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网络传播权分析
信息网络传播权分析 一、关于网络转载的规定 网络转载是一种重要的使用作品的形式,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但是, 这项本来专属作者行使的权利,却由于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114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到不合法、不适当的限制。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 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 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 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 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该“解释”超出了我国《著作权法》第 32条中关于转载仅限于(传统媒介的)报纸、期刊的范围,没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或许是考虑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其用意或许不 坏,但是,它却忘记了司法机关在履行其职能时必须“依法办事”、“维护法制统 一”、“不得越权解释”等基本司法原则,而且,网络公司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作 者利益为代价。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内容在全球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法律 制度的国家中也难以找出先例。该“解释”实施几年来的后果是,一些网络公司大 肆转载有版权作品,却拒绝向权利人支付报酬,而权利人也难以依《著作权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解释”必须尽早废除或者改正。
为此,我建议将来在制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转载 做出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越权解释”予以纠正。具体建议是在“条例”中明确 如下内容: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许可其他 网站进行转载、摘编;
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通过网络转载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 网络上发表的作品的网络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二、关于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 针对现实当中一些网络产品的使用单位、个人,明知网络公司或网络经营 者所销售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等包含侵权内容,仍执意购买、传播的行为, 应当在制订“条例”时,增加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具体 建议如下:购买、使用、传播明知包含侵权内容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的单位、个 人,应当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三、关于要求网络公司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 在最近的多起针对网络公司的维权诉讼案件中,权利人取证面临 诸多困难,而网络公司在被起诉后,对有关在网络上的侵权证据进行修改、 删除、隐藏等行为多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我建议,在制订有关“条例”时,应 当增加要求网络公司或者网络经营者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具体建议 如下:
权利人可以为诉讼或者申请临时措施目的,申请人民法院要求网络服务提 供者提供其与诉讼有关的自权利人提出保全证据请求之日起前6个月内的全部经 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及提供其他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向 人民法院提供或者虚假提供有关信息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提供,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查处损害公共利益的侵权案件,可以要求网络服务 提供者提供其自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要求之日起前6个月内的全部经网络传 播的信息,以及提供其他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向著作权 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或者虚假提供有关信息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著 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提供,并予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