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民事法律行为的新分类诠释
民事法律行为的新分类诠释 [论文关健词〕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物权行为理论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混淆了物权和债权法律性质的区别,把合 同生效等同于合同履行,混淆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在法律根据方面的区别,不 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很有必要正确区分处分行 为与负担行为。但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并不等于承认和接受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不适合中国现实。一、问题的提出 有这样一个案例①这个案件发生在河北白洋淀附近的一个县城。这里搞旧 城改造,有一个拆迁户回迁到一处铺面房。有一个经商的人提出以较高的价格购 买这个拆迁户的铺面房,拆迁户考虑后答应了。于是双方就签订合同,约定合同 签订后六个月拆迁户将房屋交付给经商户。合同签订后,经商户还把房款交给了 拆迁户。合同签订三天后,另一个商户也找到这个拆迁户,提出要以更高的价钱 买拆迁户的铺面房。拆迁户非常高兴,就以更高的价钱又把这个铺面房卖给了第 二个经商户,并签订了合同,还主动迅速地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半年后,第一 个买受人要求拆迁户交房时,发现房屋已经被第二个买受人占有。于是,第一个 买受人就去咨询律师,律师说,你这个合同既没有诈欺,又没有胁迫,也没有乘 人之危,你这个合同是有效的;合同既然有效,而且这个房屋是特定物。既是特 定物,那么这个房屋的所有权应该在买卖合同生效时转移,因此,在合同生效时 房屋的所有权就已经是你的了,别人占着你的房屋就是侵权,你可以侵权为由, 向法院起诉。于是,第一个买受人就以第二个买受人侵犯其房屋所有权为由,向 法院提起诉讼。法官最后支持了第一个买受人的诉讼请求,但法官在判案时认为, 侵权的成立,一般是要以侵权人的过错作为要件;无过错的侵权必须要有法律明 确的规定,而且根据合同发生侵权,很难适用无过错的归责原则。因此,追究第 二个买受人的侵权也有点问题。所以,一审法院判决侵权成立,但应按公平原则 处理,由两个买受人分担损失。于是法官判令房屋归第二个人所有,但第二个买 受人应当给第一个买受人返还一半的房屋价款。法官的判决做出后,两个人都不 服。第一个买受人认为,我已经给了出卖人全部的房屋价款,房屋我一天未住, 凭什么只给我返还一半房屋价款第二个买受人认为,我已经给了出卖人比第一个 买受人更多的房屋价款,凭什么要我返还一半房屋价款给第一个买受人两个人都 向该地区中级法院提起上诉。中级法院主审法官仍然坚持了侵权成立的观点。那个法官认为,既然侵权成立,就不存在公平责任的适用问题,第二个买受人应当 返还房屋给第一个人,如果他愿意返还,就是法定租赁。因此,二审法院判决第 二个买受人按月支付第一个买受人房屋租金;如果不支付租金达到六个月时,法 院就要强制执行,收回房屋的所有权给第一个买受人。第二个买受人对二审判决 不服,就拒不履行判决书指定的义务。判决6个月后,第一个买受人申请法院强 制执行,第二个买受人看到一辈子挣来的家产被夺走,一气之下,和执行法官发 生了打斗。法院要拘留第二个买受人时,发现第二个买受人是该省人大代表,因 此,法院后来向河北省人大打报告,以第二个买受人妨害执行公务为由,要求河 北省人大终止其人大代表资格,一边对其进行司法强制。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的领导了解案情后,不仅未批准法院的要求,而且支持第二个买受人拒绝 履行法院判决。当事人及法院为此争执不下,后来双方共同到北京找专家咨询, 请专家拿出权威性意见,与会的专家们意见相互也不一致。
为什么这样一个事实简单清楚的案件最后搞成这么复杂的局面为什么真 正引起纠纷的罪魁祸首―房屋出卖人没有受到任何处理,而由无辜的两买受人来 承担一切后果大家都觉得这不公平、不公正,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是法官的素质 差吗并不尽然!真正原因是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混淆了物权和债权法律性质 的区别,把合同生效等同于合同履行,混淆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在法律根据方 面的区别,从另一角度说就是没有正确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其实,现实生 活中一物二卖、无处分权处分及不即时清结合同所引起的类似纠纷非常普遍,如 何正确地处理这类纠纷,公平合理地保护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是摆 在我们立法和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地认识和区分负担行为与处 分行为是处理这类纠纷的关键。
二、正确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 最早对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进行区分的是德国的潘德克顿学派。潘德克顿 学派发现,从法律技术上来看,请求权的法律后果发生在特定的相对人之间;支 配权的法律后果发生在特定人和特定物之间,但其最终法律后果是发生在权利人 和除权利人之外的其他全体世人之间。这两种权利从法律的本性到权利保护的制 度,都有重大的区别。这是从权利变动的角度进行区分的,而从法律行为的效力 角度又可以分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是指使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一(或另若干人)承担为或不为一 定行为义务的法律行为。