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时代教育研究论文
信息时代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 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时代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教育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 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 例的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 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 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 门计算机课程;
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 教学;
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 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
最后是 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 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 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 意义的因素。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 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 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 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 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 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 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 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 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因为人们主要从事信息知识工作,这种工作的知识密集度高,要求人们具 有较渊博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1.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 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 在积极配备、充实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 地轮训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 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改变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 相分离的状况,消除信息技术难以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现象。
2.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 “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
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理论,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 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 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 香港都纷纷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我国 也明文规定:从2001年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用 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已经开 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3.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 活动技能等。
(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 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播出、评价、 反馈与改进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 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4.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相结合 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 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而且能使 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
(二)举办短学制、多形式、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加速人才培养,因此要缩短学制。由 于人们的工作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 电大等,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现代教育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 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 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 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社会知识密集型生产中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 需要培养知识广博,能适应新兴科技和工业发展的人才,使之能从事综合性技术 生产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开展广泛的信息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学不胜学的情况,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能力, 使学生能自己管理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 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在培 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 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四)必须实施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素质 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 现出充分的活力,这也就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信 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
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 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 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社 会变化速度快,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 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 息观念,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信息社会,要求人必须具有利用多媒体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存储、处理的能力, 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 一是终身教育,信息教育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学、中学到 大学,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社会成员才能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教育本身要信息技术化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术化,这包括教育多媒体化、网 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 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 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 必经之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 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 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 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 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 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 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 就是传授书本知识;
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只有建立起现代化 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
2.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 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 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 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 识内在的联系,要按照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 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 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 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 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 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 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 构,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 改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 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4.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 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形 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 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 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 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 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 工具。
1.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 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 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公用 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 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
(2)结构化发现式学习: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 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他主要以认知心理 学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 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2.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 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 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不管是哪种情况, 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办校、办班来解决(尽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大量的却 要依靠在职自学或远距离教育来补充和提高。而后一种途径,又正好可发挥信息 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终端机,不断补充与更 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通过电信大学和模拟训练,来获取某方面的系统知识, 强化与提高某种技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三)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 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 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
②协作性;
③交互性;
④共享性;
⑤实时性;
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1.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 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 养。
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 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 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 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
3.提高教学质量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用 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学校不需要再用大量经费和人力建设管理自己的媒体资 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 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 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4.有效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开展网络远距离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远距离教育将具有双向传输的交 互性能。学习者不仅在课堂看或听远距离传输来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在家里看 到课堂的景象,听到教师的讲授,或者看或听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声像 材料,并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 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所需要的教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 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 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5.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学科研 更加富于成效。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检索更加方便。教师坐在家里就可向国内外查询与收集到所需要 的研究资料,不必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推广和交流成果效率更高。不仅可广泛而迅速地推广与交流优秀教师 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而且能科学地对研究项目进行辅助设计与模拟,对研究 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与整理,准确地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使研究周期 大为缩短,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大大增强。
总之,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教育带来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学校 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的最 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