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诠释孔子道德学说的建立
诠释孔子道德学说的建立 论文关键词:社会变迁礼治思潮仁学思想道德文化 论文摘要:孔子的道德学说是构建在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遭到破坏、宗 法等级制度逐级崩溃的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的;也是构建在礼治思潮兴起、人们重 视社会秩序与社会规范重建的思想资源基础之上的。在具体的构建上,它以“仁” 为核心,也包括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修养方法,由此开创了先秦儒家道德文化。孔子的道德学说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其道德学说开创了 先秦儒家道德文化。由孔子开始在中国思想史上才有了针对社会普通的个体成员 的独立、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本文试图对孔子道德学说构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 讨。
一、春秋的社会变迁――社会基础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是孔子道德学说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春秋的社会变 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社会经济方面。青铜和铁制农具逐渐运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开始使用。
施肥、除草、中耕、灌溉等农业技术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中后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
如《论语・微子》中子路遇到的长沮、桀溺和荷丈人都是独自耕作的农民。《左 传・僖公三十五年》记载的降为农民的原晋国大夫冀缺夫妇也是以个体家庭为单 位进行农业生产的。《诗经》中也有不少反映个体农民家庭生活的诗,如《王风・ 君子于役》、《郑风・女曰鸡鸣》等。在工商业领域世袭的“工商食官”制度被打 破,出现了独立的私人手工业者和私商,象著名的工匠,如鲁国的公输般,郑国的大 商人弦高,越国的范蠡,孔子的学生子贡等。春秋中后期,社会上出现的大量脱离原 有族属的个体家庭和个体劳动者,使宗法血缘关系遭到削弱,宗族组织开始瓦解, 独立的个人意识开始出现。
2、政治上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遭到破坏。首先,是周天子作为姬姓大宗子 的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由于不断的赏赐和诸侯争夺,王畿范 围不断缩小,经济军事实力也不断下降。而郑、晋、齐、楚、秦等诸侯国的势力 却不断上升,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他们越来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很多诸侯 不再向王室履行缴纳、贡赋、朝聘、会盟的义务。相反,诸侯动辄出兵讨伐周王,召唤周王去盟会。周天子的权威丧失殆尽,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渐渐只具有象征 意义。其次,大宗、小宗之间出现争夺与兼并。如晋国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而夺 取了大宗子的地位。鲁国三桓以小宗控制鲁国公室大宗。另外,从西周末到春秋 中期各诸侯国的异姓卿大夫宗族开始强大起来,也构成了对公室公族的严重威胁, 如晋国的韩、赵、魏等大族,齐国的国、高、管、陈氏等。最后,嫡长子继承制开 始遭到破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在西周后期就遭到了来自周王的破 坏。如周宣王强行立鲁武公庶子括,周幽王废嫡立庶。春秋时期,各国废嫡立庶的 事件多了起来,如宋国宋宣公舍嫡长子与夷而立弟穆公;鲁惠公死时违背立嫡原则, 由庶子隐公继位。上述宗法等级制度的破坏,使原有的社会调控机制逐渐失去效 力,从周天子到各诸侯国君的权威不断遭到削弱,礼乐征伐由“自天子出”变为“自 诸侯出”、“自大夫出”以至于“陪臣执国命”。宗族宗法制度出现了从上到下的逐 级崩解。贵族集团以前那种简单的家长制和等级制的统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 政治形式了。
二、礼治思潮的兴起――思想资源 随着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开始遭到破坏、宗族宗法制度的逐级崩解,旧 有的政治等级关系趋于瓦解,原有权威的丧失,依靠天然血缘关系建立的社会秩序 遭到破坏。与此同时,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脱离原有族属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个 人的价值开始得到显现。统治者不能再把民仅仅当作臣民来保护,而必须要当作 人来对待。旧有的天命鬼神观念和宗族血缘关系已不能很好的起到维系统治的作 用了。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政治统治的重点就不再表现为强调权威的作用,而在于 建立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在于统治方式的制度化,在于社会规范与社会 秩序的重建。在原有贵贱有序、尊卑有常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春秋时代,人们 倍感秩序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在既有的政治文化资源中重新发现了“礼”。春秋时 期“礼”受到了政治家们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人们把“礼”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独立出来,从政治理论的高度论述礼的政治功能,以礼治国成为时人的共识。
春秋时期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一大变化即是礼治思潮的兴起,“礼”在政治生 活中的作用得到了多数人的普遍认同,人们把礼上升到治国的根本大法的高度。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襄 公三十一年》载卫国北宫文子言:“礼之于政,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 《国语・晋语四》曹负羁对曹伯言“礼以纪政,国之常也。” 与曹负羁的话相类似的是《左传》桓公二年载晋大夫师服所言:“夫名以治 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杨伯峻注:“体为‘体用’之体,意谓礼为政治政法之骨干”,师服认为礼是政治统治的核心。与这种认识相类似的 言论还有《左传》僖公十一年载周内史过言:“礼,国之干也。”《左传》昭公二十 五年载子太叔所云:“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定公十 五年载子贡言:“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左传》中有大量的礼也非礼也的评判, 人们把礼视为认识上的是非准则和品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们往往根据各级贵族 外在的礼仪、礼容判断其修养的高下及政治生命力的兴衰。《左传》闵公元年载, 齐欲伐鲁,齐公问仲孙湫曰:“鲁可取乎”仲孙湫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
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这里仲孙湫 即根据鲁国仍行周礼的情况判断其国势未衰。《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齐国庄子 聘鲁时,臧文仲看到他“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便劝僖公结好齐国,因 为“国子为政,齐犹有礼。” 《左传》定公十五年载邾隐公来朝见鲁定公,子贡即根据两国君的礼容对 两君的政治命运做出了判断:“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 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高、仰,骄也;卑、俯,替也;
