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人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人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一、人文旅游资源内涵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各种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 物质生产构成的人文景观[1]。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生动地反映人类在不 同时期的活动特征。按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人文旅游资 源大致可分以下4大主类:(1)遗址遗迹;(2)建筑与设施;
(3)旅游商品;
(4)人文活动等。
二、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 保亭县是海南土著民族――黎族最集中的地区,素有海南“黎族首府”之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风情,其境内拥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 的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保亭县人文 旅游资源可分3个主类、10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67个资源单体(见表1),并 已成功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经济价值的人文项目。
1.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2012年2月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呀诺达旅游景区“5A级”称号,自此保 亭拥有了“钻石”级别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呀诺达的发展最突出特点在于把 “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黎苗族优秀文化理念融进天然的热带雨林风 光,使景区焕发文化魅力,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人文旅游中心。它是文 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 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独特的热带雨林及绿色生态文化全面展示的综合 性主题景区。
2.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被称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 博物馆,是海南本土传统文化展示及演示场馆。“谷里”一切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 “海南味”。这里再现了黎族原始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娱乐项目以及织锦等手工技 艺历史场景,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人体艺术 的敦煌壁画”活化石――黎族文身。它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这种文身作为 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中也是罕见的。文身是黎族母系社会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有原始宗教的艺术气息,是黎族历史的见证与延续的标志。(2)谷仓群。海 南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谷仓群,这些饱经沧桑的谷仓群至今已逾百年,更是黎人 良好民风的见证。
3.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亭的民间工艺类别多且富有民族特色,如纺染织绣、雕刻、制作陶器等。
其中,有三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2)。黎人具有高超的 纺织技艺,“黎锦”是黎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黎锦”中的龙被,非被, 实为绣幅或挂幅,亦称“广幅布”、“崖州被”、“大被”,更是代表了黎族传统织锦 技术最高成就的艺术珍品,亦是封建时代进贡皇家的贡品之一。
4.七仙温泉嬉水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仙温泉嬉水节”是保亭黎、苗族的共同节日,也是 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这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 这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情南国聚居地保亭,人们以温泉泼洒自己的心上人,以这 种特有的方式把甜美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在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 庆品牌”称号,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等评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民 间节会”,是保亭一张亮丽的黎苗文化名片。
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实可能性 保亭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可以说是具备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1.“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为保亭旅游业发展提 供了有利机遇2010年1月4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步入正轨,国家出 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把海南岛作为我 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 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省又一次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保亭作为海南岛 旅游业重点开发地之一,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容错过的良好机遇。
2.三亚对保亭起着带动与示范作用 三亚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保亭毗邻三亚,区位优势显著。
根据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三亚和保亭将构建“蓝色三亚、绿色保亭、浪漫天涯、蓝绿共赢”的“蓝绿”特色旅游格局,保亭将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 组成部分,形成互依互补的双赢局面。“大三亚”的战略必将带动保亭旅游业的快 速发展。同时,保亭亦可依托三亚旅游宣传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借鉴三亚旅游 业的成功经验,展示与推广保亭人文旅游资源。
3.“黎学研究”正蓬勃发展 “黎学”是专门研究黎族的学问,“黎学研究”受到海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 高度重视。据了解,海南省社科组织领导部门、高等院校、科研以及出版单位等 都在拟订“黎学研究”的规划与方案。黎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此(旅游业)无疑 将给予热情关注,将对该县(保亭县)和黎族地区各市县旅游产业的兴办,提供 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2]。把“黎学”这种民族文化符号赋予保亭人文旅游开发,势 必增强其人文旅游的独特性与发展的持续性。
四、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保亭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具备了开发的有利条件,适时探 讨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有助于保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 保亭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文环境保护力度 人文资源的完整性是旅游价值开发的前提。一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长 时间历史积淀的产物,破坏容易,恢复却异常困难。为此,做好保亭人文资源保 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以立法的形式,加强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执 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 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同时,尽快制定符合文 化生态保护区实际情况的保护办法和实施细则[3]。(2)以文化保育为核心,系 统地保育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4]。第一,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与管理[5]。适 度扶持黎苗村寨人文建设,整合人文资源,维护本民族特色。第二,黎苗民俗“生 活化”。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认识自身文化的重要性,提升 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第三,举办人文资源保护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保护人文 资源意识,进一步弘扬黎苗人文文化。
2.挖掘提升人文资源品味 (1)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保亭人文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关键在于要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为生态游附加人文价值。例如,七仙岭美丽传说的编撰,为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增加文化内涵;
保亭“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可操作性与可参与性及实践的研究;
黎苗族服饰、饮食、文身等民俗风情 及特色节庆生活化的研究;
温泉康体疗养融合本地“南药文化”的研究等。(2) 举办文化节,旅游产业化。可寻求省外合作,推广黎苗文化。如打亲情牌,发挥 海南保亭“黎族首府”优势,与贵州、广西等黎族聚集地定期举办“黎族文化交流 游”,形成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3.实现保亭与三亚的对接 充分利用三亚宣传平台,加大保亭人文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为此,保亭 应做好如下对接工作:(1)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如保亭县旅游局、旅游协会 与三亚市旅游局、旅游协会及新闻单位对接,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彼此举办 的节庆活动、旅游博览会,互相推荐旅游路线等;
(2)民间旅游企业的对接, 特别是旅行社以及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宣传营销以及旅游信息网站对接等。
4.精心打造文化传播策略 传媒,对现代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合理的规划, 就无法把保亭真实的人文旅游形象有效地传播给游客。(1)摒弃以自然风光为 主的传统传播理念。保亭并不是唯一拥有热带雨林、温泉的地方,其自然景观并 不能体现保亭的独特性。如果单一宣传保亭自然风光可能会误导游客,不利于展 示保亭独特的黎苗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2)制订文化 传播策略[6]。第一,综合考虑保亭目前的发展情况,切不可逾越式过分地展示 所谓“现代化”的保亭,而应反映一个真实的、传统的、民族的“新保亭”。第二, 根据前期宣传的市场反馈,适时调整宣传的内容及方式。第三,针对不同地区, 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尤其要重视不同地区民众对旅游的心理诉求[7]。例如国 内游客具有“求同性”的心理特征;
而国外游客,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民众,其“求 异性”的心理更加突出。(3)建立新闻发布制度[8]。注重旅游形象的维护,谨慎 处理旅游业中突发事件。2011年,三亚的“导游门”、“宰客门”严重损害了三亚的 旅游形象。保亭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地,应多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以防类似案 件的发生。一方面要规范旅游市场,加强管理,对违法违规的旅游企业,要及时 处罚,及时曝光,及时纠正,主动澄清事实;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 度,利用新闻宣传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特点,积极有效地宣传保亭旅游品牌, 促进保亭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王力 余天虹 杨延梅 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