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电算会计论文 >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正文 2019-09-22 07:30:27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篇一 《马克思重视工业史和商业史的哲学意义》 摘要:马克思重视工业史和商业史的系统考察,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 蕴:从根本上而言,是寻求“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所决定的,是批判近代的抽象 物质观,关注现实的人的感性世界的必然,是真正阐释人的本质与寻求人的解放 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工业史和商业史;改变世界;物质本体论;人的本质;人 的解放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以大量的材料对人类的工业史 和商业史作了论述,其巨著《资本论》更是详细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生 活。马克思对人类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重视,并非单纯对历史本身感兴趣,而 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

    一、“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的探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把哲学的任务从对世界的解释 转向对现存世界的改变。因此,对改变现存世界的途径和力量的寻求就成了马克 思和恩格斯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批判了通过思想批判的途径来寻求变革世界的行为。近代的德 国哲学家沉迷于从思辨的角度对现实世界作出唯心的解释,并试图通过思想的批 判来达到现实世界的改变。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把世界、自然和历史都看 做是绝对精神发展的阶段,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回归自身的一个过程,从而对现 存的一切作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而他的继承者不管是新老黑格尔派,都没有 能够跳出他的窠臼,甚至抓住其体系的某一个方面,来对其他人或者整个体系进 行反驳,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这一体系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按照黑格尔 体系,观念、思想、概念产生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物质世界,他 们的现实关系。他的叛逆的门徒从他那里接受了这一点。”黑格尔的门徒们虽然 各自侧重点不同,但是其共同的特点仍然在于“他们相信他们的批判的思想活动一定会使现存的东西灭亡,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者认为他们的孤立的思想活 动就已足够,或者希望争得共同的意识。”因此,这些占据德国思想界的人士, 满足于从思想的批判出发,寻求改变现实世界的途径和力量,认为只要通过改变 人们脑海中的思想观念,抛弃那些统治着他们的观念,就会使得现存的世界发生 改变。正如马克思对他们的描述:“有一个好汉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 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 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他一生都在同重力的幻 想作斗争,各种统计给他提供大量有关这种幻想的有害后果的新证据。这个好汉 就是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标本。”这些德国的哲学家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他们的立足点或者说他们哲学的前提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基地。因此不管 是解释现实世界的出发点,还是试图改变现实世界的途径和力量,都无法脱离他 们的思辨的基地。马克思对这种思辨哲学的局限性和无力性进行了批判,指出了 他们仅仅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进行变革,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真正变革。“他们 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 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仅仅在思想领域进行的所谓批判活动,是无 法对现存世界做出改变的。