骄近乱,替近病,君为主,其先亡乎!”《国语・周语上》载,周襄王年间,太宰文公及内 史兴到晋国对晋文公行锡命礼,内史兴即根据晋文公在行礼过程中能严格按锡命 礼的规定行事,告诉周襄王:“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在《国语》、《左传》中 这样的记载不胜枚举,是否有礼及行礼的好坏已成为反映各国兴衰的一支“晴雨 表”。
春秋时期礼无所不在,在王权衰落,权威丧失,战乱频繁的动荡时代里,礼成 为内政,外交及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突破礼的周旋揖让 的形式来认识礼的政治功能和本体意义。《左传》昭公五年载:鲁侯去晋国,自郊 劳至于赠贿,全无失礼之处。晋平公认为昭公“善于礼。”大夫女叔齐认为“是仪也, 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鲁国政权落入三桓手中,昭 公无能为力;人民投到三家门下,不为公室效劳,昭公不知自己面临危难,却还利用 与大国结盟去凌辱小国。昭公分不清“礼之本末”,“屑屑焉习仪以亟”是舍本求末。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赵简子问子大叔“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 也。”简子问:“敢问,何为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 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则实之。……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 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以象天明,……’”这里把礼提升 到自然的秩序与规律的高度,并认为礼的政治功能就在于别君臣、上下、父子、 兄弟、内外、大小(这一点可参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卫国大夫北宫文子所言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即在于对处于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的划分与行为的规范。
三、仁学思想――具体内容 春秋时期由于以宗法等级为基础的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使得政治家们在 理论上重视礼的维系社会秩序的功能,导致礼治思潮的兴起。但从实践效果来看 却并不理想,礼并没能建立和稳定起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春秋时期恰恰是历史 上社会运作最无秩序的时期之一,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一个尚利尚力, 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政治家们企图用来稳定社会秩序的礼本身 就具有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致命弱点,就算它是一套适应新的形势的新的制 度,在这样一个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人的价值开始被发现的时代,仅靠外在的制度 规范的建设也不可能有效的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还要有 个人内心的道德自律,要有道德的建设。
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孔子亲身体验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无序。孔子的时代宗法 等级制的崩毁已经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的地步。他自己生活的 鲁国也已经是“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 矣。”(《论语・季氏》)对于现实社会中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论 语・颜渊》)的社会无序现象,孔子非常的痛心疾首,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 变“礼崩乐坏”的局面,使社会恢复到往日的安宁秩序。要实现社会的有序,孔子所 利用的手段是等级名分制即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不 僭礼不越位,在这一点上他与春秋时的政治家的认识并无二致。孔子比他以前的 政治家高明的地方即在于他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独立个人,人的意识开 始觉醒的事实,也看到了单纯的外在规范的不足之处。他试图为礼的外在规范找 到一个人们内在的心理情感依据,使外在的强制规范变为人们的内在的自觉认同, 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点在孔子对宰我问“三年之丧”的回答中表现的特别明 显,“……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 之爱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把行“三年之丧”礼制的原因直接归结为 基于血缘的亲子之爱的情感需要,把礼的基础直接诉诸人的心理情感需要。从而 对这种礼制的遵循就是一种自觉的需要而不是被迫的服从。孔子这种对礼的改造 是相当深刻的。孔子更重视礼的精神实质,礼的情感基础。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 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认为,没有对礼 的内在的心理情感的认同而只具有礼的外在的仪节形式,礼的生命力实际上已经 丧失,这样的礼也是不能长久施行的。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为政》)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为 政》)如果人们没有对礼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情感的认同,没有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道 德自律,人们自然不会按照礼的规范行事。在继承西周时期“德”的思想和春秋时 期礼的思想基础上,孔子创造性提出了“仁”的理论范畴,把“仁”作为“礼”的一种内 在的心理情感的基础,试图通过人们内在的道德建设来实现对礼的自觉认同。
“仁”作为一种最高的政治与道德理想而成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
首先孔子“仁”的学说是针对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个人 意识觉醒这一情况而提出的。“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论语・ 颜渊》)孔子所谓爱人,是表示人我关系的一个及其广泛的哲学概念。凡是一切与 人为善、利人成人的感情和行为,都可以说是“爱人”,都可以归之于“仁”。孔子向 统治者提出必须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看待,把社会成员当做独立的人去对待而 不是仅仅当作自己的臣民当作毫无生存能力的“赤子”那样去保护。这就要重视人 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真正把社会成员当成平等独立的个人看待,在施行政令时 就会以一种恭敬、虔诚、庄重、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人民,而不是漠视人民的 权利和要求,真正做到如孔子所讲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子罕》)。
