型

    小议整改成果下的内审转型 一、借助转型力量,提升整改质量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所开展的履 职绩效审计、专项审计中,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建立风险量化评估方法 体系。按照“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理念,开展风险量化评估。同时将风 险评估与内控管理紧密结合,密切关注高风险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合理运用风险 矩阵图确定风险评估系数,准确评估剩余风险,根据风险控制理论:剩余风险的 大小与部门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性呈反向变动原理,确定被审计部门内控机 制的有效度。这些审计方法和审计理论的运用,精确地对各业务风险分布,尤其 是潜在性风险的分布进行了量化标识,为落实整改提供了更精准、更全面、更具 体的依据。(二)风险量化评估体系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审慎全行工作中支采 用定性定量评价法,运用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的相关定性和定量指标,评 价支行领导干部的履职效果。从宏观上采用了包括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行政 管理、业务管理、金融管理和服务及资源管理6大类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E审计”的思路,在6大类指标分类中分别建立如 货币投放率、决策落实率等重要性、关联度高的微观指标,从具体业务开始全面 进行绩效审计评价。这些指标几乎涵盖支行所有工作,能够有效、全面、彻底地 清查出风险点,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实施整改时确定朝什么方向整改、整改到什么 程度才是整改到位、整改后需维持在什么水平才能既体现经济性又保持风险最小 化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参照标准。(三)问卷调查、约见座谈等转型探索为整改工 作开辟了道路在转型探索中,我们高度重视与被审计对象的磋商交流,通过问卷 调查、约见谈话等人对人、面对面的方式深入了解被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 度、业务素质、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被审计部门的角度分析该部门的风险分 布及为何会分布在这些点上,最大化反映实情。我们坚决摒弃过去“审计者”与“被 审计者”的关系,树立“内部医生”的形象,以推心置腹的方式与座谈对象进行交 流,让被审计部门认识到我们的审计目的在于推动和帮助,让他们真正认识、承 认、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在整改开展前,我们集中召开会议,进行细致的磋商 交流,共同研讨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措施,这样的磋商交流机制强化了被审计部 门对平时不注重的细小问题和隐性风险的重视,有利于树立在整改过程中的责任 心和紧迫感,加大落实整改的执行力。

    二、评估整改实效,反思成果转化内审转型是一条充满希望、挑战同时兼具艰辛的道路,我们竭尽所能、全 力以赴地在这条大路上前行着。在收获满满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辛劳成果 在部分程度上未能得到彻底、充分的运用,以转型促发展,以转型促进步的心愿 还未得以实现。(一)务实效果不明显转型路上我们发现,内审转型工作在内审 系统内部开展的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却没有引起其他职能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 视,“墙内开花,墙外不红”的现状难以将成果转化为实际推动力和生产力。内审 成果的转换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探索和调研,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疏于强调和重 视,甚至存在审计的结果难以整改、无法整改的问题。转型工作存在着“为了转 型而转型的”现象,未上升到推进全行治理的高度。(二)配套制度不完善目前, 转型相关项目的制度、方案和辅助规定大多集中在项目方案、审计方法和审计程 序,缺乏一套完整的、有监督作用的审计后续工作制度规章。目前的整改措施仅 仅停留在按照被审计对象发现问题的相关制度进行整改,却对整改到位与否,整 改情况的跟踪疏于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缺乏约束力造成了整改落实实情的不 确定性和低执行率,大大削弱了内审转型工作“审计一点,整改带动一片”的初衷。

    (三)内审人员理念单一内审人员在深化内审转型成果的时候,几乎把全部的重 点放在了撰写审计报告和转型调研材料,对于项目发现的问题缺乏深度分析和评 估,而在整改报告中对问题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意见也疏于强调和突出。审计人员 的转型理念停留在做好转型项目、撰写优质报告、深化理论成果上,没有树立对 后续整改工作进行跟进、评估、监测的意识。理念上缺乏对经济性、效率性、效 果性“三E审计“思路的务实性认识。

    三、推进转型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一)树立以“效”为先的理念在整个内审转型工作中建立内审转型以“效” 为先的理念,我们虽然不是赢利性企业或者机构,却要借鉴赢利中生产力最大化 的经营模式来建立具有央行特点的“履职绩效最大化”,以这样的理念来引导转型 工作,引导风险导向审计的方向和关注点,引导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建立,促使转 型工作发挥更为实在的作用。(二)建立内审的“事后监督”机制建立配套的整改 成果监管体制,制订诸如“落实内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规定”、“被审计部门持续 整改有关规定”等制度;
    加大与纪检部门的联系,建立内审、纪检事后监督网络;

    建立后续审计动态督办台账,定期对部分整改和未整改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督办, 要求被审计部门定期出具整改进度说明,对整改不力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对个别 审计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整改或整改不能完全到位的,内审部门应向被 审计部门督促重新整改或再次下达《整改意见书》。(三)建立审计整改绩效考 评机制为调动内审整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整改的能动作用,可以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审计整改工作考核办法,将整改指标完成情况列入部门考核内容,将问 题整改工作纳入负有领导责任的有关人员的个人考核内容。考核中对于整改及时、 全面的予以适当加分,对于主观上引起的整改不到位、整改不力给予经济处罚或 考核扣分处理。

    作者:龚道齐 康毅峰 谭晓伶 伍希婵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 支行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内审整改 小议整改成果下的内审转型》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