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电影作品文化管理论文
电影作品文化管理论文 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指站在电影观赏者的角度,电影作品作为电影 接受的客体所包蕴的,可供接受者了解、阐释、学习、借鉴的文化价值。换一个 角度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也可以指电影观赏者从电影作品中所能够了解 到和阐释出的文化价值。前者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静态概念,后者则因观赏者能力 水平的不同而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忽略观赏者能力水平 高低的前提下,电影作品所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一般而言,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
不同的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也是千姿百态、 各有特色的。如同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就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取 向:陈凯歌一如既往沉缅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从早期《黄土地》起步, 途经《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直至 《荆轲刺秦王》。他电影创作的基调一直是那种和中国血缘关系断然撕裂的痛楚, 并始终坦露士大夫式的精神忧愤,强调历史哲学的表达,他的个人艺术行为和电 影文本皆成为文化苦旅的代名。张艺谋则愈加显示出一个形式主义者的轻盈,他 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过于注重政治、社会、文化等形而上意义,固然有强烈的 使命感和哲理性,但却缺乏生动具体的人性描写。他的表白实际上再次证明了他 与陈凯歌在电影文化想象上的不同。因而无论是表现现代化遭遇传统中国的《秋 菊打官司》,还是纪录乡村文化撞击都市文明的《一个都不能少》,他都在或过 去、或现在,或农村、或城市的景观中,把国民的生存状态和技巧以“好玩”的形 式展现出来。黄建新则又不同于“陈张”,他的《站直luō@①,别趴下》、《背 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一批内在涵义陈陈相因的影片 均紧扣当代主题,展现了此时此刻的人间百态和可感可知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情绪, 透过历史的踪迹和传统的力量,看到了另一个中国诞生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 在现代化炼狱中翻滚挣扎的当代华夏。此外夏钢的平和温情、孙周的忧郁恬淡、 李少红的直面生活和宁瀛的理性风格化都使各自的影片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 形态和内涵。而90年代的周晓文更是积极多变,时而畅想都市青春,时而影像乡 土《二嫫》,时而涉足远古《秦颂》,一个人,三种影片类型,三种表达格调, 三种文化想象。
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内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蕴的文化阐 释价值有些则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 意识,在选材、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较强,注重人物内心表现,探索民族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从电 影本体出发,努力建构独具民族内蕴和民族形态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国第五代导 演的例子表明,不论是什么电影,也不管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在文化阐释价值的 构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处。概括说来,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 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 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
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 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 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 情。
阐释民风、民俗主要通过影片特有的环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员 的服饰、歌舞、语言等展开。如美国影片中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英国影片中荒 凉寂寥的庄园城堡、拉美影片中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阿拉伯影片中广阔无垠的 瀚海沙漠等等,这些都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围之中。
再如日本人的和服、美国人的牛仔服、欧洲人的燕尾服、中国人的长袍马褂等等 几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国影片 中的腰鼓、“颠轿”和信天游,美国影片中的“淘金”浪潮,欧洲影片中的“决斗”情 结,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当然,电影作品的民俗学 价值还只是文化阐释价值中的表层价值。
二、社会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包蕴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涵,也是影片中常见的 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作为内在层面的文化形态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 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民间传说等等,常常成为一些 影片的整体构架,从中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拯救大兵瑞恩》、《罗 生门》、《鸦片战争》、《茶馆》、《泰坦尼克》、《无头骑士》等等都是生动 的例证。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公民凯恩》更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影片是根 据美国实有其人的亿万富翁、新闻大王威廉・伦道夫・哈斯托的生平事迹创作的。
