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计算机道德的论文
浅析计算机道德的论文 浅析计算机道德的论文篇一 《浅析计算机伦理道德》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兴起与发展,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那就是计算机伦理道德,计算机伦理道德是和计算机相关的伦理与道德,也就是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时应该遵守的规范。本文从个人隐私、计算机软 件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黑客四个方面来阐述计算机伦理道德。关键字:计算机伦理道德 个人隐私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 计算机病 毒 黑客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伦理道德的作用 自1946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计算 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从最初的用于军事、大型企业、大学,如今各行各 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机。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人剑,计算机亦是如此。人们在 享受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相关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应该遵守计算机中的伦理 与道德,计算机业内人员更应如此。否则计算机世界将混乱不堪,计算机带来的 弊将大于利。
2计算机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 2.1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包括传统的个人隐私和现代个人数据。传统的个人隐私有姓 名,出生年月,身份证编号,婚姻家庭,教育等。现代个人数据有用户名和密码, IP地址等。合理合法的隐私应受到保护。在计算机时代,隐私极易受到侵害,这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还可能给公民的物质和精神带来双 重伤害,计算机隐私侵权行为还可能导致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引起伦理 道德的崩溃,引发一系列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 此公民懂得保护隐私尤为重要。但是保护隐私又是不易的,就算你刻意保护自己 的隐私,个人隐私仍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泄露。比如大学新生报到时为了找宿舍、舍友,便用微信关注公众号,把自己的部分身份信息给了该公众号。但是不久后 在网上便传出了自己的照片以及身份信息。网络信息时代,即使没有黑客窃取你 的相关信息,你的隐私依然可能会泄露。12306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足以说明这个 问题,即使这个网站有很高的安全度。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 获取更多有用的数据,这样一旦你的部分隐私泄露,你的其他隐私也可能随之泄 露。比如通过分析你的消费记录,可能获取你的癖好等信息。总之,在计算机网 络时代,计算机隐私侵权行为不仅关系着人类的伦理道德,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 观念、社会的长治久安。
2.2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称作软体,英文:Software)是一系 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软件知识产权是计算机软件人 员对自己的研发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劳动成果,计算机软件 作为新兴学科,其发展速度惊人,更新换代极快,更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只有对 其进行保护,才能激发开发人员的热情积极性,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进而为社 会创造更大的效益,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由于软件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国际上 对其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对软件的侵权。我们知道 每一个软件都是开发人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软件走到用户手中,都是经过 程序员不断辛勤调试的结果,如果软件的代码与核心思想未经开发者允许而被人 直接复制使用,那么侵权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谋求经济效益。这样不仅有违人类 的伦理道德,而且这对开发者是多大的伤害,对开发者的创造性是多么大的打击, 甚至计算机软件产业可能因此而停滞不前,进而影响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因此, 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迫在眉睫,除了道德舆论约束外,制定健全完善的软件保 护法律势在必行。这既是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人类伦理道德的 需要。
2.3计算机病毒 电脑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 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 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系统病毒、蠕虫病毒、木马病毒、黑客病 毒、脚本病毒等。病毒种类不同,其对计算机的危害程度是大相径庭的。研制计 算机病毒不仅有违科学研究中的的伦理与道德,而且轻者破坏计算机硬盘,消耗 计算机内存以及磁盘空间,窃取用户隐私、机密文件,使公民的个人利益受损,重者对银行来说,可能破解银行安全证书的限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国家 来说,可能使国家机密泄露,从而危及社会的安定。比如1998年由美国CORNELL 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的蠕虫计算机病毒,虽然并无恶意,但是在网络上大肆传 播,美国6000多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使得数千台计算机停止运行,造成了网络 的崩溃。此次事件中遭受攻击的包括5个计算机中心和拥有政府合同的25万台计 算机。这次病毒事件,计算机系统直接经济损失达9600万美元。由此可见,计算 机病毒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总之,不管是无心还是有心为之,研制者都应受 到法律的制裁,良心的拷问,伦理道德的谴责。
2.4黑客 “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音译。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黑 客即,“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 件或网络的人”。比如在2000年,绰号黑手党男孩、年仅15岁的黑客成功入侵包 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使服务器无法向用户提供内容。