对统治者而言,“仁”就是要保民惠民给民以实际的好处,要轻徭、薄赋、省 刑、庶、富、教,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即广泛地给人民以好 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统治者要行仁就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 以时。”(《论语・学而》)统治者要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认为这首先要从“亲 亲”中去培养这种感情。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论语・雍也》)近指与自己最贴近的父母兄弟;譬,譬喻,“能近取譬”就是能 以自己对父母兄弟的感情来理解我与一般人的关系。把自己爱父母兄弟的感情和 行为施于其他人,那就可以做到“爱人”达到仁。孔子的仁首先从血缘家族内部做 起,但又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极限。只有这样以血缘的亲情之爱推广开去,才能做到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在积极方面才能做到“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而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消极方面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论语・颜渊》)孔子的“仁”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它更是一个道德 概念。孔子不仅仅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对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他更把目光投 向了摆脱宗法血缘关系束缚而独立出来的个人。更强调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普通 成员的道德修养,道德自律对维系社会安定秩序的重要作用。只有“自天子至于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外在的制度规范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提出了针对普通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准则并大量论述了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这成为孔子“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是“仁”、“礼”并举的, 他看到了外在规范与内在自律不可偏废,但他却更重“仁”,“仁”才是孔子思想的核 心。其之所以如此正在于对礼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已 经作了充分的阐述了,而孔子所看到的正是当时大多数政治家都忽略掉的东西,也 就需要他详细的加以说明了。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引孔子语)朱熹注《孟子》“仁也者,人也”说“仁 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即“仁”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有的品德,这是孔子对 “仁”的又一个基本的规定。“仁”是孔子为人所规定的各种道德品质的总称,是人所 应具有的理想人格,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达到的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人的 生命的精神价值即表现为人格,健全的人格正是生命的精神价值的实现,在这里孔 子突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的意识。既然“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就是每个 人都应努力去追求达到的东西,这样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就不是服从外在权威,外在 律令的需要,而是作为人的一种类的意识的内在情感的需要。它直接服务和服从 于人本身。孔子通过“仁”的概念释礼为仁,把外在的强制规范变成了一种内在的 心理情感的需求,为原有的缰死的制度规定性的礼注入了新的活力。“仁”是一个 内容丰富的道德范畴,孔子为社会中的个人规定了许多需要遵循的道德品质。子 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论语・阳货》)恭即庄重、谦逊,宽即宽厚、宽容,信即诚实、诚信,敏即勤 敏,惠即施恩惠于别人。孔子把这几方面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并多次加以 强调。当樊迟问仁时,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 语・子路》)还说:“主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行乎哉”(《论语・卫灵公》)除了继续强调为人谦逊诚信外,孔子还特别强调了敬、 忠。敬是指一种临事庄重、认真的态度,忠是指忠诚、忠实。孔子强调为人要宽 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要不 念旧恶“犯而不较”(《论语・泰伯》)。为人要讲诚信,孔子针对不讲诚信的社会现 实曾经感慨地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 语・为政》)除此以外孔子还讲“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 讷也是孔子为人所规定的道德品质。刚是刚强,毅是果决、坚毅,木是质朴,讷是不 轻易言语,这也是人们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好学善思也是良好的品德,子夏曰:“博 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除此以外“仁”的道德品质还包括“直”、“智”、 “义”、“勇”、“和”以及“温”、“良”、“俭”、“让”等内容。
那么怎么样才能具有和保持这些品德呢孔子认为能否具有这些品德,关键 在于个人的内心自觉与主观努力程度。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只要个人经常进行自我反 省,加强道德自律,就能做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曾子也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对于道德修养的意义,主张多闻和多见。他认 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学习得来的。只有不断学习, 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他的学生子夏曾经说过:“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即广泛地占有知识,提高自我觉醒, 坚定志向,对不懂的事情切实向人请教,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进行周密思考,仁的 精神境界主体现在这里面了。孔子要他的弟子们学文、学诗、学理、学道,其最 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仁,树立其行仁的自觉。
孔子重视自我修身和道德自律,是希望以此来培植人们的道德品质,使人们 按所公认的道德规范行事,以此维护等级制的“礼”,恢复往日安定的社会秩序。不 可否认孔子所要维护的礼已不再是原封不动的周礼,而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人道主 义和理性主义加以合理的改革和解释后的礼。但它毕竟还是等级制的礼。孔子希 望人们通过道德自律来自觉认同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地位,这显然脱离了当时 的政治现实,但孔子却由此开创了先秦伦理道德文化。在此之前尚无一位思想家 提出过全面的道德品质的内容,也没有人对如何培植道德进行过论述。