它陈述了新闻巨子凯恩作为“大国民”精神风貌,并且由这个人物扑朔迷离的命运概括了人类前史时代的深刻命题:资本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人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的普遍性异化。是资本这个怪物打破了幼年凯恩的平衡,资本的教育代替了母亲 的抚爱;
是资本这个怪物在养成了凯恩作为社会人的才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对 资本的贪婪。他的巨大财富的累积,是以牺牲人的良知和人的情感为代价的;
也 是资本这个怪物使凯恩承受着现代声色犬马生活的辉煌,同时也彻底地撕毁了他 在人的性爱生活中的全部温情。凯恩拥有资本和现代生活提供的宏传版图,但他 却失掉了人最美好的东西和最基本的享受。他没有爱人,也失去了朋友,他是孤 独的,生前如此,弥留之际也不能免,他的那句呻吟般的“玫瑰花蕾”,显示了他 的心灵上的疲惫,同时也是心灵的自觉。它发生在凯恩相对远离现代生活的时刻, 并且联系着他尚未涉足现代生活的孩提时代,因而带有特别的催人沉思的力量。
凯恩的形象呈现着一种全新的沉思的浓度,几乎也是他生存的那个国家巨大历史 矛盾的回响,从中观众几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到“凯恩时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生命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特别是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 深层,也较为重要的阐释价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生命的踪迹无处不在。“生 命之树常青”,而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张扬生命,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
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如法国著名导演让・雅 克・阿诺执导的动物影片《熊》,由一只小熊担任主角,以一只大棕熊为最佳配 角,再加上两名猎人,组成了全部演员阵容。影片用拟人手法,始终以小熊的“悲 欢离合、喜怒哀乐”为主线,通过小熊那些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把观众带入 大自然中。摄影机展示的完全是熊的视野和范围,观众在欣赏到一幅幅平时不易 接触到的自然景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丰盈,进而领会到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的合谐是多么美丽又是多么重要。但电影由人创造,并因人而存在,其 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 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 与梦想。电影艺术只有与人的生活、命运紧紧联接在一起,才能叩响出生命的感 觉,探寻到生活的意义。
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好莱坞影片精心描述了一种高度现 代化和“理想化”的北美生活方式:文明、舒适、温情、浪漫……男主角正直幽默, 女主角能干漂亮,由此构成了对亚洲广大青年观众的强大吸引力。与此类似,我 国《黄土地》、《老井》和《爱情麻辣汤》、《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分别展示了 传统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和现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观众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关注。生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莱默夫妇、贫嘴 张大民一般地“活着”,活在窘迫困顿中,活在鸡零狗碎中,活在嘈杂拥塞中。高 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有时生 命体验也存在于罕见的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在面对巨大生存挑战的灾难时,人的 生命意义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在一瞬间闪现出剧烈而灼人的人性光辉。如《地震》、 《龙卷风》、《活火熔城》、《天地大冲撞》等展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能 为力和坚强不屈;
《泰坦尼克》、《紧急迫降》、《恐怖地带》等则充分展示了 人在技术社会里对不被自己了解或控制的技术灾难的恐惧无助和劫后余生的生 命体验;
《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细红线》、《辛德勒名单》、《发条 桔子》等则向观众展示了人的生命在人为的灾难(如战争、暴力犯罪)面前既是 无比脆弱,不值一钱,又是弥足珍贵,至高无上。人类的生命价值正是在生存形 式的变幻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充实,人活着不管是享受生命,还是含辛茹苦,都是 生命之光的闪耀。
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而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始终是电影创造的核心,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凝聚与剖 析。电影叙事以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方式为主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将心比心, 以情动情,是沟通创作者和观众心灵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充分意识到情感意 味着意识到它的全部独特性,那么充分表现情感就意味着表现它的全部独特性。”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当人的 内心隐藏着旋转运动的情感潜流时,当情感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 与绝望、真诚与虚伪之间持续摆动时,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雨 人》中的兄弟情深,《城南旧事》中的淡淡乡愁,《广岛之恋》中的复杂恋情 ……或甜蜜或苦涩的种种情感,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故事,却似一只弓拉动千万人 的心弦,唤起了萦回于每个人心头的思绪。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杨柳岸晓 风残月”,只要表达的是永恒的情绪或意志倾向,即便是微山浅水,也能于细微 处见出广博,化瞬间成为永恒。因为“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个 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 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页)。