黑客的行为是有违伦理与道德,对个人、社会、国家来说,危害也是极大的。黑 客会无视良心的拷问,利用其高超的黑客技术,窃取你的银行账号以及密码信息, 攻击你的计算机,窃取你的隐私;还可能入侵军事情报机关的内部网络,窃取军 事机密,造成社会动荡,威胁国家安全。从对计算机的一无所知,最终成长为计 算机世界的精英,不得不让人深思,黑客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素 质教育难道对人才的培养只是注重了他是不是有天赋,而没有看重他的品德修养 如今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大学、企业、银行都是在计 算机的支持下运行,还有电子货币、电子银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牵一发而动 全身,如果未来出现越来越多的黑客,他们对网络世界穷起而攻之,那么面临崩 溃瘫痪的恐怕不仅是网络世界,现实世界也会唇亡齿寒。在科学研究中、人才培 养中,伦理与道德产生的作用绝对是举足轻重的。
3计算机伦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不论是对个人隐私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侵犯还是黑客的攻击、计 算机病毒的扩散,都与人类的伦理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要解决这些问 题,必须要加强个人素质教育,建立计算机道德伦理观并使之深入人心。除此之 外,下面将分别从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1个人隐私的保护要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网络是隐私泄露的 重要途径,因此当需要操作隐私文件时,最好是切断网络连接;除非是知名网站, 否则不要轻易填写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总之,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一定懂得隐 私保护,否则追悔莫及。国家也应完善与个人隐私相关的法律,普及相关法律, 加强执法力度,对非法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严惩不贷。
3.2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 软件设计者要对自己的成果申请知识产权,对没有经过允许却使用自 己的成果行为坚决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国家也应制定出既能保护软件 知识产权又能促进软件行业发展的法律。
3.3对病毒的措施 现代社会,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这就为病毒提供了传播途径,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不打开未知文件,对自己的电脑经常性地用杀 毒软件杀毒等措施来降低被病毒入侵的风险,当然法律必须严惩研制病毒的不法 分子,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3.4对黑客的措施 用户可以采用将自己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尽量不要设置的太简单,尤 其是与生日相联系,经常升级系统,修改系统协议,使用加密机制来传输文件等 措施防范黑客的攻击。国家也应完善法律,除了给黑客以法律制裁,尽力使其改 邪归正,成为国家IT行业的精英。
4结语 计算机伦理道德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产业的重要支撑,如果丢失,必然 影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不过我坚信随着计算机伦理道德观的形成并且成 为人们行事的准则,计算机相关法律的完善,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计算机 及其相关技术将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浅析计算机道德的论文篇二 《计算机网络道德问题探讨》摘 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 作为当今的主流媒介,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凡事具有两面 性,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用它的便利给我们带来各种问题,其 中,网络道德成为我们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关系、人文修养、伦理 道德无一不受到它的威胁:网络诈骗、信息交易、版权侵犯都充斥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因此,当务之急是整顿网络规范,使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发展。
关键词:网络;道德;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05 道德是一种评价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它代表的是一种正面价值 的判断,而网络道德则是指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我们在网络 世界中所作的一切都应符合这一准则。高速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现在的 网络就面临着这一困境,网络虚拟世界再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 多问题,例如:网络诈骗、非法信息交易、产权侵犯、不良信息传播等等一系列 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不符合人文修养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网络道德问题。
1 网络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虚拟环境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 交流模式,在这里也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让信息的时效性发展到极致。在这 样一种自由的环境下,人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更带动了科技的发展。
