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研究论文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研究论文 中型氮肥厂是我国氮肥工业之母,不仅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化肥 和化工原料,而且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氮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 管理经验,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97 年,我国中氮肥行业的合成氨能力达600万t,约占全国总能力的18%,尿素能力539 万t,占全国总能力的24%。加上近几年从小氮肥发展起来的己达到中型规模的厂, 全国中型规模的氮肥厂约有100家,总计合成氨能力1000万t/a左右,占全国合成 氨能力的26%,尿素能力也在:000万t/a左右,约占全国总能力的40%,可见中 氮肥是我国氮肥行业的主要力量。我国中型氮肥厂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厂的合成氨 装置主要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工艺技术,如常压固定层煤气化、拷胶脱硫、热钾 碱法脱碳、往复式压缩、高压合成等;
尿素生产主要采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以 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也是国内开发的。只有以气为原料的部分厂采用引进技术。
总的说来,我国的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均较为落后,尤其是以煤、焦为原料的 一些工厂,五六十年代建成,有些厂先天不足,设备陈;
日,能耗高,运行了多 年,更新改造力度不够。而且现有的中氮企业绝大多数单系列装置规模偏小(一 般合成氨为6~8万t/a,尿素为13万t/a,公用工程潜力大,人员多,竞争能力差, 抗风险能力弱;
还有的工厂三废排放高于国家标准,急待改造。“八五”、“九五” 期间,虽然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对中氮肥实行技术改造(如利用亚行、世行贷款 在12个工厂新上12套8一131程,还有20多个工厂的技术改造主要是增加2~3万t/a 合成氨、3~5万t/a尿素),但改造力度还不够大。在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新形 势下,利用近几年新开发的新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中氮肥技术改造的力 度,进一步扩大装置规模,降低消耗和成本,缩小和国外以及国内大型氮肥厂的 差距,提高竞争能力,势在必行。究竟如何改造?综合大家意见,我想就此提出 一些思路。
一、要突出技术进步 中氮肥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它的技术改造也要紧紧 依靠国内研究、设计和大专院校等科研部门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
1.合成氨工艺技术的改造 (1)造气造气炉采用新型炉底、炉箅,造气采用用微机控制、优化操作;
采用过热蒸汽制气,提高造气废锅蒸汽压力,并改造造气风机,增加吹风强度, 提高单炉产气量。
(2)脱硫采用喷射再生技术及新型填料等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及脱硫效果。
(3)变换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全低变技术改造,并采用新型触媒。
(4)脱碳用苯菲尔脱碳技术的企业,可采用双塔变压再生、空间位阻胺、 蒸汽喷射闪蒸等技术进行改造;
用物理吸收技术的企业,可采用NHD等低能耗 脱碳技术进行改造;
脱碳富液采用水力透平回收能量。
(5)精制铜洗通过新型填料、新型塔板等进行技术改造,甲烷化采用新型 催比剂。
(6)合成采用新型内件进行改造,如采用湖南安淳公司的ⅢJ一99型或南化 NC一1200轴径向合成内件,中置废锅回收热量。
(7)压缩压缩机采用膛罐,增加副缸,改造气阀、填料等技术,增加打气 量,防止泄漏,提高运行周期。
(8)氢回收可根据需要采用膜分离或变压吸附等技术进行改造。
2、尿素工艺技术的改造 要采用预分离、预精馏流程;
设置一吸塔外冷器,增加吸收能力;
改造一 段蒸发、二段蒸发加热器;
氨泵、甲胺泵等根据情况改为变频调速,更新改造;
新增深度水解系统,回收尿素工艺冷凝液;
造粒塔采用新型喷头。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要采用DES系统优化控制。在公用工程方面,要采用 新型横流冷却塔,新型填料等新技术改造冷却水系统;
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 掺烧造气炉渣,热电联产,能量多级利用。
二、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通过近几年化肥市场疲软的事实,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立 身之本。无论哪一项技术,哪一项工艺,哪一个设备,都要详细探讨和论证投入 和产出,仔细地计算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工作(包括技术改造和 企业管理等)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这一点,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中氮改造不能单纯靠增加设备来增加能力。要提高技术水平,改造装置中 的“瓶颈”部分,挖掘潜力,以少投入多产出为目标,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挖潜改造与扩大规模相结合,实现系列化,规模化 目前,全国中氮肥厂的合成氨装置大都已达到8万t/a的规模,这在“八五” 当时是经济规模,安阳化肥厂大胆探索,利用原来的设备,采用新技术,将原来 的系统规模扩大到12万t/a。这是一条值得其它厂推广和借鉴的经验。1996年,化 工部在安阳化肥厂召开过全国中氮肥行业发展研讨会,该厂就已提出过这种想法, 但没有完全得到大家的认同。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他们这一想法已付诸实施,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吨氨能耗可以降低6.3~7.5GJ,尿素生产成本约降低20%。
