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徐岚晶 江西科技学院 330000
【文章摘要】
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高校的建设中被广泛普及为大学生带来了便利的互联网应用,但综合考虑,这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笔者在此就对自身和周围现象的观察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网络对于高校学生学习的利弊影响,并为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同学在学习中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络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网络;高校学生;影响;利弊;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络也在高校建设中被广泛普及,而成为了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借着自身在信息流通领域的独特优势,它逐渐影响到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如社交、网上课程、新闻浏览、娱乐欣赏等等,这些都在互联网络难度影响下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存在着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质,其也在思想道德、行为模式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那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都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这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得不从自身开始反思的问题,这有这样才能从实现对不良信息的自觉抵制。
1 网络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影响
1.1 网络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在资源利用上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互联网上丰富而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并且凭借着其视听合一、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为学生带来多感官的刺激,从而使得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资料,以完成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更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而且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远程课程和高校内部网络实现对各个大学优质教学视频资源的共享,从而发挥出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并实现学生自身的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只会简单的互联网日常应用,缺乏对互联网熟练的使用和驾驭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在学生学习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1.2 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还有着较多的消极影响
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这对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那些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点的信息的传播,就会使得大学生不能安心于自己的学习,而将更多的注意放在物质享受方面;甚至有些国家居心不良,散播虚假信息试图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对我国的政权稳定构成威胁。其二,网络游戏、娱乐主义等信息内容使得很多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常常沉迷于此,而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现实交往,甚至有些学生沉溺于此不可自拔而将自己的学业全部荒废,浪费了打好青春。其三,互联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质使得学生在社会责任感降低,他们在网上的言论受到的约束性较低,所以很容易在网络中养成为所欲为的极度自我的人格特质,进而影响到自己在现实世界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做出不当的行为。
2 高校学生学习中利用网络的建议
2.1 主动提高自身利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
尽管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非常多, 但学生往往由于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不高,而不能充分发掘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学生就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利用和驾驭互联网的能力,从而使得自己能在庞大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想老师求教相关的经验,并且认真研究互联网技术从而更好地驾驭和使用互联网络。
2.2 主动提高自身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好有坏,学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一定要主动提高自身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抵制那些试图颠覆我国政权的错误思想;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判断和抵制那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自身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抵制不良内容对心灵腐蚀。
2.3 主动提高自身的反省意识
在互联网络的时代下,要想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就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反省的能力,在反省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问题及时地解决,在反省中发现问题,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建设一个坚固的屏障,在核心的方面建立对不良信息的抵制。
网络科技在高校中的不断普及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中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 学生很容易就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所以在互联网利用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建设,从自身出发,实现在学习中对互联网络更好的利用,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断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 梁佳煦.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2):176-176.
[2] 阚德慧, 刘丽. 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123-124. 191
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