由于网络世界的包容性,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尽管偶尔会有 冲突,但仍为信息全球化、世界各民族求同存异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更自由的探讨人类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集思广益,促进 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2 网络道德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信息泛滥,网络环境污染严重 网络世界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它的强包容性决定了它的高价值, 但它的高价值也促成了它的高危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我们需要的信息 资料,缩短了地域之间的差距,全球都本连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我们资 源共享。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监管措施,网络世界里的信息泛滥,各种负面信 息也充斥其中,给上网用户带来了许多的影响。这些垃圾信息会占用有限的空间内存,占用上网者的时间和精力来过滤它们,造成身心的伤害,对于青少年尤其 严重。它们涉世未深,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体系尚未成型,这些信息垃圾极有可 能扭曲青少年的自我价值判断,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全社会的文明和谐 建设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2 人性的异化和道德情感的冷漠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里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反映,所有 身份和角色都能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虚拟版本,因此,这种过度的虚拟化会让人对 现实生活产生错觉,会把在网络中“随心所欲”的自我满足感带到现实世界中,这 就使人性产生异化,偏离了传统的成长发展轨迹,进入异途。在现实社会中,人 的需求会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在虚拟网络中则能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满足, 人在这种诱惑下,很难把持住自我,而任其发展,就会变得扭曲。网络中的色情 黄色信息则是这种现象的一种真实客观反映。
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共同发展促成了现在的多种沟通方式和信息交流 媒介的产生,人本性中的惰性被带了出来,大家越来越依靠这些虚拟的沟通方式。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可以不遵循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内容生活,直接的交流减少, 情感冷漠,感情生疏,对“人”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正义感和道德感降低,在这种 情况下,容易做出一些“没有人性”的事情,比如把同学当成游戏中的对手狂砍十 几刀,一直到进了金鱼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们的 情感麻木,混淆了现实与虚拟。
2.3 网络犯罪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没有真实身份信息的验证,一些不法分子 冒着侥幸的心理,利用其进行各种犯罪行为。小到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一些个人的 信息资料,制造网络骗局,对他人造成身心、财产的伤害;大到专业的黑客对国 家安全信息的窃取。也有利用网络的便利,盗取他人的劳动果实,侵犯他人知识 产权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3 网络道德问题造成的因素 3.1 网络自身特性决定 网络是个虚拟的存在,每个人的身份也都是虚拟的,使得大家做一些 事的时候不用用自己的真实身份,给不法分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追踪起来也很困难,只能靠个人意志力来用信念控制自我,而我们大多数人的自制力在强大的 诱惑和无限的释放空间中是很难受到压制的。
网络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大环境,各国各族人民在这里进行信息的传 递与交流,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习惯势必会造成文化的冲突。这里会造成一 种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同样的情况在同一地方用同一种文化背景来做判断,产生 的道德准则是大体一致的,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判断同一事物的准则必 然会产生分歧,这就造成了道德准则的相对性。这里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是适用 性不同而已。
网络过分关注“自我”而忽视“群体”。伴随网络衍生的各种网站、软件 都是为了给“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设计的,它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用户各种不 同方面的体验与需求,但这样“聪明”的服务会使得网络用户也过分的关注自我需 求,而忽视了和他生活在一起的群体的其他人的需求,导致了自我的过分膨胀, 奉献、关怀的传统价值观念淡薄,道德准则模糊。
3.2 网络主体的身心特点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生的青少年们,作为如今网络生活的主题, 一出自由、开放、丰富的网络应运而生,青少年接触运用新鲜事物的能力给网络 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二者看似相互融合,但未踏进社会,社会经验为零,价 值观念尚未成型,道德框架尚未建立的青少年们极易受到网络里多元复杂的各式 文化的冲击而影响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框架的建立,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 好奇心又将他们暴露在各种垃圾不良信息的威胁下,所以网络道德问题很重要的 一部分也来自于青少年。
4 网络道德问题的监管措施 4.1 对网络主体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源头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网络主体,要让他 们明确正确的网络道德框架,利用教育的手段,让他们清醒的分清网络和现实, 不要过度的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自我满足,更不能把这种心情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要让他们认清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价值。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过分自我, 而应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4.2 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措施严厉的监管和惩罚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犯罪。根据我国依法治国的原 则,要从法律上明确网络犯罪的定义和惩罚制度,这样才能有力的监管整个网络 环境。虚拟世界同样需要明确的准则来维护其秩序。
总而言之,网络作为一种最晚出现却最快发展的沟通新形式,迅速占 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中繁衍出的网络文化更是剧烈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 化和传统沟通方式。青少年、学生作为上网的主体人群,社会经验少、警戒心低、 判断力差、防御力差、好奇心强,很容易成为网络道德问题的受害者二轮为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炮灰。因此,网络道德的规范建设是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