电影中的生命意蕴、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阐释价值中最易与观众产生交流 和共鸣的部分,观众观赏电影,通过经历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品 尝影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体味生活的欢愉和艰辛,以达到认识自身、珍惜生命、 善待生活、完善人生的理想境界。一部《泰坦尼克》,让多少人为之感伤,为之 感动,为之莫名的惆怅和振奋。既有爱的甜蜜,又有恨的痛苦;
既有生的欢愉,又有死的伟大。大难来临时的人生百态让观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愈是美好 的事物,当被破坏的时候,就愈具有悲剧的力量。电影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 把观众,甚至把人类的整体生命价值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
四、哲学价值 电影作品文化阐释价值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价 值。电影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以使艺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 的中介。追求永恒、普遍与无限,追求艺术创造的哲理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 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影视艺术的总体趋向。
哲学和艺术都是升华现象,艺术在追求升华的进程中往往就获得了哲学品 格。同样是对战争的反思,《广岛之恋》和《现代启示录》就超越了一般的侵略 与反抗、失败与胜利、怯懦与英勇的简单对照,而深触到战争背后人性的永恒主 题。一部绝好的惊险片素材,却引起了黑泽明对人的思考,引出了发人深省的《罗 生门》。安东尼奥尼曾表示:“我的影片源自我的情感,同时对应我的生活阶段。” (S・查特曼《安东尼奥尼在1980年》,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1期,第236页) 然而他的作品却让东西方观众在个体中看到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面影。只有关 注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才有可能引起普遍的共鸣;
也只有穿透生活的表层,努 力揭示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才能使作品走向永恒。人,是艺术的宗旨,也是 哲学的根本,而哲学意识赋予作品穿透时空的无穷魅力,也因此成为品评作品优 劣的一个重要话语。
电影作品的哲学品格主要表现在对人类及其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聪明的 俄底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作为谜底的“人”,却成为人类更难回答的问题。
“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又是谁?”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 腊直到今天,这些形而上的命题被反复追问。电影艺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对人、 人存在的本性、人的内在与外在困境的探讨。电影史上那些深刻与永恒的杰作都 是创作者们以深邃的目光关注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结果。美国当代著名电影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总是将探讨人、人性、人类未来 的命运等哲理化命题放到创作的首位。其中《奇爱博士》《二○○一年太空漫游》 这两部描写未来的影片,更可以看作库布里克关于人类未来的哲理化思考的升华。
英年早逝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誉为欧洲“最有独创性、最有才华而又最无顾忌的 导演”之一。尽管人们试图从政治、宗教等各个层面上解读他的电影,然而他那 自省的目光始终超越政治、宗教和社会学层面,深情地注视着现代社会中破损的 个体命运。如在他的堪称“天鹅之歌”的杰作《三色:蓝、白、红》中,他抛开政治、社会、宗教乃至艺术的层面,深入探讨“自由、公平、博爱”这些人类的生存 原则在个人生命层面上的巨大意义。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真正的爱情是广博 无私的,能使人高尚的,但错误的爱情足以让人遗憾一生。人世之爱好比一个个 切成两半的苹果,只有找到切下的那一半,才能相合无间,用别的半个苹果来代 替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没有遇到真正的对象的人也不必因此封闭人生。基耶斯洛 夫斯基是运用电影进行人生哲学思考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导演之一。同样出于对人 的思考,对人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讨,中国有了深沉凝重的《黄土地》,有了自由 奔放的《红高粱》,有了气势磅礴的《霸王别姬》……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但应当承认,在我国每年为数众多的电影创作中,真正能跳出政治、道德等框架, 让观众通过银幕眺望人生万象,在短时间内感悟直接的生存哲学的力作,可谓凤 毛麟角。注重使命感的中国电影在追求哲理化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五、宗教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较为重要的文化阐释价值。
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艺术和宗教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同构统一性。
两者以其对人类生活的晦暗性的洞烛、突破与超越,激情满盈地传达了一种普遍 性的东西,从而改变了围绕它的人们,把人们纳入一种秩序之中,进入一种神圣 的意义领域。人类通过艺术和宗教不断提供的全新意义模式共同展现被创造的知 觉和意义构架,解释其经验并规范其生活。宗教不仅成为艺术孕生的母体与土壤, 而且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的无可争辩的因素。电影 作为一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项成果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年轻、最现代化的艺术 样式,同样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宗 教化非常突出,广义地看,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是 无宗教的,而电影作为借鉴并容括人类艺术文化各种经验的综合性艺术,无可避 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宗教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的思维模式(包括创 作思维模式和观赏思维模式)和宗教的思维模式有共通之处。电影是影像的艺术, 面对影像的电影创作者(包括电影观赏者)对影像的偶然性、可能性、开放性以 及纷至沓来转变流动不可遏止的一切,收视反叫,耽思傍讯,在体味和知觉象外 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韵的同时,也会生出“终不许一语道破”的模糊感受与“无 言之美”。这种创作和观赏中的模糊性、神秘性,散发着深沉的宗教感。电影艺 术家和观众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独特的“影像”话语,独力阐释 自己的经验,得出与宗教相似的有关世界的结论,特别是对生命与神秘之物的沉 思、顿悟、揭示,是与宗教(至少是亚宗教)感情和宗教经验的理解相联系的。