③换言之,是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其内容的法律行为, 亦称为债务行为或债权行为。负担行为是发生债的原因之一,负担行为之成立就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债的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依此约定负有履行给付的义务,另 一方依约定有权接受债务人应履行的给付,从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债的标的是给 付,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因此,负担行为的主要 特征在于因负担行为的作成,债务人负有给付的义务,其意义在于当事人间能产 生一项或多项请求权,在本质上属于发生债权法上效果的法律行为。例如,在买 卖合同中,物之出卖人负有交付其物于买受人,并使之取得该物所有权的义务;
买受人对于出卖人,有交付约定价金及受领标的物之义务。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与 负担行为不同,它并不是以产生请求权的方式为作用于某项既存的权利作准备, 而是直接完成这种作用的行为。一旦该行为有效,就会发生权利变动的结果。其 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物权发生变动为内容的,其结果是物权的变动,而非负 担行为中债权债务的设定,其性质为物权行为。在处分行为中,处分即为权利的 转让、权利的消灭,在权利上设定负担或变更权利的内容。例如,移转标的物的 所有权、让与债权;抛弃所有权或免除债务;设定质权,等等。另外,处分行为的“处 分人”仅仅是指其权利被转让、被设定负担、被消灭或被变更内容的人,而并不 是取得权利、免除负担的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物权行为系 物权变动之意思表示,与登记、书面或交付相结合之法律行为。物权行为,有为 单独行为,如所有权的抛弃。有为契约行为,又称为物权契约,所谓物权契约系 指当事人以物权变动为内容而订立的契约,为不动产物权变动最主要的原因,如 所有权的移转、地上权的设定、典权的让与、分割共有物等。而准物权行为,是 指以债权或无体财产权作为标的之处分行为,如债权让与、债务免除、股东权的 转让、放弃等。
在掌握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之后,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 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形:1、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同时并存,即时买卖为其 适例,如甲出卖手表给乙(买卖契约、负担行为),并依让与其所有权的合意交付 之(物权契约、处分行为)。2、先有负担行为,后有处分行为者,如不特定之买 卖。3、仅有处分行为而无债权行为者,如动产所有权的抛弃、因不当得返还原 物等。4、仅有负担行为而无处分行为者,如雇用、租赁等。因此,负担行为和 处分行为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能完全等同,它们各自有其独立的生效要件。在 负担行为,其生效要件有:①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内 容不违反强行法和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在处分行为,其生效要件有:①处分人 有处分权;②有移转物权的合意;③不动产应登记,动产应交付。从效力上看,负 担行为有效仅在当事人间设立债权债务关系,不发生物权的变动。而处分行为生效即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并且,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这两个行为的效力并不互 相牵连。负担行为之无效不导致处分行为的无效,处分行为的无效也不导致负担 行为的无效。
有了以上认识,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河北那个案件,无论第一个买受人抑 或是第二个买受人,从请求权的角度看,这两个合同都是成立的,有效的,所以 两个买受人都应该得到合同的保护,都能够依据法律享受到法律上的请求权的保 护。但是从作为支配权的不动产物权角度来看,第二个买受人由于履行了登记手 续,所以他的物权变动符合公示的法定要件,他的物权取得有效的,所以,只有 第二个买受人才能够得到了真正的物权,这种物权的取得当然应该得到承认和保 护。第一个买受人由于没有进行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所以,他并没有取得物权, 依据合同他只取得了债权。对于第一买受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他完全可以作为生 效合同的当事人,请求他的合同相对人即出卖人履行合同,要求出卖人交付合同 约定的房屋。由于房屋产权已经合法变动给第二个买受人,所以,出卖人存在交 付不能的问题,这时,第一个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为“代物履行”。如果出卖人 不能替代履行,则第一个买受人可要求出卖人承担返还购房价款责任及双方约定 的或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不足以保护买受人时,买受人还可以主张 损害赔偿责任。第二个买受人作为第一个买受人与出卖人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 他已经取得了现实的物权,应该受到保护。这样,当事人各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 公平的保护。事实上,只有这种处理,才真正科学地解决问题。