我国中氮肥装置的工艺和设备虽然各厂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可以参照安阳化 肥厂的模式进行改造。若全国以煤焦为原料的中化肥装置先改造20套,即合成氨 由8万t/a增加到12万t/a,尿素由12万t/a增加到20万t/a,那么,总共可增加合成氨 能力80万t/a,尿素能力140万t/a,差不多相当于增加了3个30万t/a合成氨厂,而投 资则要比新建节省很多。这是我国中氮肥技术改造的一条好路子。近年来,在市 场经济的竞争中,一批小化肥企业脱颖而出,其规模已达到中氮肥的规模。如何 进一步改造这批小化肥,方案需要认真研究,要尽量靠近经济规模。
关于原料路线的改造,各厂条件不同,情况各异,要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 进行充分论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致。
四、重视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中氮肥绝大部分都是运行了几十年的老厂,很多厂有几种甚至几十种 产品,产品单一的生产厂很少,这就为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打下了很好 的基础。如资江氮肥厂这方面做得就很好。该厂既生产为农化服务的混配肥,还 开发了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还有的厂氮肥产品相对单一,经不起市场风浪,即使搞了些产品,也形不 成气候,在今后的技改中,必须重视发展多种经营,不能搞单打一。要化肥、化 工并举,走以肥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但在确定产品方案时,需要认真研究。
要注重两个问题:一是市场;
二是技术来源。否则就会形成包袱。
五、握高创新和开发能力很多中氮肥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厂利用一些高等 院校、科研单位及兄弟厂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本厂的技术改造。今后,中氮肥 厂的改造也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一些技术,“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发展创新能力,搞些小改小革,增加这方面 的投入。目前,我们的中氮肥采用新技术的力度不够,不够大胆,需要转变思想 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谁有新技术,谁就会主动,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 占居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六、加强空观调控,维持公平竞争秩序 我这里是指整个氮肥行业。
1994年、1995年国内化肥市场走俏,各地各厂新上了一大批装置,国家也 审批了一批项目,氮肥能力增加很快,加之国家又大量进口化肥,造成了目前国 内化肥滞销的局面。应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化肥市场的宏观调控,控制 化肥进口。要控制那些 仅是靠外延提高效益的项目。
近一个时期,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行业管理有所削弱,行业遇到一些新情 况,如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三角债相互拖欠、市场竞争无序等,政府主管部问是 不十分清楚的。建议国家加强行业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希望有关行业管理 部问派出相关调查组到企业去深入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另外,行业统计不准确,有些数字水分大,宏观决策缺乏可靠的依据。化 肥企业非常希望国家尽快通过《化肥法》,维护企业的利益,等等。这些都是需 要加强的行业管理范畴。
七、要对中氮肥改造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化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民用物资,解决化肥问题只能立足国内。我国是一 个农业大国,国际化肥市场直接受我国化肥需求的影响,过份依赖进口化肥,必 然会引起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的上涨。这在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因此,国内不能因 为效益差而放弃生产化肥。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化肥生产。具体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增加贷款力度,对“八五”、“九五”的项目,国家和地方的贷款要及时到位,尽快把项目建成,不能一拖再拖。贷款利率应适当优惠。
(2)对于引进的关键设备,应免证关税和增值税。
(3)对现有中氮肥企业在原料、供电、运输、税收等方面都应给予和小 化肥同样的优惠政策,实行公平竞争。
(4)银行贷款担保、化肥技改项目应给予优惠政策(如企业自身担保)。
(5)继续维持国家现有的化肥淡储资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