以至于有人将到电影院观赏一部电影也比作是举行一次宗教仪式。观众通过观赏电影,特别是观看宗教题材或与宗教相关的影片,可以看见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觉察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他们需要它),发现在 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构想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它已经丧失了,或者当它 被发现时,也不能够认出它来);
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看见他们至今不能看见的东 西,甚至发现他们还没有构想的东西。例如美国环球公司1988出品的影片《基督 最后的诱惑》,这是一部探讨耶稣在成神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从耶稣 当木匠为罗马人制造用来处死犹太人的十字架开始,后来,耶稣的灵魂得到净化, 开始直接与上帝对话,又在沙漠中修炼40日,得到了惊人的神力;
最后他得到神 的昭示,应以牺牲自己来换取神对世人的拯救;
他为了成为一个救赎的英雄,让 犹大出卖自己。但是就在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即将成神的时候,发生了幻觉。
他在幻觉中得救,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至垂垂老矣。在他行将 就木时,犹大前来指责他的背叛行径,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并且发现他仍在十字 架上作着最后的成神努力。通过观赏该部影片,观众看到了神对人类的重要性, 人类需要神的拯救;
也发现了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自身修炼而成,神就是人;
不尽于此,影片还进一步揭示出,神虽然是一个神,但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神,人 就是人,人也不想成为一个神。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需要有一个神,需要有 别人来做他们的神。神不是本身性的,神不过是一种消费性的和权谋性、策略性 的存在。神不是由于本身而伟大,神只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伟大。当人有一天不需 要神的时候,神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一点是对以往的关于神的观点的一次 颠覆,揭开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为人类自身的自我反省和发展作出了有益 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
但是正如艺术与宗教具有“无言之美”,观众对电影文化中宗教价值的阐释 也是很难的。大多数影片蕴含的宗教价值往往与生命价值、人性价值、哲学价值 交织在一起。即使是宗教题材的影片,也往往借宗教的外衣传递更为丰富的内在 的人文价值和哲学价值。如韩国电影巨匠林权泽拍摄于1981年的影片《曼陀罗》, 虽然以佛教为背景,但究其实,它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拍摄 《曼陀罗》时,导演林权泽明确表示,不是要拍什么宗教电影,因为他对佛教并 不关心,也不相信宗教,他只是读了《曼陀罗》的原作后,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 将其感受附于画面中的故事,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独立奋斗直至殒身不恤的执著 过程竟是那样美丽,他相信能打动他的必能打动观众。《曼陀罗》以守戒苦修的 法云和放荡不羁的知山进行对比,两个修行方式不同的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大彻大悟而去。影片中知山走的似乎是大乘佛教的路,他不是闭门苦参“瓶中之 鸟”如何解脱,而是投身世俗救度众生。在被政府封锁的小岛上帮病人洗澡,替穷人要饭,为逝者念经超度。在他的身上隐约透露出“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 不成佛”的崇高信念。但知山似乎又是一个徘徊于欲望和虚无之间的凡人,直面 的勇气常常被无尽的欲望吞没。影片通过熟原僧人之口转述他的救度行为,都通 过闪回将他的爱情故事(也即他对欲望和虚无的斗争)以影像完整地表现出来, 这样安排显然是导演有意削弱他身上的宗教性而突出人性的挣扎。知山像推着滚 石的西绪弗斯一样永远无法达到解脱的山顶。知山酒醉后坐化在冬日的山路上, 未完成的佛像和他额上深刻的岁月之痕,隐隐透出的遗憾之情,在暗示他未能真 正得道。而法云由于母爱缺失造成的心理创伤十几年来始终不能释怀,“瓶中之 鸟”即是法云受困的心。他期望通过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来得道,而事实上无论 是逃避还是肉体上的酷刑都不能对其有所帮助。只有当这两个看似对立,实则相 反相成的人物思想最终融合时,通往解脱的门才会轰然洞开。法云在焚烧知山遗 体时体会到知山的勇气,终于下山寻母,与母亲见面后安详离去。影片定格在一 条无止境的道路上,与片头近两分钟的道路的长镜头遥相呼应,起到了喻示主题 作用,求道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法云依然会坚定地走下去。观众在影片中体会更 深的是知山、法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文精神,佛门戒规、禅门公案都只是对 这一精神的点缀。《曼陀罗》确切地说是一部“人”的电影,而不是“佛”的电影。
(参见吴丹《宗教外衣人本内核》,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第116页) 一般来讲,文化价值是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的价值属性, 因而,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除了上面提到的民俗学价值、社会历史学价值、 生命学价值以及哲学价值、宗教价值之外,还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电影文 化自身的丰富性也为观众阐释电影文化价值提供了丰富性。正因为电影作品具有 丰富的可供阐释的文化价值,方才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当代奇观:在电影诞生刚过 百年的短短时间内,观赏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遍、也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口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