三、区分负担行为、处分行为与物权行为理论 在现实中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是否就必然意味着接受物权行为理论 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的概念最早是由 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其1840年出版的《现代罗马法体系》中提出,萨维尼谓:“私法 上契约,以各种不同制度形态出现,甚为繁杂。首先是基于债之关系而成立之债 权契约,其次是物权契约,并有广泛之适用。交付具有一切契约之特征,是一个 真正之契约,一方面包括占有之现实交付(Tradition),他方面还包括移转所有权 之意思表示。次项物权契约,但却忘记Tradition之中亦有一项与买卖契约完全分 离,以移转所有权为目的之物权契约。”王利明教授对这一论述进行了剖析,认 为其包含了三项重要原理:第一、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原理。第二、交付必须体现 当事人的独立的意思表示,由于这一独立意思、表示与原因行为无关,便产生了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第三、交付必须以所有权的移转为目的,物权行为的实 施旨在使物权产生变动。从萨维尼的观点可以看出物权行为理论是从区分债权契约与物权契约(从 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除了具有 物权变动的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立性,无因性之特征,并且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及 无因性是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特征,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而处 分行为只是物权变动,并不必然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之特征。实际上,即使在德 国民法上,物权行为也只是引发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之一,此外尚有生产、没收、 征收、继承、取得时效、先占、新建建筑物、加工、附合、混合、遗失物拾得、 埋藏物发现等许多法律事实。连物权行为论者自己都承认这样的事实:物权行为 独立性和无因性原则在适用上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即凡不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 原因而成立、生效要件的物权变动,如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事实行为引起的物权 变动,亦即发生物权的原始取得的情形,依法理可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 其自然不适用物权行为的原则。因此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并不等于承认物 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弊端。因物权行为理论无因性的特征, 导致物权变更与债权合意完全分离,当物权变更以后,如发现原来据以变更的债 权契约无效或不合法,无因性就使出卖人的物权请求权变成了债权请求权,造成 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比如,甲与乙签定买卖100吨小麦的合同,并于半年后交付 完成。后发现双方签订的合同违法被法院宣告无效,根据物权行为理论无因性的 特征,100吨小麦的所有权已经合法转移,并不因原来的合同无效而无效。那么 甲就丧失了100吨小麦所有权,不能以所有者的身份要求乙返还,而只能以不当 得利之债要求乙归还,这只是一种债权,万一乙后来破产,则甲只能以普通债权 参加破产清偿,如乙的资产不足以支付所有债权,则甲就有可能拿不回100吨小 麦的价值,甲的利益就受到了侵害。可见,无因性理论使法律的天平毫无区分地 倾向于买受人和第三人,而牺牲了出卖人本应该拥有的权利,使正义的天平不再 平衡。在民法普遍建立善意取得及公示公信制度后,其交易保护机能被这些制度 抽空,物权行为无因性之生存空间逐渐丧失。
另外,一个国家的法律的更新和变换应是承上启下,任何时代的法律都一 贯地彼此相互继承和承接,而不可能推翻先前所有去移植一个全然不同的法律体 系,其原因一是由于风险太大,二是立法成本太大。如果我们无视以往法律的规 定和司法审判实践的做法,转而继受德国或法国的模式,那么我们改变的将是整 个体系,定会要求我们对现有的诸多法律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物权行 为理论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的理论,自该理论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聚讼纷 争,难以把握。即使是德国人在学习抽象原则(无因性理论)的时候也常常感到很棘手。如果我们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法官必须在相关问题 的认识上抛弃已有的知识,转而去接受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改换脑袋”过程中所 付出的代价,恐怕不是坐在书斋里的书生能够想像得到的。朱苏力先生曾经指出: 现代的作为一种制度的法治不可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而必须从中国本土资 源中演化创造出来。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但不等于一定要引进 西方的物权行为理论。就连德国民法学者都禁不住发问:“中国为什么要接受一个 欧洲近代被少数国家接受的、一个如果欧洲法律统一则不复存在的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