    与那些思辨的哲学家相反,马克思的视野转到现实中来,坚持从现实 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寻求变革世界的途径和力量。针对这些思辨的哲学家仅仅在思 维的领域中去寻求变革世界的途径不同,马克思转向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的人的感 性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进而寻求变革世界的真正的途径和力量。在《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理解现实的感性的世界缺陷在于,要么 从单纯的客体或者说直观的角度来理解,仅仅把现实的世界理解为感性对象;要 么从抽象的人的主观性方面来对现实的感性的世界进行思辨的解释,而不是从人 的感性的活动来理解这个现实的世界。正如马克思批判的那样,德国的“哲学家 没有一个想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 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针对这些思辨的哲学家们的缺陷, 马克思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 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 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 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最简单的‘感性确 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在指出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理解的视角的偏狭之后,马克思引入实践的角度, 认为整个现存的世界都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 是解释现存的世界还是想要改变现存的世界都必须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才是合理的。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 对人类的生产和交往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而人类的生产和交往实践活动主 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正是这种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制约 着分配以及不同社会阶级的划分。这种生产和交往的活动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 类历史的所有制发展的形式,以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因此,这 种以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连续不断的人类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 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寻求改变世界,就不能仅仅在纯粹的思想领 域内进行所谓的词句批判,进行纯粹的思想变革,更应该对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 的基础进行革命性变革。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本身的方式和内容的变革,现存 的世界的改变才得以可能。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 改造世界,改变人类的不平等的地位,但他却去求助于类的平等的范畴,诉诸于 所谓的理想,而不是切切实实的现实的手段,不是通过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去消 除这些现实的不平等,这种变革的途径终究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正如马克 思指出的:“当他看到的是大批——穷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他便不得不求 助于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这就是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 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了唯心主 义。” 正因为工业和商业活动是人类生产和交往实践活动的具体实现方式, 并且这种感性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因此,只有系统考察工业活动 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历程,才能找到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合理解释,才能通过这种生 产和交往的变革,来实现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变革。马克思在众多著作中系统考察 工业史和商业史,正是寻求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这一任务所决定的。只有在现实 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这种物质的手段,而不是通过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通过观念的 变革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改变现实世界的目的。正是在系统考察工业史和商业 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变革世界的真正的途径和力量。“历史上周期性地重 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的一切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 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 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 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 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二、批判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本体论的必然近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倾向是认识论,但并没有抛弃本体论。如美国哲 学家奎恩所言,任何一种哲学都有其“本体论承诺”。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在自己的 语境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约定某些事物,对象或要素的存在。当然,近代西方 哲学虽然以认识论为主流倾向,但是其隐含着本体论前提。就笛卡尔而言,正是 他的二元论继承和发扬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处于雏形的理性本体论和物质本体 论这两种对立的本体论形式。在物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为这种近代西方哲学物 质本体论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前提,在《哲学原理》中他谈到了关于物质和运动的 基本思想,论述了这样的观念,即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是运动的,并且能够为 人们所感知等。他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了物质本体论的发展,这种物质本体论为狄 德罗、拉美特利、霍尔巴赫、费尔巴哈所继承和发扬。这种物质本体论的大致内 容规定如下: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 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能够为我们所认识和把握。

    抽象的物质观是这种物质本体论的标志。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 影响至深,同时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下,这种抽象的物质观念撇开人的社 会活动和历史背景,空泛地来谈论物质。这种抽象的物质的概念,作为一切具体 的事物总和,其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没有什么实际存在的 对象。贝克莱就对这种抽象物质的概念进行过相应的批判,并提出了“物质就是 虚无”这一观点。在贝克莱看来,“物质”这一概念是一个空名,是一种虚无,没 有任何的规定性。同样黑格尔也曾经用“水果”这一概念来表明这样的意思,在黑 格尔看来,“水果”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苹果、梨、葡萄等具体的形式。也就 是说脱离了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空泛的谈论“水果”这一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物质” 的概念也一样。从这种以抽象物质观为标志的物质本体论出发,来理解自然界, 来理解社会,传统的唯物主义就取消了人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唯物 主义开始敌视人了。这种抽象的物质运动与人的社会也没有关系,这种抽象物质 本体论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一种在人之外的自然界,是一种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然 界。因此,从这种抽象的物质观出发的唯物主义无法真正地在哲学上对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做出正确的理解。

    马克思对这种抽象的物质观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在马克思看来,脱离 一切具体的历史条件,笼统地谈论“物质”“唯物主义”等概念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 义的。正如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的:“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 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这种抽象地谈论“物质”的概念与 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马克思反对那种抽象的物质观,反对脱离人的活动而单纯地考察自然界,进而对社会进程进行描述。这种物质观基础上的唯物主 义,抹掉了人的因素,抹掉了与人的关系来考察物质,考察自然界,更是一种物 理科学的方式。正如马克思在前面指出的,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 以来就存在的,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那种 在人类之前就存在的,那种在人类之外就存在的物质的自然界,马克思承认它们 的先在性,但也仅此而己。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是一种无。

    其实只要人们观察周围的感性世界,就会发现周围的所谓的“物”都是以具体的样 态和现实的形式而存在,无不打上了人类的意识、意志和实践活动的烙印。因此 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的物质,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物的活动方式, 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过程。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指出,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人们谋取物质 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与交往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 工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交往活动。因此,马克思关注的正是这种具体的生产形 式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是人类的工业活动史和商业活动史。正是对人的生产和交 往历史过程的考察,也就是在对人类的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 马克思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实际上,工业及其发展史就是人 同自然界或物质界打交道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如果撇开人的实践活动,撇开工业 的发展史来孤立地考察自然界或物质界,得出的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 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在人类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 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 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总之,受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影响的旧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 是一个抽象的空的概念,以这种抽象的物质本体论的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取消了 人的因素,无法真正做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解释。正是对人类现实的感性世 界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视,马克思系统地考察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形 式即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历史,找到了正确理解物质界或自然界的途径, 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本体论进行了批判,确立了自己的新的唯物主义。

    三、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人的解放需要 马克思主要是从实践活动出发来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而实践活动最主 要是人们物质生产与交往。近代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来对人的本质进行界定,黑 格尔主要是从绝对精神的发展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而费尔巴哈则把抽象的类作为人的本质。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 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 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 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 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人们从事的实际活动中首要活动就是他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继而在此基础 上进行的人们的交往活动,这就构成了理解和确证人的本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 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 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 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将人 的本质与生产实践活动联系来加以考察;同样在《提纲》中,马克思也指出“人的 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 此意义上,将人的本质与现实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样马克思把人的 本质的理解和确证奠定在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基础上。

    在具体历史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主要表现为工业 和商业的活动,工业史和商业史也就构成了人类的劳动史的主要内容。人们为了 生活,就必须从事劳动,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本质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 到展开和丰富。“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 究和探讨。”历史中现实的个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方面产生出自然界 的关系,一方面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前者表现为对自然界的改造,这种对 自然界的物质改造的范围和程度,体现了人的力量的发展的程度,这种物质资料 生产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发展和确证的过程。因此,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 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 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而在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必 然发生相应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发展,也就是人们 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力量的过程。因此,这种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的劳动史,就 是人类本质的不断发展和确证的历史过程。虽然在以往历史过程中,在私有制的 条件下是以一种扭曲的或者说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也只有通过这种劳动方 式的扬弃,才是达到人类解放的途径,即人的本质的确证,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 人的解放遵循的是同一条道路。正是通过人类的工业史和商业史的系统考察,马 克思指出了这一点。

    人的解放与世界的改变一样,都必须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

    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异化以及人的解放都是同工业和商业活动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的一些哲学家,看到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苦难,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种 种弊端,他们对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充满同情,并努力探寻人的自由之路。但 是都没有将人的解放奠定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没有将人的解放途径同人的工业 活动和交往活动联系起来,因此并没有真正探索到人的解放的正确途径。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使理性成为一切的主导,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 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 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原理。这个原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从 理性出发的原则,比如社会正义、平等、人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而一切传统 观念与国家形式都被认为是同理性相违背,是不合理的。但这些所谓的启蒙思想 家所倡导的理性的永恒原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反对中世纪的黑暗 时代的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什么永恒的原则,建立的资产阶级社会,仍然存在着 对立与剥削。现实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些所谓的理性原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 原则——而达到真正的自由。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是他 们依然是求助于所谓的永恒的真理范畴。他们认为现实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 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还没有被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就是绝对的真理、 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将其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这种绝 对的真理被发现需要天才人物的出现,而天才人物的出现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这种诉诸于真理范畴来实现人的解放,只能作为一种空想而存在。他们以为人是 被那些非理性的范畴所奴役,被非真理的范畴所压迫,因此只要绝对的真理和正 义被揭示出来,就能实现人的解放,这种行为是当时的德国哲学家们流行的行为。

    马克思集中批判了这种思想,在系统考察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基础上,马克 思指出:“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 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 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除农奴制;当 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 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是 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通状况促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人 的解放不是靠思想与词句,而是靠现实的力量,靠生产力的发展,靠生产实践活 动发展。正是在系统考察人类工业史和商业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人的解放 的现实途径。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